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多少都听过一些老话,也被称为民间谚语、俗语、土语。这些老话形式简单,用词也不复杂,一般人都能听懂,却蕴含极为深刻的道理。比如经验丰富的庄稼汉常讲:“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意思是说,如果农历五月晴天多,六月阴雨天较多,十有八九是个丰收年。

除了与天气有关的俗语之外,更多的是教人向善,或者为人处世的老话,当形容一个人没有定力,做事三心二意的时候,会说他“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劝人不要气馁,会告诉他“人争一口气,佛烧一炷香”。今天咱们介绍的这句农村老话,与平时生活息息相关,那就是“东西四不借,借了家破败”,哪四种东西不外借呢?

一、信用

从古至今,信用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古人云:“人无信,则不立。”如果连信用都没有了,口碑自然不会好,别人肯定不相信你,一个不被信任的人,不管做什么事情,几乎不可能得到他人的帮助,这一辈子也就到头了。或许有人觉得,信用并非实物,即使想借出去,也办不到吧,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有些人在借钱的时候,通常会找中间人做担保,所看重的就是中间人的信用。俗话说,人心隔肚皮,哪怕关系再好,都尽量不要拿你的信用给朋友做担保,万一对方耍赖不还钱,或遇到困难无法按时还款,别人就会找你还钱,最后弄得你里外不是人。为了不给自己和家人惹麻烦,不要把信用借出去。

二、证件

人的一生,会办理各种证件,像身份证、驾驶证、结婚证等,尤其是身份证这样的重要证件,一定不要随意借给亲戚朋友,不管对方给你什么承诺,都要委婉拒绝。在我们那里发生过一个真实故事,甲乙两人是好哥们,整天在一起玩耍。有一天,甲声称自己的身份证丢了,因为办事需要,就问乙借身份证用一下。

因为关系很好,乙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一段时间后,警察找到乙的家里,说有一个案子需要他配合。乙当时就懵了,经过一番调查发现,甲拿了乙的身份证之后,跑到外面犯了罪,他自己跑掉了,却把身份证遗落在地上。虽然最终证明了甲是清白的,但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能把身份证借给别人,万一对方居心不良,受伤的是你。

三、钱

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谁挣钱都不容易,假如有人开口问你借钱,最好三思而后行。在把钱借出去之前,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对方人品如何,若人品不行,直接拒绝是最好的选择;其次,对方有没有偿还的能力,若没有的话,也不能借给他,否则相当于打水漂;最后,对方借钱有什么目的。

欠钱不还的老赖屡见不鲜,如果你认为和某人关系匪浅,对他毫无防备心理,毫不犹豫把钱借给他,等到你问他要钱的时候,对方有可能故意拖着不还,找各种理由搪塞。老话说得好,如今欠钱的是大爷,要账的却成了孙子,话糙理不糙,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借出去的时候必须慎之又慎。

四、车子

这里所谓的车子,并不是指自行车、木板车,通常指的是机动车,也就是轿车。现在生活越来好,为了出行方便,许多农村人都买了小轿车,如此就容易出现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碰到街坊邻居、亲戚朋友问你借车,你会怎么做呢?不借的话,担心被别人指责,说你太小气,甚至在背后到处说你坏话。

但是,如果借给他的话,就要面临有可能发生的两个问题。第一,如果对方把你的车子弄坏了,却厚着脸皮不给你维修,碍于面子,你有不好意思让他赔偿,最终吃亏的是你,还有可能被家人埋怨。第二,万一对开你的车发生事故,因为车主是你,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就是所谓的连带责任,简直比窦娥还冤。所以,尽量不要把车子借出去了。

综上所述,农村常讲的“东西四不借,借了家破败”的说法,还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在你看来,还有哪些东西绝对不能借给他人呢?欢迎分享你的观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