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于海南的想象出了碧海蓝天之外,其实并没有特别的其他印象,如果说有人到了海南的农村,一定会有更多的想象,这里是属于古崖州,现在的崖洲区。

整个崖州区,属于海南省三亚市,位于海南省三亚市西部,原名崖城镇,因为地处古崖州州治,故名崖州区。2015年1月,正式撤销崖城镇,设立崖州区。

在现有的崖州区,区辖32个村(社区)居,88个自然村,人口16万人。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根据清《崖州志》载,宋开宝五年(972年)振州(今三亚一带)改为崖州,隶琼州。宋熙宁六年(1073年),改崖州为珠崖军。宋政和七年(1117年),改珠崖军为吉阳军。明清两代则一直沿用 “崖州”。历经建置沿革变迁,崖城古镇一直是历代州、军治和民国政府所在地。

如今在这个区域内所保留的明清建筑的古村落最多,不仅数量,而且保留的也是最为完善的,所以这里从古至今也算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所在,目前通过航拍可以发现,新旧建筑交替其中。

大部分黑色顶部的都是一些古老的建筑,这些都是曾经居住在这里的大户人家,之所以房子能够保留的如此完善,很大程度上也归根结底于当地人们对这些建筑的热爱,以及当地相关部门的保护措施。眼前俯瞰到的是属于保平村,保平村地处崖州古城西南八里,古称毕兰村,是古崖州的边关重镇、海防门户。毕兰村历史悠久,沿革甚远。唐时因李德裕谪居毕兰而扬名,后因宁远河水冲毕兰,村民移居黎地。

从高空中不难发现,沿着宁远河两岸有不少的建筑,很多都是村民自己的房子,而且这些大部分都是独栋的房屋,所以生活在这里人们幸福感还是非常强的。

保平村自古以来文教昌盛、人才辈出、书香不断,历史上曾有保平多贡生的美誉。现如今,还有保平书院、九姓祠堂、关帝庙、文昌庙、天后庙、保平桥、毕兰村遗址,这些历史文化古迹,曾经记载着保平村的社会文明和文化昌盛。

如今这些房子周边除了池塘,河水,包括远处的海水,四周还分布着一些鱼塘,这些都是人们日常生活劳作的地方。

如果说来三亚还有什么的话,那么三亚的乡村才是反映三亚生活另外一面的场所,这里既有典型的崖州文化古村,历史文化,还有红色旅游资源、美丽的田园风光,总的来说,都是另外一种全新生活的象征。【作者:刚行路上】摄影师,旅行家,自由撰稿人,视频vlog博主,深度自驾玩家!不间断旅行记录拍摄20多个国家,400多座城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