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一個兩歲半的孩子落入“人販子”的魔爪,被迫與母親分離。

所有人都告訴這個母親,放棄吧,茫茫人海,怎麼可能找得到?

可她不聽,獨自踏上了尋找孩子的艱難旅途。

32年間,她踏遍祖國山川大河,印了幾十萬份尋人啓事,幫助29個家庭找回被拐的孩子。

也許是她的善良與堅持打動了上天,今年,她找回的第30個孩子正是當年自己懷胎十月生下的兒子。

這個堅強善良的母親,正是李靜芝。

32

29個家庭團聚

1988年的10月17日,對大多數人來說,這天都是個與往常並無區別的日子,可對李靜芝來說,那是伴隨了她32年的噩夢,是她靈魂硬生生被撕裂開的日子。

那天,李靜芝的丈夫老毛帶着兒子嘉嘉在西安西大街的金陵酒店附近遊玩。

嘉嘉玩得累了,向着父親撒嬌要喝水,老毛就帶着他走到了酒店裏,跟服務員要了一杯水。

就在這短短的一分鐘內,嘉嘉被奪走了。

當時正在出差的李靜芝收到加急的電報,一路上忐忑不安,猜測了無數種可能,卻怎麼也不會想到,等來的會是兒子失蹤的消息。

得知發生了什麼事後,李靜芝感覺天都要塌下來。

她希望這只是個夢,夢醒了,兒子正咧着嘴,笑嘻嘻地看着她,如果這是現實的話,那麼對於一個母親來說,未免過於殘忍。

28歲的她,仍舊美麗動人,可這一天過去,她彷彿蒼老了十幾歲,眼睛裏的痛苦和悲傷彷彿要溢出來。

從芳華青春到耄耋老年,找到兒子已經成爲了她生活的信念,在尋找兒子的過程中,她還幫助了29個家庭團聚。

同樣是失去孩子,這種痛苦她感同身受。

就像她自己在微博中說的那樣:

“孩子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是身體裏的心臟,心臟沒了我就好像沒有了魂魄一樣的軀殼,整天惶惶不可終日,我怎麼能放棄尋找我寶貝兒子呢?”

小心

拐賣孩子手段多

說起拐賣孩子,可能很多家長都會在嚇一跳後,拍拍胸口,笑着說:“我經常跟孩子說,要小心陌生人,他不會被拐的。”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公益網站“寶貝回家”上失蹤的40000多個孩子,在11年裏,能夠找回來的只有2510人,二十分之一。

“寶貝回家”的創始人張寶豔說,“按我們現在的尋人速度,再尋100年也尋不完。”

不要去賭人販子的道德和良知,你永遠也想不到他們人性的底線會有多低。

有些孩子被送養,有些孩子則被拉去作乞丐或童工,甚至爲了能夠更好博取衆人同情,他們的腿被敲斷,舌頭被割掉,他們還可能被灌安眠藥,被用開水燙掉皮……

地獄空蕩蕩,魔鬼在人間。

這些披着人皮的惡魔們爲了拐騙孩子,無惡不作。

一、美食、玩具引誘

比較常見的拐騙手法,就是用美食或者玩具來引誘孩子們。

在《危機大調查》中,節目組工作人員來到鄭州市佛崗新居幼兒園,當老師藉故離開教室後,工作人員便拿出糖果,誘導孩子們跟她走。

面對糖果的誘惑,儘管極個別的孩子心生警惕,但大多數的孩子還是沒有抵抗住誘惑,跟着工作人員走出教室。

二、套近乎、計中計

同樣是在《危機大調查》中,工作人員假扮孩子母親的朋友,藉此去接近孩子。

聊了一會讓孩子放鬆警惕後又說要帶孩子找他家長去。

這時,他的同夥上線了。

同夥義正言辭地告訴孩子,這個人是騙子,要把他騙走,給自己建了一個“見義勇爲”的好人形象,博取孩子好感,再提出由自己帶孩子找家長去。

環環相扣,令人脊背發涼。

誰能想到,甜美的蜜糖裏面,竟是墮入地獄的毒藥呢?

三、扮成外賣員、快遞員等

網友@橘子FREE分享了一段她至今想起來都後怕的經歷。

週日她和孩子在家睡覺,睡得迷迷糊糊。

這時一個自稱是肯德基叔叔的男人上門來,說是她訂的全家桶,又說可樂忘在車上了,讓孩子跟着去拿。

年幼的孩子並沒有懷疑,乖乖地跟着出門,當這位母親聽到關門聲驚醒時,孩子已經走到了電梯前。

她趕緊拉住孩子,止不住地心悸。

因爲她根本沒有點肯德基。

四、請求孩子幫忙

我們經常教育孩子要助人爲樂,可這些人販子,竟連孩子的善心都要利用。

他們趁家長不在時,拄着柺杖,假裝是一個盲人來靠近孩子。

“小朋友,你能帶我去廁所嗎?”

