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八一建軍節前夕,毛主席在接見時任農墾部部長王震將軍時說:“你不但是屯兵邊陲的大將軍,也是一位最偉大的紅娘。”王震將軍對新疆的貢獻可堪比晚清左宗棠,當新疆解放後,一個問題擺在王震面前,如何讓屯墾新疆的官兵安心。

官兵絕大多數都是單身,怎麼解決婚姻問題呢?當時官兵出現了不少負面情緒,尤其語言不通、風俗不同,讓大家產生了復員回鄉的念頭。王震將軍說:

“歷史上的班超、林則徐、左宗棠都能爲祖國的統一,不辭艱辛,出師西域。難道我們當今的共產黨人還不如他們嗎?有那麼一些人,怕到了少數民族地區討不到老婆,斷子絕孫。我王震今天當着大家的面保證,我絕不會讓我們的部隊裏出一個和尚!”

王震將軍說到做到,解放軍在進軍新疆的過程中,他有意識地收入一些女兵。由於解放軍進軍新疆時有規定,爲尊重少數民族的習俗,漢族官兵不允許跟新疆少數民族結婚。很多官兵出生入死多年,戰功赫赫,大家渴望婚姻生活。

比如一位老兵就說:“戰爭年代我們出生入死,未能成家,這可以理解。如今天下太平了,讓我們娶妻生子,不過分吧?如今讓我們在這裏開墾荒地,最後還成爲了光棍。”在這裏的背景下,“八千湘女進新疆”的決策產生了。

1950年秋,王震命令部下去湖南大量招收女兵。王震是湖南人,他爲此還給湖南省委書記黃克誠等人寫信,希望給予協助幫忙。在給黃克誠的信中寫道:“在湖南招收大量女兵,十七八歲的未婚女青年,有一定文化的學生,不論家庭出身,一律歡迎,動員他們來新疆紡紗織布,生兒育女……”

很快,湖南各地徵女兵進入新疆的招錄公告。負責招聘的部門還大量印刷新疆風土人情的廣告,一時間新疆成爲湖南很多年輕女孩的嚮往之地。據報道,湘女參加新疆兵團的熱情非常之高。據統計,1950年招錄了3800多名,次年冬天又招了3800多。當時西行火車上,坐滿了湘女,上演了湘女出塞的一幕。

到了1952年,又有4000多名湘女出塞進疆。於是,就有了“八千湘女進新疆”一說。王震的這一舉動得到了黨中央的讚賞,全國各地都動員年輕女孩參軍進疆,很快越來越多的女孩進入新疆,她們爲新疆地區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據不完全統計,到了1954年全國各地有4萬多人女孩進入新疆。到1956年,解放軍在新疆屯墾官兵的婚姻基本得以解決,大家安心下來爲新疆兵團搞建設謀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