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C)、氮(N)、磷(P)是地球上最重要的三種生命元素,生物體對C、N、P元素的需求有穩定計量比關係。土壤環境中C、N、P化學計量比決定着植物、微生物的養分可利用性,進而反映生態系統功能。相對於海洋生態系統和微生物體,土壤C:N:P比值變異更大,且受氣候(溫度、降雨)、人類活動(農業利用)等因素的影響。區域尺度上,我國兩種主要農業利用方式(旱地和水田)對土壤C、N、P化學計量比的影響尚不清楚。

基於此,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蘇以榮團隊沿我國東部四個氣候區配對採集了240組林地、旱地、水田土壤樣品,分析了C、N、P含量及化學計量比特徵。與林地相比,長期旱地利用降低C含量、增加P含量,造成C:N、C:P和N:P均降低;水田較林地C、N、P含量均增加,但N、P增加幅度高於C,導致C:N、C:P降低。旱地呈現出一定程度的C、N限制和P富集,亞熱帶林地表現爲P限制,暖溫帶地區C、N限制。總體上,四個氣候區土壤C、N、P含量和化學計量比對農業利用的響應趨勢一致,且溼熱地區(熱帶、亞熱帶)比干冷地區(暖溫帶、中溫帶)響應更強烈。

該研究以Stoichiometry of carb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soil: Effects of agricultural land use and climate at a continental scale爲題發表在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上。本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西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國際人才計劃項目、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項目、以及俄羅斯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資助。

四個氣候帶三種利用方式土壤C、N、P計量關係

四個氣候帶三種利用方式之間土壤C、N、P含量(a)和計量比(b)差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