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衛,一個球場上通常身高最矮,但又是極其關鍵的位置,他們通常是一支球隊的“大腦”,是執行教練戰術的關鍵一環,在瞬息萬變的球場,控球后衛既要謹記教練員的戰術佈置,也要隨時根據你場上形勢調整本方的攻防節奏,作爲球場指揮官,在NBA的歷史長河中,出現過無數優秀後衛,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NBA歷史前十的控衛球員,此排名僅供參考。

在排名前,我們先來淺談一下我們列出排名的標準,我們以總冠軍貢獻值爲核心要素列出此標準,因此季後賽榮譽大於常規賽榮譽,按照季後賽冠軍貢獻值大於常規賽貢獻標準爲前提,排名規則如下:核心冠軍(冠軍球隊季後賽球員最高貢獻值)>常隨賽MVP>最佳陣容一陣數量>控衛屬性單項技術統計(助攻王)。每一個排名靠前的榮譽標準和排名靠後的榮譽標準都是一大於零的關係,即擁有一個核心冠軍榮譽的球員大於擁有無數MVP卻沒有一個核心冠軍的球員,以此類推。按照常規賽出賽率必須高於70%纔可納入統計,季後賽榮譽因比賽場次更少,因此我們可以擬定奪冠球隊的球員爲必須出場超過季後賽場次85%的比賽纔可納入統計。另外雙核榮譽可歸爲核心冠軍榮譽,例如當年賈巴爾和魔術師約翰遜合作的5個冠軍裏,其中有3個冠軍兩人的季後賽貢獻值較爲接近,並且明顯領先球隊裏其他隊員,可歸爲雙核榮譽,但類似喬丹和皮蓬的對比不可歸爲雙核榮譽,奧尼爾與科比三連冠時期有兩個冠軍爲奧尼爾絕對第一核心,有一個冠軍兩人季後賽貢獻值較爲接近,可歸爲雙核。另注:因1946年NBA成立開始(11支球隊)到1976年NBA與ABA合併,NBA常年處於十幾支球隊的狀態,球隊數量大致維持在現在30支球隊的一半左右,所以我們將1976年以前的榮譽暫時按照0.5,即打對摺計算,僅供參考。

10.保羅,保羅職業生涯的遺憾同樣在於沒有核心冠軍和MVP,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保羅的歷史地位。但職業生涯4次一陣和4次助攻王的頂尖硬貨,還是能夠讓保羅能夠擠掉斯托克頓位列此榜單的第十位(斯托克頓職業生涯有過2次一陣和9次助攻王,沒有MVP與核心冠軍,按照一陣貢獻大於助攻王貢獻的原則,儘管斯托克頓的累計數據極佳,擁有歷史助攻王和搶斷王的頭銜,但頂尖硬貨的乏善可陳讓斯托克頓未能入選此榜單)

9.基德,基德這樣的大神也只能排在此位置,也是因爲前面幾位大神的頂尖硬貨比基德更加耀眼,基德職業生涯未能以核心老大身份獲得總冠軍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2011年第一核心無疑是諾維斯基),也沒有染指過MVP。但5次一陣和5次助攻王的成就讓基德至今依然是很多控衛效仿的榜樣和前輩。

8.羅伯特森,大O羅伯特森創造了NBA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場均三雙的成就,並且單賽季曾創造41次三雙,這一偉大記錄直到威少的橫空出世才被打破。1.96米的身高在上古時期可謂是高大後衛的絕對代表。縱觀職業生涯,羅伯特森所有的成就都在1976年以前獲得,所以按照評分標準需要按對摺計算。雖然在1971件獲得過一次總冠軍,但嚴格來說,參照當年的季後賽貢獻值,球隊的第一核心是賈巴爾。此外羅伯特森獲得過一次常規賽mvp(0.5倍折算)9次一陣(4.5)和6次助攻王(3)。

