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棉花:套保壓力增加,續漲阻力加大 來源:文華財經

徵稿(作者:弘業期貨 王曉蓓)--12月美農報告、國內下游節備貨、國內疫苗全民免費等一系列利好消息不斷衝擊市場,鄭棉看漲預期強烈,近入12月份以來再次發動漲勢。主力05合約突破萬五後直逼15500元/噸關口。1月5日,鄭棉2105主力合約盤中創近期15485元/噸新高。隨着下游陸續放假以及套保需求的增加,鄭棉續漲難度加大。

走貨順暢,下游產成品庫存下降

進入2020年12月,下游消費轉淡的局面有所改善,尤其是12月中旬以來的變化開始明顯,紡織市場氣氛持續活躍,下游紗線銷售良好,企業成品庫存普遍下降。去年12月中旬以來,下游紗線和坯布開工率止跌企穩,產成品庫存則持續下降。截止本週一,紗線和坯布庫存分別爲6.7天和20.8天,分別較12月初下降7天和3天,存量直逼去年國慶節最火爆時的庫存量。

紗線價格隨着下游需求的增加明顯上漲。截止本週一,國內C32S紗線價格指數報23900元/噸,較去年12月初上漲2850元/噸。坯布價格亦跟隨原料上調報價,32支純棉斜紋布漲幅近3%。常規進口紗價格周環比上漲,幅度400元/噸左右,與國產紗價差400元/噸左右,成交相對順暢,貿易商心態樂觀。

紡紗理論利潤在紗線帶頭上漲的背景下再次走高。截至本週一,328棉花價格指數與C32S曬西安價格指數的價差回升至8697元/噸,較去年12月中旬擴大1636元/噸,較去年12月初漲2245元/噸,漲幅高達35%。

新棉銷售進度較快,價格上漲

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國新棉採摘、交售基本結束,全國新棉加工率爲92.8%。

受紡織需求帶動,用棉企業持續採購棉花原料補庫。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國新棉銷售率爲43.2%,同比提高4.8個百分點,較過去四年均值提高5.5個百分點,增速較12月中旬擴大近1個百分點。其中新疆銷售41.2%,同比加快4.9個百分點。12月中旬以來,受下游需求再次好轉帶動,新棉銷售進度增速回落後再次加快。外棉銷售方面,從市場報價來看,外商報價未見明顯調整,基本持穩。目前以銷售印度棉爲主,美棉與巴西棉均陸續成交。

紡織企業春節前積極補庫,推動國內棉花價格上漲。代表內地標準級皮棉市場價格的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爲15299元/噸,較上週上漲近100元/噸,較去年12月初漲605元/噸,漲幅4.1%;新疆328機採棉提貨價爲15135元/噸,較上週同期漲310元/噸,較去年12月漲635元/噸,漲幅4.2%。

根據儲備棉輪入競買最高限價的計算公式,第六週(1月4日-8日)新疆棉輪入競買最高限價爲15191元/噸(折標準級3128B),較上一週上漲40元/噸。由於國內外棉價差仍居高不下,本週新疆棉輪入工作仍未能正常啓動。

套保壓力大增,疫情反覆

隨着新棉的加工上市,交易所棉花倉單開始增加。進入11月份,棉花倉單和有效預報均呈明顯上漲走勢。隨着鄭棉價格的繼續走高,12月份以來有效預報顯著增加。據鄭商所數據顯示,近日鄭棉日有效預報量基本在3000張左右;鄭棉倉單爲14096張,周環比增加1713張,較12月初增加6711張。

2020年產新疆籽棉收購價格、籽棉折皮棉價格、棉籽銷售價格、皮棉銷售價格較去年相比上漲幅度較大,主要受國際環境及加工企業需求量增加的影響。籽棉收購價格高開高走,在去年10月份到達年內最高後小幅回落,最高突破7.5元/公斤。截至目前,國內籽棉收購、交售基本結束。據統計,新疆大部分機採皮棉成本價格在萬五下方。

世衛組織網站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5日6時30分左右,全球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52.3萬例;死亡病例增加8673例。其中,美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超17.8萬例。截止北京時間6日11時,國內累計確診較上一日增加66人。不排除疫情進一步加重的可能,尤其是秋冬季節,這將對國內外棉紡織行業產生較大的影響。

下游利潤持續好轉格局下,紡企原料主動補庫意願提升,成品購銷活躍,春節前訂單相對充裕,目前多數下游紡織企業都在以完成前期訂單交貨爲主。不過,隨着紡企放假高峯的來臨,下游的需求驅動力減弱,加之鄭棉價位已接近甚至覆蓋部分套保點位,鄭棉繼續上漲的阻力加大。

作者簡介:王曉蓓,弘業期貨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分析師,專注於棉花、棉紗等期貨品種的研究。從業期間,榮獲鄭商所2016年、2017年、2018年棉花高級分析師,榮獲期貨日報和證券時報聯合舉辦的第十屆、第十一屆最佳農產品期貨分析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