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裏,人們特別喜歡喫餃子,尤其是北方的人們,幾乎每一個節日都離不開喫餃子。爲什麼呢?因爲餃子是真的好喫呀。

其實,餃子早就不僅僅代表一種中華美食,還是一種美食文化的代表,餃子在古代就已經流行。民間有一句諺語:“好喫不過餃子”,無論是什麼大小的節日或事件,都要喫餃子,餃子已經成爲人們生活裏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喜歡喫餃子的人那麼多,究竟是怎樣做到的呢?我覺得吧,餃子作爲一種全民喜歡的美食,得益於它的內涵,還可以說是海納百川。因爲它的餡料是不受限制,只要自己喜歡,想喫什麼餡料就用什麼材料做。比如可以用濃烈香氣的韭菜,清淡而甜美的大白菜,有特殊香味的芹菜,還有香味溫和的茴香等等,都是做餡料的極佳食材。

今天分享3種也是做餃子餡料的野菜,它們經常被人誤以爲是雜草,其實它們是一種綠色食材,還具有不錯的食用價值,在冬天喫特別香。

一、薺菜

相信很多人都喫過薺菜做的餃子,它的味道特別獨特,擁有比較溫和的氣味,喫起來特別香。可是很多人並不知道薺菜其實是一種純野生的植物,生長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如果你沒聽過薺菜,那麼你可能聽過地丁菜、地菜、地米菜,這都是它的別名,是不是非常熟悉呢?這種野菜對生長環境的要求並不高,只要有泥土的地方,而且泥土比較疏鬆,那就可以生長了。

它有兩個品種,一種是板葉薺菜,葉子比較大而且長,有不錯的抗寒和耐熱的特性,但是它的香氣並不是太香。另外一種是散葉薺菜,葉子就像很多碎葉拼接一起,葉面蘋果而且絨毛多,氣溫稍微低一點,它葉子的顏色就會變深,偏向紫色,這種薺菜的氣味濃郁,味道鮮美,通常我們喫的薺菜餃子就是用這種薺菜做餡料的了。

由於它營養很不錯,而且含有豐富的植物纖維,被很多懂行的人所追捧。這種常見的野生薺菜由於經常被不懂的人忽視,其實它在農村周邊的田野上遍地都是,農村裏的人幾乎沒人去摘,而很多城市裏的人爲了能喫到新鮮薺菜,都爭着去農村“尋寶”。

二、烏塌菜

烏塌菜又叫黑菜、黑桃烏、踏地松等,主要分佈在中國的中部和北部,在南方比較少見。由於它有非常高的食用價值,含有豐富的鐵、鎂、磷等物質,所以被稱爲“維他命菜”。它還有豐富的營養成分,比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植物纖維。它的主要特徵就是葉子向外生長,而且葉柄貼近地面,因而得名。

它有最常見的兩個品種,一種是墨綠色的,整棵都比較矮小。另外一個品種的葉子顏色比較翠綠。但兩個品種都是質地柔軟,而且味道清香帶有一絲甜味。一般這蔬菜在12月至2月份可以收穫到,因此在冬天食用是最好的時候。它不僅能清炒,還能燉煮、涼拌,因爲它有特別清香的特點,所以用它做餡料包餃子是非常鮮美好喫的。

其實在古時候,就已經有關於食用烏塌菜的記載,那時候的烏塌菜被叫做“菘”,是一種野菜,大約在明朝纔開始在溫室裏面培育公認烏塌菜。那時候有一道叫做“半鍾菘”的名菜,採用半個烏塌菜製作的,估計現在早已失傳了吧。

三、野蔥

一種樣子特別像雜草的植物,不認真尋找,是很難發現它們的。一般在山邊、河邊或者是一些碎石泥地裏能夠發現它們的蹤影。樣子極其平凡,但味道卻非常香,如果鼻子敏銳一點,是可以聞出來到底附近有沒有它的存在的。

由於它有一種特殊的辛香味,而且喫起來有香濃的辣味,因此它是非常受歡迎的。無論是做菜還是做湯,都能發揮出色。而最常見的做法,就是把它洗淨後切成蔥末,拌着肉末成餡料包餃子喫,那可是非常好喫的,喫過的人都難以忘懷。

野蔥不但好喫,它含有維他命C是非常高的,具有不錯的食用價值。當然了,作爲一種野菜,它的產量並不高,因此就有不少地方開始把它培育成人工野蔥,人工種植的野蔥個頭要比野生的野蔥個頭大,這也是區分人工野蔥和野生野蔥的地方。

好了,以上3種野菜是做餡料包餃子的極佳材料,有機會一定要嘗試一下喲,也可以把它們洗淨後,經過焯水晾乾,做成菜乾,放入冰箱保存,想喫的時候拿出來再做成美食就可以了,這樣就能隨時隨地喫到這3種野菜啦。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裏啦,榮耀美食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能夠幫助你,不妨收藏和點贊喲,也可以轉發給身邊的朋友哈,再次感謝大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