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個新聞,簡直要氣死了。


11月30日,石家莊某小區內,快遞員在派件時發現,一名不滿4個月的女嬰從5樓墜落,1樓金屬防護網被砸出一個明顯的坑。


當天氣溫很低,墜樓嬰兒渾身上下只穿着一個尿不溼。



隨後,警方和救護車趕到,將女嬰送往醫院救治。女嬰經搶救暫無生命危險,被父親從醫院帶回家中。


這件事情到這裏好像已經解決了,但接下來發生的一切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有居民說,這已經是女嬰第二次墜樓了,第一次墜樓是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女嬰之前還有一個哥哥,在6個月大時已經非正常死亡。



女嬰的爸爸表示,妻子的腦袋不太好使,經常說孩子傷害她,怎麼怎麼想殺她,家裏的門都被妻子砸的不像樣。



現在女嬰的媽媽被送去了醫院治療,而孩子爸爸的一系列行爲也沒好到哪去,可以堪稱是迷幻。


別人家的寶貝,父母可以說是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


可是這個女嬰墜樓後,孩子爸爸卻一直不讓孩子就醫。救助站的工作人員一直勸導了他兩個多小時才得以把孩子送去醫院。


到了醫院,孩子爸爸也堅決不同意給孩子打針,抽血,進行治療。



是爸爸心疼錢不給治療嗎,好像也不是。因爲孩子送去醫院的檢查費、治療費,都是工作人員墊付的,也不用他出錢。


女嬰的檢查結果有顱內出血、腦積水、腎積水、肺部有挫傷,醫生暫時不能斷定是否有生命危險。



這麼小的寶貝遭受了這樣的無妄之災,我們旁觀者都心疼的不行,可是孩子爸爸卻不以爲然。


在他的強烈要求下,孩子只好又被帶回了家裏。


對着鏡頭,他的發言更讓人驚掉下巴。


他表示,醫院的細菌太集中,自己學過嬰兒護理,可以把孩子治好。



嫌棄醫院不乾淨,可是他家裏的情況什麼樣呢?


滿是灰塵和污漬,蒼蠅蟲子亂飛。




被褥都髒的發黴了。



父親所謂的照顧就是給她喝奶粉,讓她睡覺。


而且爲了省事,竟然一次給孩子喂300-400cc的奶(正常4個月的嬰兒每次應該喝150cc左右),他還在奶裏面摻雜了各種無法消化的東西,導致女嬰出現了噴射性吐奶,看着非常可憐。



公益機構的志願者不放心,每天都會去探望寶寶,力所能及的提供一些幫助。


孩子的爸爸依舊是主張放養,並且持續性的輸出迷惑言論,他不給孩子穿衣服,說這樣孩子會吸收天地的精華。


他還給孩子喫了龍骨壯骨顆粒、薏米粉什麼的。


他說小孩子元氣足,受傷恢復的快,顱內出血自己能吸收,大可不必驚慌,自己是學中醫的,對這些都很懂。


他又說了給孩子最好的補身體的方法,一個是奶粉、一個是睡眠。



記者問他不覺得孩子可憐嗎,他說“人活着就是來受苦的。”


孩子的情況讓所有人爲之憂心,除了她的爸爸。


好在,在周圍人的幫助下,孩子已經於8日被再次送往醫院,醫生介紹,孩子的頭、肺、腎多處受傷,在ICU觀察治療,目前生命體徵平穩,但反應有些遲鈍,需要密切觀察出血和感染情況。街道工作人員表示,孩子的醫藥費由政府出資,將持續關注其後續的治療情況。


明星黃奕和張歆藝也發文表示願意幫助女嬰。



剛看到這條新聞的時候,說實話真的很生氣。但事後想一想,生氣也沒有用。因爲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越來越多不合格的父母,真的讓人很心疼他們的孩子。


父母虐待孩子,

令人心痛


8月20日,在陝西寶雞,一名男子因和女友發生爭執,怒火中燒之下,竟將兩人的親生骨肉,高高地舉過頭頂,再重重地摔向沙發。



孩子才2歲半,被嚇得直哭,旁人聽了都心碎,可做人父親的,竟只顧着泄憤,連一絲憐愛之心也沒有。


更讓人憤怒的是,後來,寶雞市公安局發佈了正式通報:


被父親摔向沙發的孩子,經醫院搶救無效,已經死亡。


看到這條通報,我一下子就記起了這句話:一想到爲人父母不需要通過考試,便覺得害怕。

那只是一個孩子啊!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同類型的案件,早已屢見不鮮:


2018年,湖南一女子在離婚第二天後,因和前夫爭吵未果,將自己四歲的兒子從陽臺上扔了下去,所幸孩子墜地時被電線杆撐了一下落到了泡沫盒子上,才撿回一命;


一名身穿深圳校服的女童,在家中遭到毆打。父母不僅多次抽打女童耳光、還拉拽女童頭髮、將其踹倒在地。



還有去年,江蘇男子因爲家庭瑣事與妻子發生言語爭執,隨後男子便將自己不到一歲的兒子從嬰兒車裏抱出用力地摔在了地板上,隨後又將其扔出窗外,致其當場死亡。


這些新聞讓人看了之後,頭皮發麻,內心悲痛。真的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爲父母的。


