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輩子,很多習慣、愛好到了中年,基本都已形成,很難改掉,就算是飲食上的偏好也是如此,有些人喜歡喫辣,有些人喜歡喫鹹,一下子讓他改掉,會很難。

但人到了中年,將進入人生的“生命高危期”,世界衛生組織將45歲至55歲之間稱爲“生命高危期”,而這十年正是一個人的中年時期,這期間,身體的各個器官功能會大幅度下降,一些疾病也會跟着爆發,嚴重就會危及生命。

俗話說“病從口入”,除了一些不良習慣外,很多病都與飲食有關,與日常喫的食物有關,所以,想健康,最好管住嘴,不利於身體健康的食物最好不喫。

人到了中年,勸你,這5樣食物就算愛喫,也最好一口別碰!

食物一:剩飯菜

國人大多都比較節省,尤其從喫的方面能看出來。很多年紀偏大的人,日常一頓喫不了的飯菜,會留在下一頓,甚至下下一頓,認爲這樣方便,還省錢。

但有些菜最好一頓喫完,如綠葉蔬菜,這類菜的營養價值比較高,如果一頓沒喫完,放置時間久了,所含的營養素會流失,還會促使亞硫酸鹽產生,經常喫不利於健康。某些成分進入體內,會產生致癌物,易誘發胃部病變。

所以,平時做飯菜,最好喫多少、做多少,不要圖方便,一次性做很多,喫不了,放時間長了,還可能會變質。

食物二:肥肉

現代人們的生活好了,飲食上想喫大魚大肉很容易喫到嘴,但到了中年,一定要注意體型,富含脂肪的食物,儘量少喫,否則喫太胖,容易有慢性病“找上門”,如高血脂。

到了中年,很多人的牙口不好,喫瘦肉比較費勁,爲了解解葷,會喫些肥肉,或五花肉等比較油膩的食物。而這個階段的人喫太油膩的食物,會增加肥胖的幾率,易引起血管內血栓的形成,誘發高血脂,堵塞血管。

所以,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儘量不喫,除此之外,還要控制好食用油的攝入。

食物三:蛋糕

生活中,很多人過生日或過節日,都會買些蛋糕慶祝。雖然蛋糕口感好,很軟,但大多數蛋糕裏都添加了反式脂肪酸,一種不能被身體代謝掉的“壞脂肪酸”。

經常攝入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會增加血管硬化的程度,促使血管壁增厚,誘發血管堵塞。

建議,平時最好不喫蛋糕,如果想喫了,有條件的話,可以買些食材,自己在家動手做,這樣做出來的蛋糕更放心。

食物四:瓶裝飲料

市面上,有越來越多的瓶裝飲料,其主要分爲碳酸類、果汁類、運動型等,不論哪種,都加入了大量的糖分,所以,喝起來,口感很好,越喝越想喝。

主要是攝入糖會讓人產生愉悅感,促使大腦分泌更多的多巴胺,但攝入糖分過多,會使血糖升高,容易誘發糖尿病,還會促使人發胖。

所以,到了中年,最好遠離瓶裝飲料,如果渴了,最好喝些溫熱水,平時出門養成帶水杯的習慣更好。

食物五:動物內臟

實際上,一些外國人是不喫動物內臟的,但在國內,人們對動物內臟“情有獨鍾”,如動物的胃——就是肚子,如牛肚、羊肚,動物的腎——就是腰子,如豬腰子,還有動物的肝臟,如豬肝、雞肝。這些動物內臟,日常適量喫一些,對身體也有好處,如豬肝能 補鐵。

但要注意動物內臟中的膽固醇含量都較高,是瘦肉的2—3倍。到了中年,如果體內膽固醇超標了,勸你再喜歡也不要喫,否則容易使血管壁上沉積斑塊,使血管狹窄,容易堵塞血管。

人到中年,“喫好”很重要,做好3點,讓你身體更健康!

第一:飲食結構要均衡

一日三餐, 不論哪頓飯都很重要,能爲身體提供所需營養。俗話說“早餐喫好,午餐喫飽,晚餐喫少”,所以,一定要重視早餐,最好能在每天7點至9點之間喫早餐,利於身體吸收營養。

再就是,一頓飯中,要營養均衡攝入,飲食結構上最好能有1/3主食、1/3青菜類、1/3肉類(或雞蛋、或豆製品等),這樣身體所需的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蛋白質及脂肪,能更均衡的補充。

第二:喫飯八分飽

一頓飯不要喫得太撐,最好喫到八分飽,這樣可避免增加胃腸道的消化負擔,還能補充身體營養和能量。

另外,喫飯時,最好細嚼慢嚥,喫得慢一些,將食物咀嚼得碎一點,也利於養胃,還能避免喫撐。

第三:不要邊喫飯邊吸菸

對很多菸民來說,不管什麼時候,只要煙癮犯了,條件允許的話,都會來根菸抽,就是在喫飯時,也會抽菸。

要知道,喫飯時吸菸,雖然能解煙癮,但對胃的損傷很大,煙霧會隨着食道管進入胃部,刺激胃黏膜,誘發胃炎,如果不重視養胃,胃黏膜可能會接觸煙霧中的化學成分,增加胃部病變的幾率。

記住,吸菸一定要注意場合,最好不要邊喫飯、邊吸菸,對自己、對他人的健康都不好。

小結:人到中年,健康最重要,除了“喫”的方面注意,還要改掉生活中一些不良習慣,如吸菸、大量飲酒、熬夜、久坐不動等,讓身體動起來,適量運動,能延緩各個器官的衰老,減少生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