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小寒時處二三九,天寒地凍冷到抖”,可見,小寒節氣的特點就是寒冷,根據我國長期以來的氣象記錄,在北方地區小寒節氣比大寒節氣更冷,有“小寒勝大寒”之說;但對於南方大部地區,全年最低氣溫仍然會出現在大寒節氣內。

天氣寒冷,一定要注意保暖,特別是身邊的老人,要避免長時間地窩在家裏,儘量多進行戶外的運動,老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同時,保持平和、健康的心態。在飲食上,小寒時節以進補爲主,也是進補的最佳時節;同時,飲食還要有粗有細,葷素搭配,喫得雜一些。那麼,小寒應該多喫哪些食物呢?

1:羊肉

老話說:“小寒喫羊肉,大寒喫蘿蔔”進入小寒,天氣越發寒冷,不少人容易出現手腳冰冷的狀況,而作爲禦寒和進補的最佳食材,非羊肉莫屬,羊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礦物質、氨基酸等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再加上經過燉煮的羊肉,喫起來肉爛湯鮮,暖身暖胃,也易於消化。如果將羊肉與山藥、胡蘿蔔等一起燉煮,則不僅營養加倍,還能更好的去羶解膩。下面,推薦一道適合家常製作的簡單食譜:山藥胡蘿蔔羊肉湯。

一、山藥胡蘿蔔羊肉湯的製作方法:

原料:羊肉500克,山藥1根,胡蘿蔔1個,蔥1棵,姜1塊,香菜1棵,食用油、料酒、鹽、胡椒粉適量

製作方法:

步驟1:將羊肉洗淨切成大小合適的塊後,放在大碗中,用清水浸泡半小時,這期間,最好換水兩次,泡出羊肉中的血水後,再次洗淨瀝乾備用;胡蘿蔔、山藥洗淨後分別去皮並切成滾刀塊,蔥、姜洗淨後分別切段、拍松,香菜洗淨後切碎備用。

步驟2:火上坐鍋,鍋中放入羊肉塊,倒入沒過肉的清水,加入適量料酒,煮開後,去掉表面浮沫,再將羊肉撈出控水。

步驟3:火上坐砂鍋,倒入適量清水,水溫熱時下入羊肉塊,大火燒開後,將表面的浮沫去掉,然後小火慢燉40分鐘。

步驟4:這時,下入山藥塊和胡蘿蔔塊,適量食鹽,再燉半小時,等羊肉、山藥和胡蘿蔔完全酥爛入味後,轉大火收濃湯汁,開蓋出鍋裝盆,再撒入少許香菜即可開喫啦~

點評:羊肉軟爛,胡蘿蔔和山藥吸滿了羊肉的湯汁,清甜可口,讓羊肉喫起來則一點兒也不膩,湯鮮味醇,在喫飯前先喝半小碗肉湯,頓時覺得食慾大開,渾身發暖。

2:雞

俗話說:“逢九一隻雞,來年好身體”,雞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也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除了煲雞湯、小雞燉蘑菇、紅燒雞塊、板栗燉雞、黃燜雞等做法都很適宜。這裏,推薦一款簡單的家常做法:清燉雞湯。

二、清燉雞湯

原料:老母雞1只,黨蔘20克,乾紅棗少許,薑片、蔥碎、料酒、鹽適量。

製作方法:

步驟1:將雞的趾甲剪掉,拔掉沒處理乾淨的雞毛,用清水將雞的裏裏外外清洗乾淨。

步驟2:火上坐鍋,放入雞並加入清水,再加入少許料酒,幾片薑片,水燒開後打去浮末再煮兩分鐘,直到雞肉沒有血水後,撈出用溫水衝淨。[如果你選用的雞質量很好,則可以不用焯水。]

步驟3:火上坐砂鍋,倒入清水,等水燒至半熱時,放入雞、黨蔘、紅棗,大火煮開後,將浮出的血沫撇掉,再轉小火加蓋慢燉2個小時。

步驟4:加入適量食鹽,關火,再燜制10分鐘。盛入大碗中,食用前撒上適量小蔥碎即可食用。[雞湯最好在出鍋之前再加鹽,如果鹽加早了,就會容易使肉燉不爛,影響口感。]

評價:香味濃郁,肉質細嫩還有嚼頭,喝完口齒留香。

3:菜飯

在江浙地區,有着小寒喫菜飯的習俗。菜飯,在一些地區也叫“鹹飯”、“燜飯”,就是將大米與青菜、鹹肉、(或者香腸、火腿、臘肉等)一起燜煮,有菜有飯,營養豐富、全面;同樣,廣東人在小寒時節會喫糯米飯,就是把糯米和大米按一定的比例先蒸熟,再將臘肉和臘腸碎,與香菇丁、花生仁等炒熟,再加入蒸熟的糯米飯,加入適量的調料與蔥碎,翻炒均勻即可食用。

三、鹹肉蔬菜菜飯

原料:香菇3朵,胡蘿蔔1個,鹹肉(或者香腸、火腿、臘肉等)一小塊,小油菜2棵,大米、清水適量。

製作方法:

步驟1:先將米淘淨後,加入適量清水,放入電飯煲中,泡半小時備用。[此步注意:因爲菜中會帶有水分,所以電飯煲中加入水要比平時煮飯要少一些。]

