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最後一天,和娛樂圈息息相關的創作圈連爆兩個驚雷,兩個最著名的大佬郭敬明和於正相繼發出道歉信,要知道在這之前,他們都打輸過著作權官司,但神奇的就是,無論是對是錯,他們就是越來越紅,錢也越賺越多。在郭敬明和於正接連承認抄襲、向原作者道歉的同時,也掀開了這些圈子裏由來已久的遮羞布。

雖然仔細看倆人的道歉信,裏面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不甘心、爲自己辯解、甚至賣慘的嫌疑,但是畢竟這也標誌着創作圈子裏,集體抵制抄襲現象的行爲初見成效了,那麼在演藝圈裏,同樣非常毀三觀,同樣跟風、雷同現象嚴重,作品經常脫離現實路線的演員們的會不會被輪到呢?

首先在綜藝圈,這種跟風蹭熱度的綜藝顯然已經被波及到了,《我就是演員3》上一期的突然停播就是一個信號。本來兩位導師的陣容就略顯奇怪了,這下於正再要退出節目,章子怡一個人即使能撐起大場面,也在整體上輸了人氣,即使再復播也人氣不再了。隨着這些雷同綜藝的不斷縮減,相信那些靠跑綜藝賺得滿嘴流油,不再認真拍戲的演員也即將遭遇事業瓶頸,因爲大家都知道綜藝也有劇本,既然創作圈子開始行動了,基本上都是創作圈衍生物演藝圈也即將接受轉變了。

然後在於正的個人社交平臺上,一句''潛心迴歸創作''也信息量極大。這些年不僅是創作行業,幾乎整個演藝圈都跑偏了,演技和一部好的作品不再是他們的畢生追求,在粉絲文化的影響下,就連很多出道多年有一定知名度的演員都開始買熱搜買流量。他們不斷通過人設的營造暗示粉絲們氪金應援,讓一些幾乎沒有什麼拿得出手作品的新人也能紅得不要不要的,其實都是靠着人設的泡沫吹彩虹屁支撐起來的,如果大家再不迴歸創作,泡沫越堆越高,遲早有崩潰的一天。

再則圈子裏沒完沒了的選秀也真該叫一叫停了,其實無論是主辦方還是參與其中的明星藝人,甚至觀衆,都能感覺接二連三的選秀已經讓這個圈子裏資源接近枯竭。大家選完孩子選姐姐,選完姐姐還有哥哥,而且每次選秀節目其實又不是完全根據能力或者專業水準區分勝負的,誰有粉絲誰紅,誰公司頭大誰取勝的潛規則下,贏了的人也不是靠本事,輸了的人又接連趕場去等待下一個奇蹟,這樣不靠努力靠資本的競技方式真是帶壞年輕人。

郭敬明說道歉是撕開一個不願面對的傷口,於正表示用了六年來正視錯誤,其實深究之下這個和什麼傷口、對錯真還沒太大關係,歸根結底就是大家舍不捨得爲成功多做努力多花時間罷了。潛心創作難度最高,磨練演技臺下十年功,大家都想賺快錢那就得準備隨時塌房,想要人設不倒就只能憑真本事征服觀衆,相信在創作圈抵制風暴過去之後,演藝圈的起底逆轉也不遠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