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股在昨天(4號),也就是節後的第一個交易日被拉出高位,很大一部分因素可以歸因於特斯拉給出的降價"大禮"。

現在來看特斯拉的相關動作,就是一個字:快。

如大家所知,在2020年年初啓動了國產Model3的交付之後,特斯拉就同步啓動了上海超級工廠二期項目的建設以及下一款車型ModelY的投產事宜。未曾想在2021年的第一天,特斯拉毫無徵兆地上架了ModelY,並且同步更新了2021款Model3車型。

▲網上發出的圖都是車被裏外包圍,展廳人聲鼎沸的,難不成我去了一家假的特斯拉店?

關於Model3,先前已經購買了的車主可能會再次發現自己被割了一茬,主要變動是3.3秒破百的Performance高性能版價格再次下調到了33.99萬元,暫時取消了長續航後驅版,其餘就是一些外觀內飾的小改動,例如輪圈樣式、內飾優化等,屬於年度改款+特斯拉祖傳的調價操作,就不細說了。

重點當然是ModelY

特斯拉ModelY目前推出了兩個版本,分別是長續航四驅版和Performance高性能版,售價分別爲33.99萬元和36.99萬元。

醜話說在前,如果今天還有哪家汽車媒體提及類似ModelY官降十幾萬的字眼及言論,奉勸各位可以取關他們了。此前特斯拉確有發佈48.8萬元及53.5萬元的預售價,但並非最終確認的價格,也沒有人以這個價格買到ModelY,形同虛設,怎麼能拿現今上市價格跟之前形同虛設的預售價對比呢?

這兩個版本的ModelY百公里加速時間分別是3.7秒和5.1秒,當然了,大家最關心的應該還是續航,長續航四驅版的NEDC續航里程爲594km,而高性能版方面,特斯拉在官網上只公佈了WLTP工況的續航里程,爲480km。

按理說,WLTP工況比起NEDC工況要嚴苛一些,水分要少一些,可以確認的是,這兩個版本的電池容量同爲77千瓦時。

作爲參考,特斯拉德國官網上這兩個版本的WLTP續航里程分別爲505km和480km,在美國官網上的EPA續航里程則分別爲326英里和303英里,差距並不大。

鑑於兩個版本差價僅3萬,聽我一句勸,直接上P版!3.7秒破百還要啥AMG、MPower、RS呢?

還有一個關鍵點,目前推出的ModelY與Model3高性能版一樣,採用的依然是三元鋰電池,並不是Model3標準續航版的磷酸鐵鋰電池,一些人會覺得換用磷酸鐵鋰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減配。

ModelY=Model3Plus?

其實ModelY在2019年3月於海外首發的時候,很多人就說ModelY其實就是加高版的Model3,如果套用電子產品現今流行的命名方式,那麼ModelY就是Model3Plus,或者把後綴改成Pro、Max之類的。

這個說法也對,也不對。

首先,說它對是因爲ModelY的確跟Model3如出一轍,彷彿那些網紅用修圖軟件裏的拉長腿功能就能把Model3拉成ModelY。兩者的造型風格完全一致,甚至連車轍君對車如此敏銳的人,只是看某些局部細節,都分辨不出是Model3還是ModelY。

實際上,ModelY的確是與Model3共用了一些外觀件的,比如頭尾燈總成等,這麼做的好處就是可以降低生產成本。

別忘了,壓成本是特斯拉十分擅長的事情,換作是其他品牌,你肯定會說設計師偷懶,廠商不厚道,但特斯拉對於壓成本,是做到了別家連學都不敢學的境界,是他們造車的一種理念。

但是,ModelY也並不完全就是加高的Model3那麼簡單,這一點主要體現在白車身的結構方面,更準確地說,是白車身的後部結構,如下圖。

可見,Model3的後下部採用了多達70個部件組合而成的工藝,而ModelY則只有兩個部件,更傾向於一體鑄造成型的工藝。

不過這兩種工藝的背後,在技術難度、成本、成效方面,各有什麼樣的優劣,我們暫時不好判斷,大概只有特斯拉自己心裏清楚了。只能說,如果ModelY就是Model3簡單粗暴地加高而來,它們在車身結構工藝上不會有這麼大的出入。

對此,車轍君也有一個看法,其實這倆車在車頂的後部結構方面也是不同的,Model3在車頂中部設有橫樑,在後備箱開口的上沿也有橫樑,相比之下,採用了掀背式尾門的ModelY少了一根上部橫樑,所以在下部結構上也要做出相應的匹配。

