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建聯之後,中國男籃戰術該如何調整?看完分析,豁然開朗。網友熱議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男籃能夠一對一,在世界舞臺上形成的強點易建聯已經不復存在了,那麼國家隊在世界上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存在呢?其實我覺得我們有時候想問題會想的比較簡單,把陣容當成了個人實力的堆砌,其實現在國家隊選人也有這個誤區。包括之前世界盃拿了第七的美國,同樣有這個問題。美國賬面實力應該是絕對的第一了,那麼爲什麼還是會滑鐵盧,同樣是這個道理。舉個例子,現在國家隊按照兩後衛兩前鋒一中鋒的位置來劃分,首發應該是郭艾倫,孫銘徽,周鵬,胡金秋,周琦。下面讓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這個陣容,郭艾倫相較於投射,他應該更擅長在外線製造空間突破。這點球隊可以通過雙掩護幫他製造單打機會。但是同時此時防胡金秋的內線,可能因爲胡金秋中距離威脅不夠大,而選擇過來協防。

防守孫銘徽的球員也可能對郭艾倫採用延誤,這對郭艾倫而言無異於增加了大半難度。那麼我們把孫銘徽換成吳前,把胡金秋換成恢復地差不多的阿布都試試。吳前在弱側,就註定了對方兩個後場球員無法通過包夾來阻截艾倫。而阿布的投射能力,則可以滿足艾倫平時和大韓喜歡打的二人轉,甚至可以讓周琦和阿布打牛角來實現雙擋拆,內傳內就不要求了,至少能夠提升一個檔次的效率,這些都只是非常簡單的一些想法。我想說的是,其實籃球有時候是一項非常靠化學反應的運動,它對團隊之間的配合的確有非常高的要求。猶記得19年世界盃,國王替補博格丹猶如扎伊採夫般精準的射術大殺四方,投中五記三分球斬殺美國隊。但是這需要這個團隊讓每個人都發揮出自己的特長,讓團隊彌補各自的缺點,這是需要很長時間合練的結果。但是我相信咱們聯賽裏面擁有這麼多特點鮮明的球員,我們應該發掘他們的特長並讓他們發揚光大,而不是砍得隊伍需要什麼就用什麼。

也許這樣也就不會出現,去年易建聯要三分線面框單打這種尷尬局面了。不是郭艾倫,周琦,孫銘輝這些人不努力,而是他們作爲cba明星,只能打出cba的水平,這個水平在對陣亞洲以外的球隊時,肯定是遠遠不夠的。中國男籃趁早放棄打內線這一套,戰術單調的要命死路一條,世界籃球的風格早變了,即便姚明在這個時代,作用未必還有從前那麼大。因爲咱們球迷只看NBA和CBA的關係,不少人總覺得NBA球員水平再往下就是CBA球員。其他國家聯賽球員水平都不高,不認識就是不厲害,以至於出現了很多不切實際的幻想。說真的,很多犄角旮旯聯賽的球員水平都很高的,比如委內瑞拉聯賽,再比如西丙聯賽,天津外援愛德華茲兩年前在那裏場均4.6分。現在能適應國際對抗強度的鋒線國內屈指可數,況且有些年輕球員有投籃能力還有國內鋒線第一身體素質,就是防守需要調教,不進國家隊概率真的小。

內線是姚明時代以來中國男籃的核心位置,移動長城的稱呼從姚明到王治郅,到易建聯,但中國隊長都已經36了 下一代移動長城 很多人以爲是年少成名的大魔王周琦,本賽季沈數據大漲,並不遜色於周琦,沒有周琦從小就那麼耀眼,年齡更小的大鳥能成爲未來男籃內線的答案嗎?不好說。易建聯之後,中國男籃戰術該如何調整?看完分析,豁然開朗。當一個人天賦異稟時,普通人不是參考的依據,老詹都快四十了,還是聯盟的統治者,而且他們兩個不是完全喫身體,更多偏向於技巧,隨着年齡的增長應該不會出現斷層式滑倒,國家對於要老人帶,爲何不能是他們?郭艾倫隨着年齡增長速度會下降,原來半步就能過去五年後就不好說了,然後橫移體力下降,防守端也下滑,五年後郭艾倫真的不應該再出現在國家隊了。

對此,大家怎麼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