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這兩年間,隨着新盤銷售日漸低迷,與此同時大量樓盤建成交房,使得期房賣成現房成爲越來越常見的現象,在福建各地均有出現。儘管預售許可制度還在,但現房銷售時代已事實來臨。在這種情況下,我在此前文章中提到,衆多開發商將會面臨和本樓盤業主競爭賣房的尷尬狀況。

關於期房賣成現房的例子,此前已經列舉過福州市區的不少樓盤,今天我們來看看廈門島外。通過今年以來系列文章的講述,我們已經對廈門樓市行情有了一個清楚的認知,那就是當前島外不少新建商品房小區的二手房價都已跌回2016年上半年新房銷售時的價位,有的售價甚至已與2015年相當。

其中2020年10月2日的《廈門島外5萬+,四年回首夢一場》一文講述了海滄馬鑾灣板塊,當時文中列舉的例子是泰禾廈門院子。或許有人認爲這個樓盤位於馬鑾灣比較偏一點的地段,說服力不夠強,那麼我們今天來看另一個地段更好的小區,看看當前是怎樣一種狀況。

這個小區名叫融僑觀邸,是福州知名品牌房企融僑集團在廈門拿的第一塊地(H2014P04號)。拿地時間是2014年10月,正值樓市低谷期,地價和此後那些“麪粉比麪包還貴”的地王相比十分便宜,並且該樓盤動作迅速,2015年開售,趕上了最後一輪樓市黃金期,去化情況良好,這個項目讓融僑盈利頗豐。

廈門融僑觀邸由別墅和高層住宅組成,別墅我們無需關心,而複式住宅目前已經進入二手房市場。2020年12月份貝殼找房上公佈了該小區的第一套二手房成交案例,這套136㎡的中層房源成交總價378萬,單價2.7萬多。再看看當前該小區其他二手房,正常報價區間也大致就是這樣。

那麼,此時這個價格賣房,這位房東是賺是賠呢?這就需要和該樓盤的新房售價進行對比了。查詢廈門商品房網籤公示系統,我們看到目前融僑觀邸可售住宅還剩2套,位於8號樓的底層,其中204單元的備案價格和這套中層二手房的成交價相差不多。

接着再上網搜索融僑觀邸的歷史開盤資訊,我們看到2016年4月該樓盤8號樓114-140㎡的複式住宅開盤,均價25500元/㎡,並且當時報道稱“瞬間搶罄”。

此後過了不到一年時間,2017年3月該樓盤均價已經達到3.6萬/㎡。這樣迅猛的上漲速度如今回過頭看會覺得不可思議,但在那時卻是廈門房價的真實寫照。

2016年買房的人雖然虧得很慘,但那時並無限售,此時可以賣房止損。而2017年買房的人不僅價格貴很多,想賣卻一時半會兒賣不了,已被徹底晾在山頂上。不過話說回來,現在進場接盤的人也是十分勇敢,畢竟房東的經歷就是前車之鑑。交易達成之後一人拿錢一人拿房,買賣雙方互道一聲“晚安”。但賣方已經止損離場,虧了多少錢可以計算,而買方接過的是一個未知的明天。

在2020年用2016年的價格買房,倘若時光倒退三年,這個觀點會讓房託們笑掉大牙,認爲房價回到2016年只是做夢而已。而如今已成現實的時候,讓你用2016年上半年的價格買房還是戰戰兢兢。如果是有錢的本地拆遷戶或者既得利益者,那麼早已賺得盆滿鉢盈的人虧也沒啥關係,但若是外地人貸款買房,現在接盤恐怕依然不是明智選項。

融僑觀邸剩下的那點餘房售價多少已不重要,反正絕大部分房源已經賣掉。而對於那些地價又高又沒能趕上最後一股樓市熱潮的新盤來說,交房之後開發商就要和被套牢的業主展開競爭了,相互之間比的就是止損回款的果斷。

如果說去年福建省內許多新建樓盤只是從期房賣成了現房,還在忙着驗收交房,這種現象纔剛剛顯現。那麼隨着業主拿到房子並辦理房產證,從今年起開發商和業主比賣房的現象將會司空見慣。但對比過同小區二手房和一手房的售價之後,一模一樣的房子,我想就算是不差錢的土豪,恐怕也不願意當冤大頭被人嘲笑“人傻錢多”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