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一個讓人聽着就霸氣的網絡流行詞,它是全科高分的代名詞。人們通常把成績突出(接近滿分),高出普通孩子一大截的孩子,稱爲學霸。這樣的孩子一般而言各科都非常優秀。是人們嚮往的別人家的孩子。小學階段大家的分數都很高,很多孩子各科成績也是接近滿分。但有網友覺得,這裏面只有一小部分能算得上是學霸,因爲不少小學生的高分是有水分的,但不是說他們考試的時候弄虛作假,而是說他們依賴父母或老師的監督。

一個孩子算不算得上是學霸,到初中很快會見分曉。而且到初中以後,沒有一個學霸是靠父母監督學習的。

學霸們成績優秀是前提,學習效率高是他們共同的優點。做事不拖拉,學習積極主動。成績相比大多數同學要穩定得多。

大家可能會發現,有時考試題目簡單一些,高分的孩子會有一大片。一旦哪次考試難一些,一下子就會出現高分的屈指可數。但學霸的特點是,題目簡單能考高分,題目難一些,大部分人的分數掉下一大節,他的分數依然穩如泰山,變化不大。

這也是讓大家羨慕的一點,大家看看那些成績異常優秀的,家長要做的就是保障後勤。學習方面真不用家長操心,甚至家長不用過問。每次考試之後,家長只需要去看他的成績排名變化。

當然這樣省心的事情,並非一蹴而就的。小學階段四年級左右,就需要培養起孩子自己安排時間,自主學習的好習慣。這樣到了初中以後,他的後勁會更足。其實不少孩子初中數學(包括其他學科)下降,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由於,動力不足,後勁不強所造成的。這也是我們說爲什麼到小學高年級,家長要學會慢慢放手的重要原因。

上初中以後,所謂學霸,每門主科必須門門名列前茅。就像全能運動員一樣,差一科也不行。因爲學霸們的差距都不大,所以每一次退步都有可能會被旗鼓相當的同學甩在身後。

學霸們之所以能夠如此優秀,得益於他們的時間統籌非常合理、高效,甚至父母的監督都是打擾。他們有着自己的學習計劃與時間安排。懂得如何以最短的時間,最高效地完成老師交代的任務。同時還會自己想辦法,找一些提升自己的資料。

我們一直也在強調,小學四五年級以後,大家有必要讓孩子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如果你的孩子上初中了,還需要家長監督做作業,還要家長早上喊起牀,換句話說,還沒有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那麼他已經與高手有了一段不小的差距了。當務之急是亡羊補牢。引導孩子擁有自主學習動力,把自己從孩子的學習生活中解放出來。一來家長輕鬆,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更加獨立。就好比孩子學騎自行車一樣,到一定程度,我們一定要學會放手。不放手反而會阻礙孩子技術的進步。

上了初中以後的孩子,不少孩子個子已經和父母差不多高,甚至身高體重都超過了父母。都到了青春期,已經有自己獨立的思想。父母介入太多容易造成親子關係的緊張,家長要學會早點放手,以免分散孩子在學習上的精力,在快節奏的初中生活中,形成惡性循環。

當然這裏所說的放手不是放任不管。我們所說的是不用再像小學時一樣,什麼事情都過問,讓孩子學會自己處理他自己的事情。家長是在不遠處暗中觀察着孩子,如果沒有不良習慣,家長大可不必干涉孩子。

所以說,小學中、高年級期間,一定要完成對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並讓孩子擁有目標和理想,這是他以後學習動力的源泉。一個目標明確的人不會迷茫,做事也不拖拉。信心也會更充足。以目標導向結果,在學習中會有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撐他挑戰一個又一個優秀的對手,並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的競爭狀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