“小朋友,我看不見東西。你能扶着我走路嗎?”

孩子的滿腔善意,最終卻是化爲了刺向自己的利箭。

五、找準時機,順手牽走

18年5月9日中午,3個小孩在東莞一家電器店門口玩耍。

這時一位身着黑色上衣的男子走上前,看準了最小的一個孩子,摸了摸他的下巴,拉住他的手臂向前拖,想假裝若無其事拉走小孩。

在小男孩被男子強行拉拽走了幾步後,旁邊的哥哥發現不對勁,急忙把弟弟拉回來。

多虧了這一舉動,否則又是一個家庭的破碎。

六、支開家長,趁機拐走孩子

網友@楠楠講述了自己的一次經歷。

她帶着孩子去超市,突然聽到背後有人喊:“孩子鞋子掉了。”

她下意識地回過頭找鞋子,可哪有什麼鞋子啊,等她回過神來,孩子的胳膊正被人使勁拉扯着,她大叫一聲,也許是顧忌着超市人多,對方趕緊走了。

七、直接動手搶

也許你不相信,但有些人販子的確就是這麼囂張。

當你帶着孩子和朋友聊天時,一輛摩托車飛馳而過,一把拉走了你孩子。等你反應過來,早已不見車的蹤影。

當你帶着孩子匆匆趕火車時,一個把自己包裹地嚴嚴實實地人直接把孩子從你懷裏搶走,利用人羣衝上反方向的火車。

這些並不是危言聳聽,都是曾經發生過的真實事件。

怎樣降低被拐風險

面對這些潛藏在陰影處的危險,家長們該怎麼做才能降低孩子被拐的風險呢?

以下就列了幾條小建議,希望對家長們能有所幫助。

一、設暗號、場景化

蔡少芬的一對女兒,一個5歲,一個7歲,她是這麼教孩子的:

“媽媽要出門了,要是有人敲門,記不記得我們的祕密歌?”

姐妹倆馬上唱起了“小兔子乖乖……”

“對,只有唱小兔子乖乖的人才能開門。”

爲確保姐妹倆牢記,她又問一次:“如果那個人沒唱小兔子,死都不能做什麼?”

姐妹倆很快就說出口——不能開門!

“小兔子乖乖”就是蔡少芬和姐妹倆之間的暗號,並且蔡少芬將這種暗號用場景化的方式教給孩子們。

孩子們的思維邏輯簡單,他們無法準確地判斷出一個人到底能不能信任,而暗號這種方式簡單明瞭,沒有過多的糾結。

當然也要叮囑孩子不能隨意泄露暗號。

二、拒絕給大人幫忙

助人爲樂向來都是一種值得被人稱讚的好品格,可這種良善不應被人販子利用來牟利。

家長們應該告訴孩子,不要輕易去幫大人的忙,如果是連大人都解決不了的麻煩,那找個小孩子幫忙有什麼用呢?

小學時,我在上學的路上曾遇到過一個戴着寬大帽子的阿姨。

她笑着說自己第一次到這來,問我能不能幫她一個忙。

我那天由於急着上課,再加上直覺地感到不對勁,便拒絕了。

時隔多年想起來,仍止不住地後怕,若是當年我真的跟着走了,那我的未來簡直不堪設想。

三、儘量不要帶孩子去人員複雜擁擠的地方

對於人販子來說,“旺季”是什麼?

當然就是春節期間啊!

每年春節來臨,火車站都被擠得水泄不通。

若是在這時,家長一個沒注意,人販子便會強行把孩子帶走混入人羣中。

當你反應過來急急忙忙找孩子時,入眼的只有擁擠的人羣,而你甚至都沒看清犯人的着裝和樣貌,可能連行動都困難。

而人販子,早就鑽進人羣中,藉着人潮徹底離開你的視線範圍。

四、防拐小工具

現代科技的發展可謂是日異月新,爲了孩子們的安全考慮,一些防拐小工具也是花樣繁多。

有軌跡線路定位器跟蹤器、兒童走失器、兒童定位手機……

合理利用這些小工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被拐風險。

關愛孩子,時刻防範

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他們便開始了對這個全新世界的探索,他們好奇地打探着周圍的一切,絲毫沒有察覺到陰影中那伺機而動的毒蛇。

這個世界對孩子們來說是美好的,卻又是危險的。

身爲家長,身爲孩子們的守護者,我們應該時刻關注好孩子,儘自己一切的努力讓他們遠離危險。

希望所有的家庭都能平安健康,幸福美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