步驟2:將香菇、胡蘿蔔和油菜洗淨後切成小丁,鹹肉也切成小丁備用。

步驟3:火上坐鍋,鍋熱後倒入食用油,油熱後下入鹹肉丁,用鏟子翻炒均勻,將鹹肉丁炒出油並且變色後,加入香菇丁和油菜丁翻炒幾下,即可關火,並全部倒入電飯煲中。[此步注意:因爲鹹肉本身就有鹹味,這裏可根據個人口味酌情加入食鹽。]

步驟4:用鏟子抹平後,按下煮飯鍵即可。煮好後再保溫約5分鐘後,再開蓋、用鏟子攪拌均勻即可食用。

點評:一鍋用簡單的食材做出來的美味,是菜也是飯,喫起來口感特別豐富,越嚼越香。如果是用柴火鍋做的菜飯,鍋底還會有焦香酥脆的鍋巴喫~

4:紅薯

紅薯含有蛋白質、膳食纖維、胡蘿蔔素、多糖、以及多種維生素、氨基酸和礦物質。在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就將其列爲“長壽食品”,寒冷的時候喫一碗紅薯粥或者一個熱乎乎的烤紅薯,還有助於抵抗寒冷。下面,推薦家常紅薯餅的做法:

四、紅薯餅

原料:紅薯1個,糯米粉、紅豆沙、白芝麻適量。

製作方法:

步驟1:把紅薯去皮,切成薄片,上蒸鍋蒸熟;趁蒸紅薯的時間,把紅豆沙用手揉成大小相同的小球備用。

步驟2:紅薯蒸熟後,放到大碗裏,把紅薯壓成紅薯泥,再把糯米粉少量多次地放入紅薯泥裏,用筷子攪成沒有乾粉後,用手揉成麪糰。

步驟3:用手抓一小塊麪糰,先用手揉成圓形,再用手把麪糰捏成中間厚、邊緣薄的麪皮,包上紅豆沙,再把四周捏緊成圓球,再輕輕壓扁成小餅狀。

步驟4:在做好的紅薯餅上二面沾裹上白芝麻,如果沾不上,可以在紅薯餅的外皮上少抹點清水。

步驟5:火上坐鍋,鍋熱後加油,把紅薯餅放進去,小火慢煎,煎至二面金黃色,麪餅有些微微鼓起就熟了,裝盤即可食用。

點評:外面的芝麻剛咬下去酥脆噴香,麪餅軟糯Q彈,有絲絲紅薯的甘甜,好喫地停不下口。

5:芹菜

芹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胡蘿蔔素、B族維生素以及多種微量元素。尤其是芹菜熱量很低,如果在冬季因進補喫了較多的油膩食物之後,喫些芹菜可以較好的有助於刮油解膩。芹菜炒菜、做餡或者涼拌皆可,這裏,推薦芹菜與百合一起炒制。

五、芹菜炒百合

原料:芹菜1斤,鮮百合2個,薑絲、蔥絲、幹枸杞、黃酒、白糖、食鹽適量。

製作方法:

步驟1:將芹菜摘去黃葉和老葉,去根洗淨後切成大段,然後放入熱水裏焯至七成熟後撈出,瀝乾水分後將芹菜切成大小合適的段備用;鮮百合剝開後洗淨並去掉黃尖;幹枸杞放入小碗中加入適量熱水泡5分鐘將其泡軟備用。

步驟2:火上坐鍋,鍋熱後倒入油,油熱之後放入蔥絲、薑絲煸炒出香味後,下入芹菜段、百合,煸炒均勻。

步驟3:放入適量黃酒、白糖、鹽,翻炒均勻,再下入枸杞,再次翻炒幾下,即可出鍋盛盤。

點評:顏色清新、口感鮮嫩脆爽,無需太多調料,就很好喫。

6:梨

最近幾天,天氣降溫明顯,而在北方地區降溫時總會伴隨着五六級的大風,天氣非常乾燥。而如果喝一杯梨湯、梨汁,緩解乾燥、潤喉生津,會讓家人倍感舒適。下面推薦雪梨銀耳湯的做法:

六、雪梨銀耳湯

原料:雪梨1個,銀耳、紅棗、枸杞、冰糖適量。

製作方法:

步驟1:將幹銀耳加入清水,將其泡發後,去蒂並用手撕成小朵(朵太大不易出膠);將乾紅棗也放在小碗中,加入清水將其泡發備用;雪梨洗淨後,去皮、去核並切成小塊備用。

步驟2:將雪梨塊、銀耳、紅棗、冰糖放入砂鍋,添加三小碗清水,大火煮開轉小火慢燉40分鐘左右。

步驟3:等湯汁變得濃稠時,加入枸杞,再繼續燉5分鐘,即可關火,但不要急於揭鍋蓋,再燜15分鐘,湯汁更粘稠,銀耳出膠更好。

點評:營養豐富,養顏潤肺,很適宜在冬天乾燥時食用。

以上的幾款燉湯、菜飯、小食、熱炒、甜品等都非常適宜在小寒時節時食用,喫着不僅暖胃、暖身、潤燥,而且營養全面、老幼皆宜,讓一家人健康平安地渡過這個冬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