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感謝你們,幫我解決了心頭大事。”

2020年12月29日,冬日暖陽依舊。陽東區那龍鎮和平村永安自然村村民李宗明眉眼裏裝滿了喜悅,身心感覺到前所未有的輕鬆。電話裏,他開心地向記者分享他在2020年歲末收穫的好運。因爲他58歲的妻子徐天珍終於趕在2020年結束前,擺脫了“黑戶”身份。

外來媳婦戶口被註銷成“黑戶”

時間追溯到1982年。20歲的四川妹子徐天珍來到陽江,與比自己大6歲的李宗明結婚,一直生活至今。說是結婚,但兩人一直沒有在民政部門進行結婚登記。直到2020年12月之前,李宗明家的戶口簿上,只有李宗明和他們的孩子。在法律意義上,徐天珍這個活生生的人,一直“遊離”在李家之外。

此前,徐天珍手上只有一張1985年簽發的第一代身份證。除此之外,她沒有任何其他證明其身份信息的相關資料。李宗明告訴記者,2004年我國發行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時,因妻子心疼600元左右的辦證費,當時就沒有辦理第二代身份證。到後來,他們想去辦身份證,卻被戶政人員告知無法辦理。

據那龍派出所調查瞭解,徐天珍隨夫李宗明嫁到那龍鎮,但是沒有將戶口遷來陽江。當年因爲人口普查等原因,徐天珍直接在當地村委會上報個人基本信息,才辦理了第一代身份證。之後不知何因,徐天珍在村委會的戶口被註銷。

如今,那龍派出所戶政工作人員翻查戶籍底冊,發現李宗明一戶戶籍底冊上沒有任何關於徐天珍的戶口記錄,常住人口信息系統中也沒有她的戶口記錄。而另一邊,她的原戶籍地也因其嫁到外地多年,將其戶口註銷。最後,徐天珍便變成了“黑戶”。

夫婦倆爲解決戶口問題兩地奔走

這些年來,李宗明夫婦爲解決戶口問題,兩地奔走,卻屢屢碰壁。

2020年7月上旬,陽東區委第三村級巡察組進駐那龍鎮,開展爲期兩個月的村級巡察。李宗明獲知這個消息後,有一天,他守在巡察組的辦公地點門口,碰到巡察組工作人員下班,便上前反映自己家裏因妻子戶口多年來未辦妥給生活帶來的種種不便和苦惱。

“我每天夜裏想着這件事,輾轉難眠,眼淚都流出來了。”李宗明邊說邊抹淚。

“涉及羣衆的切身利益,必須給一個滿意的答覆。”陽東區委第三村級巡察組組長謝遠平表示。

巡察組聯合相關部門解決“黑戶”問題

接到李宗明的來訪後,巡察組立即向那龍派出所覈實相關情況,並聯合派出所研究戶籍政策,制定可行的解決方案。

根據戶政管理業務相關條例,徐天珍需要先返回原戶籍地派出所申請恢復戶口,後再以結婚夫妻投靠的方式辦理戶口遷移,遷入現丈夫李宗明居住地。可是她沒有身份證,無法購買火車票、汽車票。即使她回到原籍地,沒有身份證明的她又如何說服原戶籍地派出所爲她恢復戶口?

爲此,那龍派出所聯繫到徐天珍原戶籍地派出所,確認徐天珍在其原戶籍地無戶口後,向當地派出所發了一份《協查函》,說明了箇中緣由,並提出請求協助徐天珍辦理戶口補登。李宗明和妻子徐天珍則包了一輛車,於2020年8月8日從陽江出發前往四川。最終在親友以及當地派出所的協助下,徐天珍在其原戶籍地重新落戶。

12 月 25 日,經過長達4個月的奔忙,徐天珍終於以女主人的名分,以夫妻投靠的方式出現在李家的戶口簿上,其身份證也在辦理中。至此,困擾徐天珍多年的戶口問題終於解決了。當天,一拿到戶口簿,徐天珍立馬去村委會購買了2021年度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2月27日,李宗明又陪着妻子去買了養老保險。李宗明笑着說,他們十分幸運地趕上了“末班車”,讓妻子享受到國家的惠民好政策。

“她呀,現在可歡喜了,心情好得很。”李宗明想起妻子在派出所辦證按指印時的開心模樣,禁不住又笑了出來。

這件事,居然把119給難倒了!

來源 | 陽江日報(陳海濤 彭遠)

圖片 | 陳海濤

編輯 | 何朋鍵

審覈 | 黃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