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写问答了,这篇也是和大家聊个老话题,为啥二战时还是大栓为主。

咱们先聊半自动,自从19世纪末,马克沁机枪问世之后,各路手枪步枪也都在尝试自动装填,从枪管后坐到自由枪机再到导气式的都有,玩过战地一的兄弟应该对一战时期的一大堆半自动/自动步枪很熟悉,比方导气式的CEI-Rigotti,蒙德拉贡,RSC1917;比方枪管长后坐的雷明顿Model8,莫尼埃尔A6;延迟半自由枪机的毛瑟1916;枪口集气式的刘将军步枪;枪管短后坐的费德洛夫M1916之类。所以问题来了,既然一战就已经有那么多半自动/全自动步枪,那为啥到二战步枪多数还是拉栓?

我们先一个个去淘汰,枪管后坐式有分枪管长后坐和短后坐,其中长后坐是一种非常不靠谱的原理,咱们看雷明顿8的动图。

它在发射时枪管与枪机一同后坐到机匣底,然后开锁,枪管先复进抛壳,枪机再复进完成供弹闭锁。它这一整套机构开放面很大,而且活动件太多,进了泥污之后可靠性特别糟糕。所以这种结构原理就适合打个猎或者在天上打个气球啥的,全是烂泥的堑壕里真心不适用。

枪管短后座的费德洛夫自动步枪在可靠性上勉强过得去,但它的左右两侧卡铁起落闭锁机构以及整个枪机的铣削加工很麻烦,昂贵费时,没有大规模列装的成本优势。

但不管是长后坐还是短后坐,制约他们的还是精度,毕竟枪管作为活动件的武器天生精度不高,手枪和机枪用这种原理还无所谓,但步枪不行。

还有个毛瑟1916,就这半自由延迟枪机的机匣盖就让人看着头大,这加工谁受得了啊?而且开锁斜槽和两个导柱对灰尘的容忍度极差,完全不适合地面作战。所以这枪德国人也就是发给侦察机副驾驶用来打气球,或者说给气球观察员用来打飞机(自卫那种打飞机,不是你们想的那种...)

而纯粹的自由枪机,比如像温切斯特1905这种半自动步枪只能发射.32、.35WSL弹,这种子弹的动能往往都在1000焦以内,因为自由枪机没办法发射威力太大的步枪弹,所以它结构虽然是简单,但不适合当军用步枪的自动原理。

而像Bang步枪、刘将军步枪这种枪口集气式同样被淘汰,它虽然精度不错,也能承受步枪弹的压力,但它是靠枪口的集气罩来获取火药燃气,然后向后推动活塞,而枪口很容易脏,可靠性非常糟糕。虽然后来美国M1加兰德的早期版本以及德国G41也用过这种原理,但口碑都很差,淘汰的也很快。

意大利的Cei-Rigotti和墨西哥的蒙德拉贡之类用的是比较靠谱的活塞导气原理+转栓式闭锁,但咱们得知道一个问题,当时枪机起落和转栓确实是相对比较靠谱的闭锁原理,但有个楔紧问题一直没法解决。

所谓楔紧就是枪机闭锁的动作是靠一个主动的引导凸榫和从动的斜面完成的,而枪机在前后运动时,凸榫虽然看起来只给斜面一个前后的力,但实际上还会给他一个朝斜面运动方向内侧的分力,这个力会导致运动件和机匣内壁产生额外的摩擦力,过度消耗掉复进机的能量,进而导致故障。

至少在AK47用巧妙的小复进平面和预转工作面解决了楔紧之前,这个问题在当时自装填步枪界是个无解的。所以说,当时所有自动武器都有楔紧问题,而楔紧的存在让自动武器在可靠性上减分很多,包括M1加兰德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所以说,二战乃至二战前各国主要用大栓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技术还不成熟,而且观念和成本也是个问题。直到AK47解决了楔紧问题之后,自动武器才彻底放飞自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