在過去的一年間福州樓市最爲熱點的話題之一莫過於限價商品房的推出,時隔多年以後,當年的限價房如今稱爲安居型商品房,分爲兩種類型重新回到人們視線中。雖然去年僅有一批人才限價房申購,尚未推出面向大衆的II型限價房,而且每年供應1000套安居型商品房的任務也未完成,但也實實在在進一步拉低了房價預期。

或許去年沒能推出1000套是因爲時間太趕,但來日方長不必着急。實際上相關工作一直在推進,就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長樂區人社局和住建局發佈《關於2021年配售型福州濱海新城人才住房保障對象資格申請受理有關事項的公告》,宣告人才限價房申購工作繼續開展,只不過這一次從福州市區來到了濱海新城。

和福州市區一樣,濱海新城在近年土拍時也安排了一些回購房源作爲限價房,目前推出的正是這些項目。福州市區第一批是禹洲融信璽灣,後續還有凱佳江南里和首開雲洲郡,而濱海新城本次推出的房源位於武夷書香名邸和恆榮廣場。

看到恆榮廣場我們並不奇怪,2019年濱海新城出讓了三幅人才房地塊,除了恆榮廣場之外還有兩幅地塊由福州新區集團拿下,目前新投匯賢雅居也已亮相,有可能放入下一批申購。但若說起武夷書香名邸,這個樓盤2017年土地出讓時還沒有限價房,這部分房源很可能來自競配建部分。2017年11月2日,在那個樓市地市達到頂峯的年代,武夷實業以上限價12.75億加競配建58500㎡拍下濱海新城139畝宅地,正式拉開濱海新城商品房項目大開發的序幕。

在售價方面,和福州市區的人才限價房一樣,濱海新城本次售價同樣打7折。從定價上可以看出,雖然名字叫“配售型人才住房”,但實際上也是限價房的一種。只不過福州市區是備案價的7折,而濱海新城的公告上寫的是市場評估價的7折。看到這裏,就值得琢磨一下了,如果按照備案價打折那麼售價清晰明瞭。比如恆榮廣場,假如一套商品房備案價是每平方1.8萬,那麼人才房就是1.26萬。但市場評估價是否需要另外請人評估一次呢?

在戶型方面,福州市區的人才限價房都是中小戶型,分爲55㎡、65㎡、75㎡三個面積段。而濱海新城的這批人才房明顯戶型更多、面積更大。最小是60㎡,此後每隔15㎡一個面積段,武夷書香名邸最大有120㎡,恆榮廣場最大有105㎡。高層次人才可以配售面積最大的戶型,其他人才配售標準是1人型60㎡、2人型90㎡、3人型以上120㎡。但或許是因爲對申請人數心裏沒底,本次具體拿出多少套,要等資格審覈結束後,根據申請情況公佈配售房源。

在出售限制方面,濱海新城人才房的購房人擁有100%產權,但有10年限制物權期,在取得完全產權之前限制交易、抵押。簡而言之,取得房產證5年內不得上市交易;滿5年不滿10年的,交易前需繳交50%房產增值收益;辦理房產證滿10年且在濱海新城繳交社保或工薪個稅也滿10年後,可取得完全產權。

說了這麼多,大家肯定要問:到底哪些人可以申購呢?對於申購條件,文件洋洋灑灑寫了一大段,簡單概括一下,申購濱海新城人才房是“一個前提、兩個條件、八種類型”。

前提是必須在濱海新城工作的人方可申請,你所任職的企業(單位)必須註冊在濱海新城規劃區188平方公里範圍內。此外還要滿足兩個基本條件,即簽訂3年以上工作合同且繳納社保或工薪個稅滿12個月;家庭成員(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在六區無房且2年內在福州市無房產交易記錄,未享受各種公房優惠政策。

滿足以上前提條件後,八種類型的人才可以提出申請,其中高層次人才、企業高管、企業骨幹、投資人、有發明專利等高收入人羣自不必說,以人家的收入和財富未必需要申購具有諸多限制的人才房。大家重點關注的是給收入不算很高的普通人羣設定的門檻如何。

我們知道,福州市區當前給人才限價房設定的門檻並不太高,“雙一流”高校本科畢業生都可以申請,於是符合條件的人不少,第一批申購也順利賣完。相比之下,濱海新城的人才房門檻明顯要高一些,並且事業單位和企業職工要求不同。

在事業單位就職人員中,碩士以上學歷並具有中級職稱即有機會申請,但學校和醫院條件較寬。就職於學校和醫院的專業人才,具有本科以上學歷和中級職稱即有機會。如果畢業於“雙一流”高校的一流學科(比如福州大學的化學)則門檻更低,不要求職稱。

在企業及民辦非企業就職人員中,除了碩士以上學歷並具有中級職稱外,還要求在濱海新城連繳3年每年6000元以上的工薪個稅。如果只有全日制本科學歷,在濱海新城連繳2年每年1.2萬元以上的工薪個稅也具備申請資格,但未來10年要連續在濱海新城繳滿工薪個稅12萬元。如未繳滿,則限制物權期順延,直至繳滿爲止。

本次申購的受理時間爲2021年1月11日-2月10日,符合條件的可向所在企業(單位)提出申請,所需申請材料等具體內容大家可以自行搜索一下公告原來來看,這裏不再贅述。

在此前的文章中我已經多次提到,濱海新城歡迎大家前往工作、經商,但不歡迎炒房。前往濱海新城工作的人也沒必要急着去買商品房,如果你真的打算在長樂沿海定居,那麼這裏有的是人才房、限價房、公租房、人才公寓等各種住房優惠政策,實際上濱海新城的保障房、安置房建設始終走在商品房開發的前頭。前兩年濱海實驗學校的招生政策也是本地村民和企業骨幹子女優先,把購買商品房排在最後。

讀完這份公告我們感到,推出這批人才房也同樣是鼓勵大家前往濱海新城就業、創業。細心的人會發現,公告中始終強調的是工薪個人所得稅,而不像以往籠統要求繳交個稅。從這一點也能看出爲濱海新城引入人口,鼓勵就業、保障就業的目標十分明確。接下來的關鍵就在於是否有足夠的工作崗位了,若能持續重視振興實業,只要有錢賺自然有人願意前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