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反映在昆明祥雲街改造項目的工地上,發現了疑似明清風格的老青石板路,1月5日下午,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來到祥雲街實地瞭解情況。

殘存石板路就在祥雲街地表下50釐米處

在祥雲街上靠近南屏步行街的方向,有一個被挖開、深達兩米的大坑,距離地表約50釐米的位置上有一排排列規則的石板,石板厚約15釐米。石板磚以“凹凸”形契合在一起,旁邊的土方挖走後,有幾塊石板掉落在坑底,石板表面有一條條橫向的紋路,紋路清晰可見。

與此同時,待改造的污水設施正不斷冒水,施工人員正用抽水機將坑內污水抽出。施工人員說,這塊區域的石板磚是前天施工發現的,整條祥雲街上都有這樣的石板磚,他們不清楚這些石板磚的來歷,因爲表層土覆蓋厚度較淺,他們一度認爲是近些年的老舊人行道。目前,整條祥雲街上除了這十餘米的大坑裸露在外,其餘施工路段已經回填了土方。

社區工作人員也表示,她在南屏街社區工作多年,這還是頭一次在轄區內出現挖出疑似文物遺蹟的事情。

專家初步判斷:石板路建於清末民初

五華區博物總館館長徐世昌在觀察完現場後告訴記者,經初步判斷,目前發現的石板路應該屬於清朝末期,民國初年建成的青石板路,也是目前市區內老城遺蹟的殘存部分。

由於石板路距離近代新建的排水管網很近,他擔心這些石板路在以前的施工中就已經受到了破壞。同時,石板路發現位置在車流人流較大的位置,而且石板路上方僅有40-50公分的填土,滲水十分嚴重,因此不具備原址保護的條件。另外,整條街上的石板路殘存情況還不明晰,接下來他們會與施工方進行研討,針對性制定具體的保護措施。

石板路上印刻的是昆明的老時光

據瞭解,現今熱鬧的南屏街、祥雲街一帶,在古代也是當時最熱鬧的城市中心,它與寶善街、南屏街、南強街等,從古至今都是昆明最繁華的片區。

市民趙先生說,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自己小時候還走過這個青石板路,當時的祥雲街沒有這麼寬敞,過一輛車就基本佔據了絕大部分的路面,這附近特別熱鬧,挖出來的石板路很像當年自己走過的老石板路。

昆明本土學者莊國祥介紹,目前,類似的老石板路在昆明市內還有幾處,如文明街馬家大院附近,翠湖旁的一丘田附近都還有殘存的石板路。隨着城市建設發展,這些石板路越來越少,而且被發現的都是殘段,十分珍貴,它們都是昆明這個城市的記憶,印刻着昆明的老時光。

莊國祥說,在古代,石板路是規格比較高的路。因爲在古代並沒有現代用的高效混凝土,也沒用瀝青鋪路,城市與城市之間,甚至城市內部的路大多是土路壓實後就通人通車,只有市內重要街道、城市近郊重要地區纔會鋪上石板路,如昆明到楊林的“楊林古道”,就是用石板路鋪成。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 夏葦 攝影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