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初,甘肅張掖市肅南縣大河鄉迎來接羔育幼的時刻。圖爲在暖棚羊舍的羊羔身穿“冬裝”閉目休息。席璇 攝

中新網蘭州1月5日電(艾慶龍 席璇 楊鋒)接羔保育本就不簡單,在最低溫度零下20攝氏度的祁連山腳下,如何接羔保育,更顯得困難重重。往年都會爲保溫操碎心的牧民顧自榮,今年終於不再愁容滿面,因爲羊羔有了屬於它們的“暖房”和“冬裝”。

新年伊始,祁連山下氣溫走低。作爲細毛羊主產區的甘肅張掖市肅南縣大河鄉,迎來接羔育幼的時間,大灘村牧民顧自榮夫婦一大早就鑽進暖棚羊舍,接生羊羔。

“以前羊舍相當簡陋,保暖性能差,出生羊羔照看不到位,就會被被凍死。”顧自榮告訴記者,在往年,如何給羊羔“保溫”過寒冬是一大問題。如今在當地官方支持下,修建暖棚羊舍,以保證羊舍溫度在十五六攝氏度,加之羊羔身穿“保暖衣服”,他家羊羔的成活率從70%提升到95%以上。

暖棚羊舍內,小羊羔活蹦亂跳,一隻母羊舔舐着剛剛出生的小羊羔……剛接完羊羔的顧自榮夫婦看着日益壯大的羊羣,歡喜之情溢於言表。

圖爲大河鄉牧民家中羊羔特寫。楊鋒 攝

與顧自榮同樣擺脫“保溫”憂愁的安玉明,也迎來了接羔育幼時刻。目前,他家130只母羊進入了產羔期。他在暖棚羊舍內,除需照顧產後的母羊和剛出生的小羊外,還要照顧好待產的母羊。

安玉明告訴記者,對於牧民來說,接羔保育是直接關係到收入多少的大事,近年來,在當地官方的支持下,羊兒住進暖棚,還穿上了“衣服”,安全過冬不再是問題。

與牧民們相比,大河鄉畜牧獸醫站工作人員趙鐸斌這幾日走村入戶,手把手教授牧民解決所遇問題,忙碌不已。

趙鐸斌說,爲提升羊羔成活率,接羔育幼前期,技術人員會和牧民接觸,先從懷孕母羊開始,加強採樣管理,加強羔羊早期補飼和補料,提高它的抗病能力。

據大河鄉副鄉長廉宗鵬介紹,當地每年接羔育幼時,是天氣最寒冷的時候。因此,爲保護更多羊羔過寒冬,增加牧民收入,官方因地制宜修建400多座羊舍暖棚。

據悉,肅南縣接羔育幼工作已拉開帷幕,該縣數千名包村幹部、畜牧工作下到田間地頭、草場羊圈,協助牧民開展接羔育幼、畜圈清理等。

截至目前,肅南縣45.8萬隻適齡母羊,已接育冬季羊寶寶14759只,成活率達到90%以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