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冷静期,还有五天就要来了。

月初民政部发文,通知“离婚冷静期”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相关微博热搜词条

自“离婚冷静期”这个词出现以来,网上相关的讨论就此起彼伏,其中有个评论非常令人触动:

冲动离婚的后悔药,不是冷静期,而是复婚。因为真正想要离婚的人,他们都在婚姻里冷静了好几年了。

“离婚冷静期”到底是怎么规定的?走到这一步的婚姻,还有必要“冷静”吗?维护婚姻关系,避免走到冷静期,最需要做什么?

01

正常离婚程序变复杂了

但不包括起诉离婚

离婚冷静期实施条款中,重要信息有这几点:

1、双方到婚姻登记处申请离婚后,30天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撤回登记申请。2、冷静期30天满后,必须双方都亲自到场申请离婚证。未亲自到场、只有一方到场、或逾期领取的,都视为撤回离婚申请。3、冷静期后依然申请离婚,需要再等待30天的审理期,最后才能拿到离婚证。

总而言之,离婚的程序变复杂了,协商顺利也要60天。

有不少人担心,冷静期会不会让家暴受害者逃离暴力变得更困难。为了澄清这方面的误解,民政部特意强调:

诉讼离婚没有冷静期的规定。如果有家暴情形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当然,如果遭受对方家暴、出轨或其他违法行为,准备起诉离婚,一定要注意收集证据并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

真正可能面对离婚冷静期的婚姻关系是什么样的?

大多都存在婚姻冷暴力现象。

正如周国平所说,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冷漠。婚姻中最令人窒息的,并不是直接的暴力,而是更常见、更难以逃避的冷暴力。

一项对2000多个家庭的调查发现:有93%的夫妻不满意自己的婚姻质量,70%以上的家庭都有过或正处于不同程度的冷暴力。

关于冷暴力,心理学家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在她的畅销著作——《冷暴力》中如此定义:

冷暴力,即精神虐待,施虐者通过拒绝直接沟通、言语歪曲、讽刺、嘲笑、轻蔑、否定人格等常用手段来欺凌、控制受虐者,让受虐者无法逃脱。

截自豆瓣读书

虽然很多情况下,冷暴力没有到如此严重的地步,毫无疑问的是,婚姻中的冷暴力,带给一个人精神上的伤痛,并不亚于拳打脚踢。

02

如何解决婚姻冷暴力?

无数夫妇抱着美好期待走进婚姻,但在日复一日的琐碎平常中,一不留神就会忘记初心。两个从前无话不谈的人逐渐相顾无言,甚至会逐渐忽视对方,对方的付出也仿佛成了理所应当。

好的婚姻,从来都是两个人的对手戏。你来我往,才能将故事继续。没有回应的独角戏自然难以演下去。

忽视对方,最容易演变为婚姻中的冷暴力。

记得看过一部美国电影《紧急呼救》。中年妇女洛拉站上天台,想结束自己的生命,警察拉来气垫,她却激动地开枪将气垫打爆。

她轻生的原因是,丈夫诺曼在30年的婚姻里,从不肯正眼看她30秒钟。她当了18年的母亲,如今儿子已经长大开始自己的生活。她没办法忍受被忽视,但已找不回原来的自己,因此才选择这样激烈的方式,想要丈夫看见自己。

心理学上有个说法,“看见即疗愈"。

在婚姻里,难免会有不顺心的事情。出现了问题,就要正视并解决。不管是主动还是不自觉的忽视对方、忽视问题,都会对对方造成心理压力。

人的精神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没有人能长期忍受冷暴力,也没有哪一段婚姻能承受冷暴力之重。当长期被冷暴力的一方承受不了日积月累的精神痛苦,婚姻就只能走向不可挽回的结局。

如果你发现自己被困在冷暴力的泥潭中,一定要学会自救的两个办法:

1.大声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就像前面所说的洛拉,后面的剧情中,她的丈夫诺曼匆匆赶来,两人沟通后发现,原来,丈夫并没有忽视她,只是他们之间缺少了沟通和表达。当诺曼打开手机,播放了他们第一次约会时看的电影中的音乐,洛拉被治愈了。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当然不应该用这样极端的方式去对话,但确实可以找合适的实际,甚至创造机会,向伴侣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也认真地倾听对方的心声。

婚姻中两人的磨合,难免会有一些分歧和磕碰。不断增进对彼此内心的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方法,经营好婚姻。

2.求而不得,就果断止损

听过一句特别戳心的话:“最可怕的不是孤独终老,而是和一个让你孤独的人终老。”余生不长,千万不要在冷暴力中成为婚姻的囚徒。

无论是恋人之间的分分合合,还是夫妇的结婚离婚,都只是人生和岁月的一部分。年轻一代人不必对结婚过于忧虑,老一辈人也不必对离婚如临大敌。

与其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维持婚姻表面的圆满,不如放彼此一马,各自开启下一段幸福。

婚姻关系说到底也是一种社会关系,需要多换位思考,花心思经营。

遇到问题时用冷暴力处理,只会陷入恶性循环。不妨试着把话说开,进一步了解彼此,做出相应的改变,在沟通中解决问题。

愿我们都拥有经营婚姻的智慧,找到正确的方式延续爱的温度,与伴侣走下去看更多更美的风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