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笔记小说《坚瓠集》讲到,元朝之前,有一幅不知何人所画的《戛羹图》,元朝一文人在这幅画上题了一首诗,“妇人心计太奸深,冷饭残羹值万金。早识叔为天子贵,添盐添醋也甘心。”

汉高祖刘邦画像

这幅画和诗讲的是两千多年前汉高祖刘邦发迹之前的一件往事,也就是历史典故“戛羹之嫂”。诗中的“妇人”是刘邦的大嫂,作者说她小气又奸猾,连残羹冷饭都很珍惜,不给刘邦的朋友吃。如果她知道刘邦日后贵为天子,殷勤招待还来不及。

然而,诗作者这样指责刘邦的嫂子,似乎有失公允。这桩历史公案是有争议的,我们不妨从刘邦给侄子封侯说起。

奇怪的“羹颉侯”

《史记》记载,刘邦兄弟四个,他排行老三,大哥叫刘伯,二哥刘喜,还有个弟弟刘交。刘伯死得早,没跟上刘邦称帝。刘喜和刘交都活到了西汉立国,一个是代王,一个是楚王。

刘邦剧照

刘邦称帝之初,长兄还有个儿子刘信在世,似乎被刘邦忘了,没有获得爵位。后来刘邦的父亲刘太公问起这件事,刘邦说:“我没有忘记他,这都怪他的母亲不明事理。”但是刘太公发话了,刘邦不得不给刘信封了爵位,叫羹颉侯。

这个爵号有点奇怪。通常情况下,古代的爵号用地名,列侯的食邑就是爵号。如韩信是淮阴侯,张良是留侯,周勃是绛侯。到刘邦的大侄子这里,却被封了奇怪的“羹颉侯”,根本没有这个地名。

这当然是刘邦的“创意”,显然他对嫂子当年的行为耿耿于怀。碍于太上皇的情面,刘邦才给大侄子封了爵位,却故意用“羹颉”两个字挖苦嫂子。

叔嫂恩怨

刘邦发迹之前,曾无所事事,经常带着朋友去大嫂家吃饭。《汉书》里记作“丘嫂”,有人说是姓,有人说不是。总之,当时刘邦的大哥已经不在了,嫂子带着娃过活,日子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如果刘邦一个人去蹭饭还好说,嫂子自然不会计较。可他每次去都带着朋友,三番五次,嫂子就不高兴了。某日,刘邦又和几个客人去嫂子家吃饭,嫂子用铲子刮了刮锅,说今天没粥了。客人见状,只好讪讪地告辞。这让刘邦很没面子。

送走朋友,刘邦去厨房一看,却发现锅里明明还有粥。他很生气,对嫂子大为不满,一直到当了皇帝之后还是不能释怀。所以就有了前面那一幕,他给侄子封了“羹颉侯”

“羹”是粥,“颉”字通“戛”,戛是象声词,也有“刮”的意思,所以刘信得到的封号可以理解为“刮粥侯”,这明摆是着埋汰人。可刘信招谁惹谁了,当初他还是个孩童。

性格矛盾

尽管刘邦的历史形象不是很光辉,但作为承前启后的大一统王朝开国之君,刘邦知人善任、从谏如流、宽宏大度,也是有目共睹的。

刘邦称帝后,在张良的建议下,奖赏了一个生平最恨的人。这个人叫雍齿,早年追随刘邦起兵反秦的时候,他奉命在丰邑留守,然后背叛了刘邦,投降魏国,与刘邦对抗。刘邦气得七窍生烟,跟项梁借兵才打败了雍齿,雍齿又投奔了项羽。

项羽兵败后,雍齿就尴尬了,如果刘邦拿他开刀,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但刘邦听从了张良的劝告,不但没有动雍齿,反而将他封为什邡侯。虽说这是刘邦笼络人心的手段,但他毕竟善待了仇人,也颇为不易。这件事在后世好评如潮。

然而,能容忍雍齿的刘邦,却对嫂子当年的逐客令耿耿于怀,迁怒于侄子,乍一看,这好像不是同一个人的做派。

按《史记笺证》的说法,汉代妫州怀戎县有个羹颉山,这应该是羹颉侯的由来。另一些学者说,汉初根本没有这座山,也没有以山名封侯的,刘邦出于怨恨才给侄子封了“羹颉侯”。这是史学界主流观点。

结语:有的古代学者认为,汉高祖聪明豁达,可谓真英雄,但对待家庭矛盾,又和寻常人没什么区别,也是其真性情的体现,没什么可指责的。

苏东坡在《东坡志林》里也点评了“羹颉侯”一事,“高祖号为大度,不记人过者,然不置转釜之怨,独不畏太上皇分杯之语乎?”

“分杯之语”指的是,楚汉战争时项羽抓住了刘太公,以要挟刘邦,扬言要烹了刘太公。刘邦却说,我和项羽是拜把子兄弟,俺爹就是他爹,如果他非要那么做,那就分我一杯肉羹吧。结果项羽也没有下狠手。

苏东坡的意思是,既然刘邦怨恨嫂子,那么刘太公想起当年的“分杯之语”,能不埋怨刘邦吗?

当然,这是家务事,刘太公毕竟逃过了一劫,儿子又当了皇帝,坐享清福即可,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参考文献:《史记》、《东坡志林》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