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傷、割傷時,會有什麼表現?

皮膚有破損,破損處伴疼痛、出血。

擦傷、割傷了,怎麼辦?

1. 可以自行處理的情況

假如傷口很淺、出血不多,可自行處理。

(1) 止血並清潔傷口

洗淨雙手後,用消毒紗布緊按傷口 5~15 分鐘。然後用清水或生理鹽水把傷口周圍沖洗乾淨

(2) 包紮、上藥

清洗傷口後,使用碘伏進行消毒處理。

如果傷口較小,可以貼上創可貼。傷口較大可以用乾淨的紗布覆蓋包紮,等待傷口自然結痂。如果傷口稍有紅腫,懷疑會感染的,可在傷口處塗抹紅黴素軟膏或莫匹羅星軟膏。

(3) 及時換藥

創可貼和紗布按時更換,如果粘在傷口上,可以用生理鹽水沾溼,輕輕揭下。假如被打溼、弄髒了,要及時更換。

(4) 止痛

如果傷口很痛,可考慮服用布洛芬等止痛藥。

2. 需要醫生處理的情況

如果出現以下任一情況則需到急診科就診:

(1)無法止血;

(2)擦傷的傷口較深,在關節處,或傷口處露出脂肪、肌肉;

(3)動物爪牙、表面很髒的鋒利器具等造成的傷口,或傷口處的污物無法去除;

(4)傷口長時間不癒合或者出現紅腫疼痛,或者出現了比如紅腫、化膿或持續疼痛的症狀;

(5)從沒注射過破傷風疫苗,或者距離上次注射已經十年以上。

在送醫之前,可以自行初步處理傷口——清水沖洗,用乾淨的紗布或毛巾等加壓止血。送醫時讓受傷區域高過心臟水平,可以一定程度減少血液的流出。

不要在傷口上敷鹽、醃漬食品、粉末等等奇怪的東西,也不要使用酒精、碘酒、紅藥水、紫藥水等塗抹傷口。

如何預防擦傷、割傷?

1. 正確並小心使用鋒利的器具,如剪刀、菜刀等;

2. 可以考慮購買刀頭圓鈍的安全剪刀;

3. 動作可以慢一點,看清楚了再行動,時刻留心,避免摔倒、磕碰;

4. 對於年紀較大的老人,家人也需要格外用心照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