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寫問答了,這篇也是和大家聊個老話題,爲啥二戰時還是大栓爲主。

咱們先聊半自動,自從19世紀末,馬克沁機槍問世之後,各路手槍步槍也都在嘗試自動裝填,從槍管後坐到自由槍機再到導氣式的都有,玩過戰地一的兄弟應該對一戰時期的一大堆半自動/自動步槍很熟悉,比方導氣式的CEI-Rigotti,蒙德拉貢,RSC1917;比方槍管長後坐的雷明頓Model8,莫尼埃爾A6;延遲半自由槍機的毛瑟1916;槍口集氣式的劉將軍步槍;槍管短後坐的費德洛夫M1916之類。所以問題來了,既然一戰就已經有那麼多半自動/全自動步槍,那爲啥到二戰步槍多數還是拉栓?

我們先一個個去淘汰,槍管後坐式有分槍管長後坐和短後坐,其中長後坐是一種非常不靠譜的原理,咱們看雷明頓8的動圖。

它在發射時槍管與槍機一同後坐到機匣底,然後開鎖,槍管先復進拋殼,槍機再復進完成供彈閉鎖。它這一整套機構開放面很大,而且活動件太多,進了泥污之後可靠性特別糟糕。所以這種結構原理就適合打個獵或者在天上打個氣球啥的,全是爛泥的塹壕裏真心不適用。

槍管短後座的費德洛夫自動步槍在可靠性上勉強過得去,但它的左右兩側卡鐵起落閉鎖機構以及整個槍機的銑削加工很麻煩,昂貴費時,沒有大規模列裝的成本優勢。

但不管是長後坐還是短後坐,制約他們的還是精度,畢竟槍管作爲活動件的武器天生精度不高,手槍和機槍用這種原理還無所謂,但步槍不行。

還有個毛瑟1916,就這半自由延遲槍機的機匣蓋就讓人看着頭大,這加工誰受得了啊?而且開鎖斜槽和兩個導柱對灰塵的容忍度極差,完全不適合地面作戰。所以這槍德國人也就是發給偵察機副駕駛用來打氣球,或者說給氣球觀察員用來打飛機(自衛那種打飛機,不是你們想的那種...)

而純粹的自由槍機,比如像溫切斯特1905這種半自動步槍只能發射.32、.35WSL彈,這種子彈的動能往往都在1000焦以內,因爲自由槍機沒辦法發射威力太大的步槍彈,所以它結構雖然是簡單,但不適合當軍用步槍的自動原理。

而像Bang步槍、劉將軍步槍這種槍口集氣式同樣被淘汰,它雖然精度不錯,也能承受步槍彈的壓力,但它是靠槍口的集氣罩來獲取火藥燃氣,然後向後推動活塞,而槍口很容易髒,可靠性非常糟糕。雖然後來美國M1加蘭德的早期版本以及德國G41也用過這種原理,但口碑都很差,淘汰的也很快。

意大利的Cei-Rigotti和墨西哥的蒙德拉貢之類用的是比較靠譜的活塞導氣原理+轉栓式閉鎖,但咱們得知道一個問題,當時槍機起落和轉栓確實是相對比較靠譜的閉鎖原理,但有個楔緊問題一直沒法解決。

所謂楔緊就是槍機閉鎖的動作是靠一個主動的引導凸榫和從動的斜面完成的,而槍機在前後運動時,凸榫雖然看起來只給斜面一個前後的力,但實際上還會給他一個朝斜面運動方向內側的分力,這個力會導致運動件和機匣內壁產生額外的摩擦力,過度消耗掉復進機的能量,進而導致故障。

至少在AK47用巧妙的小復進平面和預轉工作面解決了楔緊之前,這個問題在當時自裝填步槍界是個無解的。所以說,當時所有自動武器都有楔緊問題,而楔緊的存在讓自動武器在可靠性上減分很多,包括M1加蘭德也同樣存在這個問題。

所以說,二戰乃至二戰前各國主要用大栓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技術還不成熟,而且觀念和成本也是個問題。直到AK47解決了楔緊問題之後,自動武器才徹底放飛自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