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洛陽龍門這樣的中性名,會讓球迷羣體割裂,乃至撕逼。很多人在爭論的時候忘記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這根本就是個一個掛羊頭賣狗肉的中性名,是個僞中性名。

好的中性名,可以沿用百年,球隊投資人變了名字不會變,球隊也不會往返遷移。比如很多歐洲俱樂部被中資收購,被中東石油王子收購,也沒有改名字,換地址。

而洛陽龍門這種名字,假如投資人變成開封,商丘,駐馬店,南陽的,大家覺得會不會改名字,會不會換主場?

所以大家在爭論時要看清問題實質:洛陽龍門根本就不是一箇中性名!

天眼查上查到的洛陽文旅的100%股權屬於“洛陽龍門旅遊集團有限公司”,那“洛陽龍門”應該不算中性名了吧?原來是給企業打廣告,現在是給地方政府做旅遊宣傳,換湯不換藥。

我就問一句,誰能保證洛陽一直投資這支球隊嗎?如果不能,假如以後洛陽不投資了,改南陽投資了,南陽人會願意自己投資的球隊冠以洛陽龍門的中性名嗎?那麼是不是還要換一個所謂“中性名”?

這樣的中性名有何意義?和足協推廣中性名的初衷一致嗎?

蘇寧收購國米也沒改名字吧?石油大亨收購曼城和巴黎聖日耳曼也沒改名字吧?因爲這纔是真正的中性名,是有品牌價值的中性名,他改不了,也不用改。

改成河南龍門,球迷照樣可以擔心以後龍門沒人投。你改成任何名字,都會有人擔心以後沒人投。但奇怪的是,球迷爲什麼不理性想想,你現在都沒人投,好不容易有一個龍門來投,你還要擔心以後?餓昏了,好不容易找到一個燒餅,無端擔心現在喫了燒餅以後沒披薩喫,所以寧可餓死也不喫燒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