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一時間,湖北武漢牽動着全國人民的心。從“按下暫停鍵”到“滿血復活”,面對疫情,全國人民風雨同舟,衆志成城,取得了抗疫的勝利。

1月4日,爲慶祝首箇中國人民警察節,展示公安歷史文化,人民公安報社中國警察網警察博物館系列直播首站來到這座英雄的城市,走近武漢警察博物館。本場直播活動在中國警察網快手、抖音、視頻號、B站、微博等平臺同步開播。1個多小時的直播內容豐富、精彩紛呈,累計有217.7萬網友在線觀看。通過武漢警察百年風雲的歷史印記,瞭解武漢警察的歷史沿革與發展,感受武漢公安初心不改的風雨征程。

武漢警察博物館位於勝利街271號,這棟房子建成於1909年,已有110多年的歷史,直至解放以後,這裏成爲武漢市公安局的辦公地點,歷經百年風雨,建築外觀和內部結構曾破損嚴重,但絲毫無損它厚重的歷史和文化底蘊。

揭祕漢警的前世今生

“終於可以在家參觀博物館了!”

“講解好專業!”

“勝利街,有想去的嗎?”

“真的太精彩了,有機會一定要來看看!”

……

主持人阿喆、李小雷、武漢民警盛麗、柳汝飛以生動活潑的講解吸引了大批粉絲關注。武漢警察史基本陳列展以武漢警察史基本發展脈絡爲主線,分爲序廳、晚清、民國、解放、改革開放五個部分,用珍貴的實物和詳實的史料,展示武漢警察的歷史沿革與發展。

1902年,中國近現代第一個以警察命名的警察機構武昌警察總局創辦;1903年,中國較早的警察學堂湖北(武昌)警察學堂開辦;1911年,湖北臨時警察籌辦處組建,被稱爲“中華民國第一警局”;1949年,漢口市警察局是解放前最成功地成建制起義的警察局……在序廳,講解員娓娓道來,向網友介紹了近代以來武漢警察制度的歷史發展沿革。

“你們是何人?穿成這般模樣?你們來此究竟何事?我身爲大清巡捕,還趕着去查戶口,尋道路,禁暴詰奸呢!”在晚清展廳,身穿巡捕服裝、手拿木質警棍的工作人員問道。在不同時期的展廳,工作人員身着不同時期的警服,網友真切感受警服的變遷。

在現場還演示了不同時期的手銬、指銬、從木質警棍到可伸縮警棍,展現了警用裝備的不斷進步……網友稱讚觀看直播堪比在現場參觀,意猶未盡,從全方位、多角度看到解放後特別是新時期武漢公安的發展歷程。

館藏珍寶令網友大開眼界

“城牆磚是武漢警察博物館最古老的一件藏品,2018年武昌老城區改造,這塊磚被人從武昌的老城牆根挖掘出來,磚上的文字印證了明代的裏甲制度。” 武漢民警柳汝飛介紹道。

“好神奇!”“好厲害的保險箱!”“這是真人密室解密嗎?”網友對鎮館之寶1850年哥特式霍伯釘保險櫃讚歎不已。在現場,主持人和講解員邀請網友猜一猜如何打開保險櫃,網友紛紛腦洞大開。其實,在保險櫃上有一個小機關,藏在凸起的半球形裏面,推動其中某一個就可以觸發機關打開鑰匙孔,進而開鎖。

“兩姓聯姻,一堂締約,良緣永結,匹配同稱,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綿綿,爾昌爾熾,謹以白頭之約,書向鴻箋,將紅葉之盟,載明鴛譜。”在民國展廳,結婚證書上的誓詞引發了網友的關注。民國時期,每家每戶的結婚事宜需要向當地的警察機關報備,填寫婚嫁報告表。

“舒克同款嗎?”“好想試一下!”全國第一架警用直升機的出現成爲全場直播關注的焦點。這架警用直升機是1993年由武漢市公安局購買的由美國恩斯特龍公司生產的280FX型直升機,還成功完成了1998年抗洪救災等多項任務。

在櫥窗裏,還有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全的同一城市戶口本,見證了戶籍制度的發展;民國時期的違章罰款收據、交通安全宣傳煙卡、50年代到90年代的全套自行車駕照、武漢解放後的第一本駕照記錄了交通的變遷;電視劇《潛伏》中的同款祕拍相機、早期的通訊工作BB機、對講機……一件件珍貴老物件記錄着沉澱多年的故事,訴說着歲月的變遷。

隨着科技的發展,指紋識別已經應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指紋也是民警破案的一個重要線索。展出的指紋卡見證了我國指紋技術的發展歷程。“這纔是打卡!”在指紋互動區,主持人李小雷現場體驗了一番,將10個手指印摁在卡片上,用警察蒐集指紋的方法,把自己的指紋帶回家。

總有一些記憶我們無法忘卻。武漢是同等級城市裏擁有公安英模最多的一個城市,在最後的英模展廳展示了十位一級英模的畫像。在展區頂部,抬頭仰望看到由一顆顆星星組成的警徽閃閃發光。廣大公安民警在維護穩定、保衛人民安全、打擊違法犯罪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網友紛紛表示和平來之不易,並向這些英雄們致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