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原創試車

26個

人們常說,開凱迪拉克的男人都愛去洗浴中心。又或者說,凱迪拉克的車,轉向總是無緣無故地往洗浴中心跑偏,哪怕從科學的角度進行分析,也難以找出其中的原因。

對於這種"民間真理",筆者認爲有些以偏概全,大可不必一棍打一船。同時,在筆者看來,把這句話掛在嘴邊的人,也許不認識CT5的車主,也許也沒開過CT5。

當然了,CT5也有可能是唯一一輛,轉向不偏向洗浴中心的凱迪拉克。可是,當筆者開了幾天CT5之後,卻發現它有另外一個毛病——總喜歡往山裏躥。

這又是怎麼回事?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縱觀凱迪拉克造車史上的產品線,甚至是將範圍擴大至美系車,因操控性能而聞名的車型屈指可數。

而美系車留給大家的印象,更多的是肌肉感、大馬力。比方說全新標配高功率發動機,馬力達到279匹的凱迪拉克ATS,搭載5.0LV8發動機,馬力達到466匹馬力的MuscleCar——福特野馬,最大馬力的誇張程度,就像不要錢似的...

配圖爲2.3Tmustang

致使美系車如此,一方面是因爲美國油價便宜,盛行自吸多缸發動機,油耗都不叫事兒。另一方面是因爲美國地廣人稀,當地以大直路爲主,州與州之間的彎路偏少,因此車子需要大馬力和一定的舒適性,才能保證在州與州之間穿梭時的速率和舒適度。

所以,大部分美系車除了大馬力之外,還有一個特徵——操控性能偏弱,畢竟美系車飆直線的機會比劈彎多得多。而你如果說,福克斯RS這個小鋼炮不是很好玩嗎?很抱歉,福克斯歸根結底其實是一輛歐洲車,生在歐洲,長於歐洲。

再回到凱迪拉克的產品,筆者曾經試駕過CTS車型。實話說,那輛車駕駛感受正如以上所述,橫比同級別、同價位的車型,動力和加速度那是槓槓的,但是操控性和樂趣層面的造詣稍有欠缺,變速箱的調教也差點意思。

不過,在CT5登場之後,凱迪拉克在操控性層面上給大家看到了曙光。

CT5前來扭轉局面

此次試駕的CT5車型爲鉑金運動版,搭載2.0T高功率發動機,匹配10AT變速箱,採用縱置後驅佈局,前後配重比達到50:50,裝配米其林新競馳PS4s防爆輪胎。

而重中之重是,鉑金運動版還使用了Brembo剎車卡鉗,MRC電磁懸架和LSD限滑差速器,這三項配置可謂是領先同級別所有車型。可見,CT5的硬件水平是相當高,擁有着打造一輛運動車的高素質。

當然了,食材好只是烹飪出一道好菜的基本條件,一輛車最終呈現出的運動感和操控性能究竟如何,還得看工程師的細緻調教。

CT5最令我驚歎的是,極限高如天花板般的底盤,任你以隨意的速度和走線劈彎時,底盤都能緊緊地咬住地面,懸架對側傾的抑制也很到位,車身姿態總是能保持在很從容自在的範圍之內。甚至當車輪碾過井蓋和坑窪時,懸架系統的處理手起刀落,很乾脆,很舒服。

而這,或許就是MRC電磁感應懸架,和市場價在2千/條的PS4s輪胎的功勞。

此外,筆者打開發動機蓋時,還發現了一個設計細節。CT5的前懸架雖然沒有使用成本更高的雙叉臂式結構,但減震機構有小幅度的向內傾斜,即是存在"內傾角"。理論上,避震內傾的好處是能夠增加輪胎的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從而提高抓地力。

與此同時,CT5的轉向阻尼感恰到好處,指向性也足夠精確,在彎道修正方向簡直是一種享受。而且,CT5車身尾部與車頭的跟隨性很統一,在山路里連續高速劈彎也不在話下,可謂是"彎道之王"。

倘若你的駕駛技術再高超一些,開着CT5如同在鐵軌上開車一般,高速過彎和緊急變道就像喫白菜一樣簡單。

這就是筆者在開篇所說的,這車總喜歡往山裏躥的根本原因,其實是駕駛者喜歡開着它去劈彎。

尤其是開啓運動模式之後,CT5就像是打了雞血一樣,油門初段的響應很靈敏,甚至可以說有點躥。深踩油門時,發動機很願意攀升至4千轉以上,然後再將動力爆發開來。這時,聲浪補償的效果也是最極致的,容易讓人產生一種"這是一輛性能車"的誤會。