另外,此前特斯拉說過,ModelY在車輛內部的線纜方面也會有一些革新,因此兩款車儘管看得見的地方有很多一樣的,但在看不見的地方,區別或許會比你想象中要大。

更適合作爲工具車

從當前的環境來看,電動車最主要的使用場景還是城市裏的通勤,尤其是限牌限行的城市,畢竟限牌限行的城市發展程度相對較高,既有對電動車友好的政策,又有相對方便的充電條件。

所以Model3在國產並且價格不斷下探之後,銷量可以說是勢如破竹,在電動車領域難覓對手,僅有五菱宏光miniev能在銷量數字上壓過它,但是大家也懂,強行把2萬多和20多萬的車拿來比銷量是沒什麼意義的。

不過Model3終究還是差了點意思,比如後排的空間以及坐姿,雖然短時間乘坐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但你總會覺得要是空間大一點、坐姿正常一點,就更好了。如今這個更好的選項就是ModelY了。

在車身尺寸方面,ModelY長了54mm,寬了71mm,高了181mm,軸距長了56mm,除了寬度超過了1.9米稍微會對窄小通道的行駛有一點影響之外,其他的幾個尺寸提升都是利大於弊的。

最直接利好的就是後排的乘坐空間了,以車轍君同場對比2021款Model3和ModelY的結果來看,ModelY的後排膝部空間輕鬆超過兩拳,而Model3是不足兩拳的。此外,坐ModelY的後排不需要像坐Model3那樣的小板凳坐姿,大腿與小腿的角度都更加舒展。儘管……坐墊還是不太夠長。

作爲SUV,ModelY的後排座椅靠背加入了角度可調的功能,雖然角度調整是手動的,但扳動解鎖機構的時候竟然能聽見裏面的鎖止機構是電動馬達控制的,這很特斯拉。

不過這個可調的靠背也存在尷尬之處,其一是可調角度並不大,圖中所示已是最直立和最傾斜的狀態對比了。不得不說,最傾斜的角度坐着還是比較舒服的,只是這時候會出現另一個問題,那就是175cm的車轍君,頭頂的後部會頂到車頂橫樑,這也跟ModelY採用家族式的弧形車頂造型有關。

除了頭頂的問題,後排還有腳下的問題。說到這裏,還是會覺得特斯拉挺簡單粗暴的,他們似乎並沒有爲更高的ModelY重新設計座椅,而是直接地板上隆起了一個更高的底座,把Model3的座椅架了起來。問題就在前排座椅底的座上了,又寬又高,視覺上就已經很明顯了,對後排乘客腳部移動空間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總的來說,從工具屬性來看的話,ModelY無疑比Model3更優秀,不僅乘坐空間是這樣,後備箱的載物空間也是。畢竟剛纔也說到,ModelY是掀背式尾門,尾箱的實用性自然也會好得多。

對了,ModelY的前備箱也比Model3要深些許。

不會有標準續航後驅版?

特斯拉ModelY推出之後,車轍君本君也是相當關注,作爲一個新晉的阿爾法·羅密歐Giulia車主,在未來可能還是需要一輛注重通勤實用的車,ModelY看上去挺符合我所需要的使用場景。

於是我期盼着"工具中的工具"的出現——一輛標準續航版,單電機後驅的ModelY,我對它一段時間後的心理價位大概就是當前Model3標準續航後驅版的價位。

但是有兩個人叫我別想了,一個是特斯拉的CEO馬斯克,他早前就說不會推出標準續航版的ModelY,因爲比Model3更大的車身可能會讓這款車的EPA續航小於250英里,對他來說不能接受。

另一個人是車轍君來到特斯拉店裏拍ModelY時,前來接待的店員,我問他ModelY以後會不會有單電機的版本,他說應該不太可能,因爲ModelY車身更重,單電機可能會比較慢。不愧是馬斯克的員工,口徑出奇的一致。

可是,馬斯克(及其員工)說的話,信一半都多餘,只要市場有需求,就不存在什麼之前立過的flag,畢竟,賺錢重要還是不打臉重要?所以我還是相信不久後的未來會出現這麼一輛標準續航單電機後驅版的ModelY,各位如果跟我有相似的需求,不妨淡定下來,等一等,俗話說得好,等等黨會獲得最終的勝利。

不過啊,中國的各個進軍新能源的品牌可能就頭疼了,之前一款Model3就已經讓某新勢力老闆坦言"滅頂之災",這一次再來個更強的ModelY,豈不是名符其實的"一個頭,兩個大"?

總第1635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