有毒的父母,

對孩子傷害有多大


有一句話在網上很火: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對於孩子來講就是這樣,孩子在原生家庭得到的愛很多,他的內心自然而然充滿愛,但是一旦小時候受到的傷害過多,他將一生也不會幸福。


女星舒淇小的時候,她的父親對她不是打就是罵,所以從小她就很怕自己的父親,最怕他心情不好。


嚴重的時候,爸爸回來騎摩托車熄火的聲音、樓下開鐵門的聲音,都讓她害怕。


所以,後來她即便成名之後,也感覺自己的童年都是缺失的,拼命地收集Hello Kitty娃娃。她說:我不是小時候就喜歡Hello Kitty娃娃,而是長大之後才喜歡的。


爲什麼喜歡Hello Kitty娃娃?


因爲洋娃娃對她而言,就是在補償童年時候所缺少的擁抱。



一個人童年所缺失的,就註定了她成年之後拼命想彌補的,這就是“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的真正含義。


美國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說:




“一個人的性格特點、人生三觀、精神品格、思維方式、生活習慣,都深受其原生家庭的影響,很多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


在我們成年後的種種思想和行爲裏,都可以照見自己和父母一樣的面容。”



所以薩提亞說:父母就是未來孩子的原生家庭。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之所以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是因爲父母生活中有着類似的情節。


今天我們就來談一下,不及格的父母都是什麼樣子的。



“控器父母”,

讓孩子沒有自我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曾創作一首詩,叫做《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詩中這樣說道: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爲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而在臺灣,恰巧有一部叫做《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電視劇。


小偉的父親有了外遇,父母離婚後,他跟了媽媽。


小偉的媽媽很看重兒子的成績,但是小偉成績很差,但爲了能參加畢業旅行,他僞造了成績單。


後來媽媽發現了這件事,特別生氣直接喊停了兒子的畢業旅行。


隨後,奇怪的事情接連發生...


小偉每天早上醒來,時間都顯示“6月17號,星期三”。





其實,這是一部科幻劇!


媽媽擁有一個可以操控時間的遙控器。


如果小偉不改正自己的錯誤,媽媽就會按下重播鍵...


知識學不會,就重播重來;小偉遇到喜歡的女孩,媽媽不滿意,就倒回到從前,他倆不認識的時候。





被逼瘋的兒子,瘋狂想要自殺,但每次都失敗,因爲每次媽媽都會重播,把他救回來。


故事的最後,媽媽要去旅遊,小偉趁機偷出了遙控器,正當他得意的時候,被突然回來的媽媽撞見了:








“小偉,你手裏拿的是什麼?”


“這是我的人生!”


“你以爲我只有一個遙控器麼?”



最後這句話,令人毛骨悚然!





多少父母,以爲事事爲孩子做主、把關,就是對孩子好。


但實際上,他們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的附屬品,變成了自己思想的延伸,讓孩子失去了自我。


想想看,假如生活中真有如此可怕的遙控器,能夠一鍵操控孩子的人生,那有多少人,會從此走入失去自我的深淵!


“打擊”式父母

讓孩子極度自卑


之前的綜藝《少年說》一位女孩子袁璟頤鼓足勇氣站在了天台,因爲成績不如學霸朋友,老被自己的媽媽數落。


她站在上面大膽說出:“孩子不只是別人家的好,你自己家的孩子也很優秀呢?爲什麼我這麼努力你總是看不到呢?”



誰知道她媽媽不但沒有反思自己,依然是一本正經的懟過來:“我知道我一直在不斷的打擊你,因爲我認爲在你的性格里頭,其實你要不打擊,你可能就有點飄”。


這個媽媽就一直奉行着:想要變好,就得打擊她。她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但孩子卻覺得你老這樣打擊我,我會覺得我很差。


一說完就跑下天台抱着自己的好友痛苦,在這樣的打擊式教育中,她毫無還手之力,隔着屏幕我都想抱抱這個女孩子。


在父母看來無心的一句話,可能是孩子心裏的一顆釘。這顆釘子將會深深的埋藏在孩子記憶深處,久久不能拔去,將影響孩子的一生。親愛的父母們,你每一次隨口說出的帶着攻擊性的語言,都在輕易地摧毀和孩子之間的信賴、平等和尊重。


我從不否認父母們對孩子的愛,那爲什麼我們滿心是愛,表達出來的卻總是肯定與否定呢。如果我們總是忽略孩子的情感訴求,一味打擊教育,只能讓孩子和父母無法溝通,繼而信任崩塌,自卑叛逆,還談什麼變得更好呢??


教育家顏元曾說: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父母對孩子的態度,藏着孩子的未來,我們不妨多去發現孩子的優點,對孩子多點認可及忍耐,也許孩子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優秀呢!


真的希望有一天,能夠有一個父母培訓班,讓每個即將成爲父母的人都去培訓,合格了才能成爲父母。纔不會對我們的孩子造成這麼多的傷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