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日凌晨1点02分,华为游戏中心发布的重磅公告打响了新年第一炮,宣布了将腾讯游戏从华为平台下架的决定,而随后腾讯游戏方便在公告中回应称,正积极与华为平台沟通协商,争取尽快恢复。而两大巨头突如其来的掐架可谓点燃了不少人的神经,一时之间众说纷纭,这波下架到底是腾讯的追求,还是华为的不挽留?而更富有戏剧性的结局是,吃瓜群众还在一边分析站队呢,双方便已火速和好,当晚,腾讯游戏在就其官方社区中发布公告表示,经过友好协商,相关产品已在华为游戏中心恢复上架。

得,神仙过招,咱连残影都看不清。

业内普遍认同的说法是,双方在就抽成比例进行角逐,腾讯要求华为将5:5的分成改为7:3,华为拒绝了。本质上,这不仅是华为与腾讯的博弈,更是其背后所代表的手机应用商店渠道平台和游戏开发商之间矛盾的缩影。

从2014年开始,华为、VIVO等头部手机厂商便牵头成立了硬核联盟,在打造国内统一的安卓游戏渠道生态的同时,也逐步确定了50%的抽成标准,并沿用至今。虽然硬核联盟在很多时候也承担了宣发推广的作用,以联运模式同游戏开发商进行合作,但其远超同行的抽成比例依旧令游戏公司望而生畏。

以开发商的角度来讲,在承担了高额的开发成本和风险后,还要被渠道咬走如此之多的利润,很明显是难以接受的,而在如今版号收紧的情况下,做个烂游戏捞一笔就走的法子已经有些行不通了,质量压力带动了研发成本的增加,在这种大环境的变动中,游戏行业里,长久以来渠道为王的霸权主义受到了冲击,慢慢的,以质量取胜的游戏开始敢于向渠道说“不”了,如《原神》和《万国觉醒》等游戏,便硬气的缺席了主流安卓应用商店,但凭借其居高不下的热度和较高的质量,二者依旧在发售当月便登上了国内热门游戏的榜单,并在此后居高不下。

这样看来,似乎游戏开发商有底气跟渠道掰腕子了?不,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以目前双方的暧昧态度来看,也许要期待下一次的变革冲击了。总之,随着内容为王的价值导向,渠道方的强硬地位必然会面临一次又一次的挑战。

实际上,不同于IOS,作为一个开放平台,安卓的安装渠道是多样的。一方面,已经下载的游戏不会随着华为游戏中心里的应用下架而被删除,另一方面,通过其他应用市场和游戏官网,玩家依旧可以正常下载游戏。但关于这一点,有太多人不清楚其中的关窍了,尤其是通过其他渠道进行安装时,那充满警示的标红提醒,几乎会让每一个初次尝试的轻度玩家都打起退堂鼓,而正是因为紧握这一批用户,硬核渠道才能拥有如此强硬坚定的态度。

当然了,本质上,资本很难有对错可言。在海外,为了抢占市场,华为甚至采用了15:85的分成比例,而除此之外,打着价格战的安卓厂牌们,在手机业务上的毛利率有多低,在互联网业务上的毛利率就有多高,这种基于战略目标而采取的商业决策,往往相辅相成,当商业策略上所必需的利益被触动,其强硬的态度也就来得顺其自然了。作为消费者,与其论对错,不如着眼于自身利益,虽然我们希望游戏厂商能在争取到更多收益后投入更多的成本进游戏里,但那是长线斗争才能缔造的局面,目前的问题是,在出现这种博弈时,玩家的利益也同样受到了威胁。

在不同手机的应用平台中,许多游戏都有着对应的渠道服,玩家进行下载并安装注册后,便会被导入渠道服,而在渠道服里,玩家在游戏中产生的充值消费将由平台和游戏公司进行抽成,而这一导向过程在很多时候并非玩家自主可选的透明行为。

许多玩家是在换手机或准备卖号时,才发现自己所处的并非官方服务器,而这一点无疑给很多人带来了麻烦,根据游戏的不同,影响也不同。如《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游戏,其渠道服与官服的数据是互通的,在各方面的体验上都相差无几,而在阴阳师,崩坏3,天刀,楚留香等游戏中,身处渠道服,且不提与朋友交流上的不便,单是在进行转卖时,渠道服账号的价格便远远低于官服,价格甚至能达到官服同级别账号的30%--50%,并且因玩家数据在渠道商手中,卖号时甚至难以采用藏宝阁等官方网站进行交易,使玩家背上了无端的风险。甚至在相对小一些的平台中,渠道服还会有玩家越来越少,变成鬼服,甚至连服务器都关停的情况。

但与此同时,为了拉新和流活,渠道方也会采用各种方式打动玩家,如增加活动频率,开展充值返利等,总体上,在渠道服,账号成型所消耗的金钱要少于官方服务器,对于看重此类优势的玩家来说,也不失为一个好去处。

总之,神仙打架,群众吃瓜,为了自己的游戏体验,玩家们也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服务器进行游戏,权衡取舍是必须的,希望这次的风波能更好的推动游戏产业内容为王的风向,毕竟玩到好游戏才是我们的最根本需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