而動力系統也是令我稍感惋惜的部分,237匹的最大馬力不能將底盤的極限發揮得淋漓盡致,總有一種還不夠過癮的感覺。基於木桶效應,筆者的理解是這副發動機的性能,浪費了極限如此高的底盤。當然了,當中的"浪費"其實是一個褒義詞,要怪就怪底盤這一塊木板實在是太長了。

深踩油門時,動力傳遞出來的速度不夠快,駕駛者需要等待大約一秒的時間,動力才完全爆發。導致在山路出彎、城市跟車、急加速超車時,駕駛者需要作出預判,提前踩油或者收油。

10AT變速箱的平順性很好,或許對燃油經濟性層面也有一定的幫助,又或許是出於對換擋舒適性的考慮。但是,變速箱每個擋位之間的齒比相差較小,激烈駕駛時變速箱換檔帶來的衝擊感偏弱。

倘若以上幾點在中期改款時均進行調整改善,CT5在操控、樂趣層面的造詣將會更上一層樓,從此會增加一個新標籤——操控樂趣,或因此成爲一把賽道刷圈速的利器。

筆者非常期待那一刻的到來。

要買就買最頂配!

回到最現實的問題,CT5值得買嗎?

當然。

只不過,並非所有人都能夠享受CT5帶來的美好而已。

衆所周知,一輛車生產時除非不計成本,要不然運動和舒適在同一輛車上是難以做到兩者相融的,工程師也必定要作出取捨。哪怕是因平衡而大賣的上一代寶馬3系,筆者親測它的舒適性也並沒有多好。

而當3系來到最新一代時,已經大幅度地向舒適性傾斜,操控性能也自然被削弱了不少,還因此遭到衆多車迷的謾罵。同樣的道理放在CT5上,原汁原味引進,追求標軸、運動的它,顯然是無法全面地顧及到後排座椅的乘坐舒適性。

加上其大幅度溜背的造型,也稍微壓縮了後排乘客的頭部可見,畢竟"食得鹹魚抵得渴",愛美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如此看來,CT5適合後排使用率不高的愛躁的"單身狗"、小倆口和一家三口小家庭。如果是生活在不常擁堵的一線城市非市中心地帶,又或者是二三線城市,那麼恭喜你,CT5非常適合你。

至於選擇哪一個版本是最佳的,筆者的建議是:不猶豫,上頂配!

因爲折算終端優惠之後,頂配車型的裸車價已經低於30萬,整車落地只需三十萬出頭而已,你還在猶豫什麼?

要知道19寸輪轂、車道保持系統、全速域自適應巡航系統、360°全景影像、MRC電磁懸架、後橋限滑差速器、電動調節方向盤、無線充電和車載導航系統等配置,都是頂配的鉑金運動版車型獨享的。就連凱迪拉克官方此前也披露,有80%的CT5用戶選擇了中高配。

此外,筆者還建議大家在選車漆時,儘量選擇比較深色的藍色、紅色或者紫色。

一來是與方向總往洗浴中心的凱迪拉克車作出差異性,二來是淡色的車漆,在觀感效果上不夠"高級",比方說我們此次接回來的試駕車,哪怕是來到了頂配,但看起來卻像"乞丐版"。

而選車的人換作是我,我會選藍色的最頂配,和今晚早點睡覺,畢竟夢裏啥都有。

未登峯造極,但在路上

經過這幾天的相處,CT5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是一個很努力的孩子。

很努力地提升操控樂趣這塊不夠長的木板,從而去改變大家對凱迪拉克的刻板印象,凱迪拉克不只鑽石切割,不只大馬力後驅,也有運動的一面。而伴隨着這一次改革的是,凱迪拉克用上了"田忌賽馬"的策略衝擊市場,避開BBA主流車型的狙擊範圍,用自己的雙腳走出一條新路。

而在前日,凱迪拉克官方公佈了2020年全年銷量,累計銷量首次突破23萬輛,同比增長8.2%,並創下了入華17年的新高,其中CT5單一車型貢獻銷量超過4.5萬輛。可見,凱迪拉克在這條新路上,走得熠熠生輝。

努力的人兒最可愛,努力的對手最可怕。

撰文/晴天先森

車型參數:

車型:凱迪拉克CT5

指導價格:27.97-33.97萬元

動力總成:2.0T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10擋手自一體

動力參數:237馬力,350牛·米

車身尺寸:4924*1883*1453mm,軸距2947mm

/新車

吉利星瑞,看得見的地方配置極高,看不見的地方偷工減料?

/觀察

氣囊失效、機油乳化,2020車圈的關鍵詞,每個都是大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