7.鮑勃庫西,NBA傳統控衛的鼻祖,可以說鮑勃庫西的出現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控衛位置的定義和基本打法。作爲上古大神,鮑勃庫西雖然獲得過6次總冠軍,但都不能算球隊的第一核心。同樣因所有榮譽全部在1976年前獲得,因此我們按0.5倍折算。鮑勃庫西獲得過1次常規賽mvp(0.5)10次一陣(5)和8次助攻王(4),是凱爾特人八冠王超前期的功臣之一。

6.威少

威少創造了連續三個賽季獲得場均3雙這一前無古人後也難有來者的記錄,有人說威少接過了前輩羅伯特森的槍。但遺憾的是,威少也沒有獲得過核心冠軍的榮譽。截止目前整個職業生涯,威少獲得過一次mvp以及2次一陣和2次助攻王,對於還處在巔峯尾巴上的威少來說,他依然還有豐富自己個人榮譽庫的機會。

5.艾佛森

艾佛森的位置定義或許有一定爭議,因爲他通常作爲球隊攻城拔寨的一員被列入2號位的行列,但無可否認的是艾佛森無論是在76人時期還是掘金時期也都是球隊推進和組織的不二人選,將艾佛森列入控衛行列也有足夠的理由。艾佛森的職業生涯同樣未能獲得過總冠軍,但擁有一次MVP和3次一陣的頂尖榮譽,正是MVP的頂尖硬貨和比威少多一次最佳一陣的優勢讓艾佛森能夠排在以上幾名控衛之前。

4.納什

如今的籃網主帥,連莊獲得MVP獲得者、雖然有人調侃納什是NBA歷史上身體素質最差的MVP。但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納什作爲控衛對於球隊穿針引線的作用,惟一的遺憾就是沒有過核心冠軍榮譽,職業生涯納什獲得過2次MVP,3次一陣和5次助攻王。

3.伊賽亞托馬斯

80年代末壞孩子軍團的領軍人物,當年的活塞一度是籃球之神的苦主,作爲球隊核心的伊賽亞托馬斯是活塞兩度獲得冠軍的核心球員,連續兩年季後賽貢獻值位於球隊第一位。因此托馬斯擁有2個核心冠軍和3次一陣榮譽,作爲一名控衛領袖,托馬斯自然有着較高的歷史地位,如果他的性格能夠更加合羣,或許取得的成就還會更高。

2.庫裏

用“斯蒂芬靜雨”的話來講,庫裏是一位改變了聯盟打法的的一位劃時代意義的球員,是NBA當之無愧的歷史第一三分手,開創了小球的盛世時代,庫裏目前獲得過3次總冠軍,第一次是絕對的第一核心,後兩冠裏,16-17賽季,庫裏的季後賽貢獻值與杜蘭特的貢獻值對比爲27.1和27.5,較爲接近,可歸爲雙核冠軍。2017-18賽季,由於整個季後賽庫裏在本隊的21場比賽裏只出場15場,季後賽出勤率未達到85%,效率值對比杜蘭特爲22.3對25.1.嚴格來說不能算第一核心冠軍或雙核冠軍榮譽。綜上所述,因此庫裏具備2個核心冠軍榮譽,2次常規賽MVP和3次一陣。

1.魔術師約翰遜

無爭議的歷史第一控衛,如果不是因爲場下生活的放縱甚至有威脅籃球之神歷史第一人地位的可能,在13個賽季的職業生涯裏,魔術師約翰遜獲得5次總冠軍,從季後賽貢獻值來看,均具備核心冠軍榮譽,前三冠可以說是和賈巴爾組成的雙核榮譽(季後賽貢獻值二人接近,且明顯領先於隊內其他球員),後兩冠在賈巴爾年事已高在季後賽已經江河日下的情況下更是承擔起了攻防加組織的任務。因此魔術師擁有五次核心冠軍榮譽,此外還擁有3次mvp,9次一陣和4次助攻王,作爲歷史控衛第一人當之無愧。

以上排名是以球員的冠軍貢獻屬性爲參照,重點放在季後賽的貢獻值上,換句話說,有些類似評選奪冠球隊的季後賽MVP。出於商業運作的考慮,NBA一直以來都沒有設立季後賽MVP的評選,但一名球員季後賽的表現,纔是真正衡量其歷史地位的最有價值的標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