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章子怡是有這個底氣,所以敢在節目上發飆。並且,這是她最爲熟悉的領域、最爲清楚的職業——演員。當然,她的話一出來就有人質疑:這不是雙重標準嗎?對金莎金子涵如此苛求,對那個誰卻讚不絕口?這個,我首先要說明一下:這是不同情況的好嗎?那個誰,她在電影中至少可圈可點。的確,她也是跨界的雪花。演技的確青澀,但她有認真揣摩過人物性格。並且,也努力獻出自己的處女秀。

02

而《我就是演員》中,金莎和金子涵挑戰《三十而已》的顧佳和林有有。內容,就是顧佳找林有有攤牌。這原配與小三的正面槓,是不是很值得期待?如果表現得好、合作得好,那一定是非常吸睛的。結果,兩人沒演完就被喊卡。還沒三分鐘吧,這是播出以來最短的一場表演嗎?張紀中問:你是他老婆,爲什麼演得像小三呢?金莎:所以老師,我應該哭嗎?沉默,現場一片沉默。我,不知道說啥。

03

金莎是職業歌手,金子涵是唱跳雪花。好像和“演員”,不怎麼能夠搭得上關係。不過,既然來參加這個節目、至少也要拿出該有的誠意。就像郝蕾說的:“能力強的可以跨無數界,能力沒有那麼強的,不要強跨。”到底是否具備跨界的能力,你的表現就是最好的答案。至少,在《三十而已》中——金莎與金子涵的表現不佳。章子怡現場發飆,情有可原。只是,她揭掉了演員最後一塊“遮羞布”。

04

我覺得就是,我們不能做力不從心的事情。當你力不從心的時候,你就沒有自信了。你不知道手該往哪放。腳該往哪站。就像我們專業演員,你讓我們在臺上去又唱又跳,這是非常難的。你一定要花很多的時間去練習。我小時候跳舞,跳不好、一直就在恐慌的狀態裏面。我不知道你們會不會心很慌?演這個戲,你心裏有底嗎?你演的到底是誰?你爲何而來?我爲什麼要約你談話?我最終的目的是什麼?

05

這個靈魂拷問之後,章子怡直接來了一句:演員沒有信念感就不要走上舞臺!最後幾乎在咆哮:“爲什麼都要來當演員呢?難道演員是一個最低級的職業嗎?所有人都要來這裏分一杯羹!”有人說,章子怡在揣着明白裝糊塗。她自己也是演員,當演員有多好?難道她不知道嘛。不對,不該這樣理解。當演員需要有信念感、需要有敬畏感,你有職業精神嗎?你有職業信仰嗎?你有演員的自我修養嗎?

06

章子怡強調演員需要有天賦,沒有天賦?那還有後天的努力。你需要有信念感,需要有“七力(觀察力、注意力、想像力、感受力、思考力、適應力、表現力)四感(真實感、形象感、幽默感、節奏感)。”那就一樣樣去練習,長年累月精益求精。這點,章子怡是這什麼建議的更是身體力行。她有資格這麼說,更有資格這麼批評臺上的“演員”。太糟糕了不是嗎?天池老師說“自己在看諜戰劇”!

07

之後,章子怡也爲自己的情緒失控做出解釋:我剛纔情緒確實有一些激動,非常不好意思。我沒有針對任何一個演員,其實我是對我們現在這個演員行業浮躁的現狀,有一些擔憂。做演員確實不難,但是想演好戲是真的非常難。

演員,不只是一個職業。(文/飄雨桐)但不見得誰都有這份信念感、敬畏感,也就不要強求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