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班會課上幾個女生的話,許麗老師就胃疼,男朋友點了許多她平時愛喫的菜,她卻沒有一點兒胃口。

許麗老師去年剛入的編,在城鄉結合部的鎮中教音樂。她自己家在縣城,父母都是事業單位職工,算得上是當地的中產。

男朋友家在市裏,父親是機關副處級幹部,母親是國企財務,家境比較殷實。

許麗人長得漂亮,從小學音樂,氣質又好,讀大學時身邊不乏愛慕者。

但從師大畢業後,來到社會上,現實面前,人也現實了許多。結束了一段異地戀,經人介紹認識了在市局當副科的現任男友,兩個人發展迅速,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程度。

像許多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人一樣,許麗老師心裏也憋着一股勁,想幹出點名堂來。所以,雖然是音樂老師,她卻主動請求擔任班主任。

校長當然巴不得,因爲現在學校的主科老師都不願意當班主任了。

一方面,主科老師有不少在幹私活,帶家教,搞有償補課;另一方面,現在這班主任真心不好乾。麻煩事兒多不說,還有許多風險。兩相權衡,弊大於利,除了有職稱評審剛需的教師,其他人多數不願攬班主任這份喫苦不討好的活兒。

許麗提出申請,簡直幫了校長一個大忙。

鎮上的家長重視孩子教育的,多數想方設法把孩子弄到縣城甚至市裏的學校去了,一邊工作一邊陪讀,或者父母一個人在外掙錢,一個人在家專職陪讀。

剩下來的孩子,基本上都屬於留守學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丟在家中跟爺爺奶奶生活,一年也見不上幾次面。

現在雖然能視頻了,但每次視頻孩子要麼報喜不報憂,要麼不耐煩,說不上三兩句話就掛斷,對於在學校的真實情況家長往往並不知情。

又有補償的心理,孩子提出什麼要求,也不管過不過分,只要能辦到,家長往往都答應。

所以,鎮中的不少孩子物質上其實並不匱乏,但是說實話,他們的精神特別空虛!

劍客老師曾經在鎮上教書十餘載,感受很深:

1,不少孩子有不切實際的想法;

2,即使想法有實現的可能,不少孩子也懶得行動,他們更喜歡不勞而獲,幻想一朝逆襲;

3,老師們的生活不那麼光鮮亮麗,不足以令那些孩子相信讀書有用;

4,網絡時代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案例迅速傳播,加快了聚焦效應的形成,不少孩子只能看到他們想看到的東西,卻對現實視而不見。

許麗老師遇到的就是這樣一羣孩子。

特別是班上的“四朵金花”。

小芸、小晴、小玲、小蘋,這四個女生年紀一樣大,家都在鎮中附近不遠的村子裏,爸媽常年不在家中,她們四個長得漂漂亮亮的,愛好相同,愛打扮,愛追星,私下裏結拜了姐妹。

成績都是一樣的一塌糊塗!跟小太妹一樣整天喫喝玩樂,打起架來不輸於學校的野小子。真是令許麗老師一個頭三個大啊!

苦口婆心也好,語重心長也罷,這四個女生就是油鹽不進。

按男朋友支的招來搞內部分化,各個擊破,結果人家卻是鐵板一塊,堡壘非但沒有從內部攻破,反而讓這四位抱團更緊,對許麗敵意更甚。

這次班會,許麗剛講到大家不要放棄,要好好讀書,還有機會,說教育是打破社會同質化分層的最好手段,還沒來得及展開,就被小芸打斷了!

小芸說:屁的機會!就我們這些人,再努力也就是上職高、技校的料!只不過是換一個學校再多混三年。

同學們不分男女都放肆地大笑,小芸說的就是他們的心聲。

小蘋說:我都想好了,初中一畢業,我就到大城市去發展了!

許麗問:你沒文憑沒學歷,又無一技之長,去大城市能幹嘛?

小蘋說:我長得好看!我們村曉琴比我醜多了,初中畢業出去了,掙了好多錢!

小玲說:就是!她爸在村裏跟人吵架,直接拖了一個塑料袋出來,裏面裝的全是一捆一捆的鈔票,說跟我搞,老子用錢砸死你!

許麗說:你們光知道曉琴家有錢,你們知道她是怎麼辛苦掙來的嗎?

小蘋和小玲都嘻嘻哈哈笑了起來,村裏誰不知道,曉琴在外面是幹那事的唄!

許麗看她們幾個稚嫩的臉龐上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整個人頓時不好了。

小芸說:我跟老師學,找個高富帥,不高不帥也不要緊,有錢就行!到時候我上班也開奧迪。哦,不,有錢還上個屁的班,就在家裏混喫等死好了。養養小狗,美美容,打打牌,喝喝茶,逛逛街,爽死了!

許麗老師聞言臉都氣烏了!當初是想着上兩年班攢個十來萬的車代步,爸媽非要給錢,男朋友也要給驚喜,今年過生日的時候送了一輛上路40來萬的奧迪,結果,這事反倒給學生提供了反面教材!

小晴說:我纔不靠男人呢,我靠自己!我想好了,畢業後就做主播,搞直播掙大錢,唱唱跳跳一年幾百萬!幹兩年,我就是全國直播一姐,身家過億,到時候給你們一人發一輛奧迪!哈哈。

許麗看着講臺下面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面孔,想到他們的將來,胃猛地揪了起來。

(圖片來自平臺圖庫,與故事中人物無關)

看了上面的故事,你有什麼想法?歡迎留言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