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 “陪寶寶讀童書”。

在教育部新出臺的體育中考政策中,體育在中考所佔的分數越來越大,從而引發了很多不同的意見和看法。但是無論如何,隨着中考政策的改變而改變,成爲了絕大多數家長的做法。

【01】中考改革後,體育分數提高引發了一波新的焦慮。

對於中考體育的改革,顯然是國家對於提高學生素質的一個強制手段。特別是部分省市的中考體育會逐漸提升到一百分,這個分數顯然要達到和其他科目平衡的地步。而面對這個趨勢,很多學校都會有所改變。

首先自然就是體育課的佔用,可能很多短視頻錄製的時候都會用“體育老師生病了”這個梗,雖然教委三令五申不允許佔用體育課,但是這麼多年情況也沒有得到很大的改善。但現在以及將來,這種情況肯定會不斷減少。

其次就是對體育老師的考覈,在有成績作爲指揮棒的趨勢下,很多體育老師的專業性將會得到一次很大的提高。根據相關政策要求,在體育課上學生的心率要求達到120-140,但事實上很多體育教師都無法讓學生達到這樣的一個水平。

所以未來對於體育老師專業技能的要求肯定會越來越高,並且擅長的方面可能要比較綜合。比如新增的四大球中考分數,學校肯定要求學生對這四項進行專業和系統的學習,而老師的水平就非常關鍵了,最起碼要掌握一到兩項比較擅長的球類運動。

最後就是訓練時間,在體育中考前期,學校會相應加大對於相關考試科目的訓練,這其實無形中增加了孩子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無論是自願還是被迫,對於孩子的身體素質的提高是必須的。但是因爲考覈項目比較平均,包括了耐久性、爆發力、技巧類等等,學生爲了拿到更高的分數,會在弱項上面花費更多的時間。

除了學校焦慮,家長自然更加焦慮,擔心孩子會因爲體育所佔分數的增加從而影響整體分數,也比較心疼孩子又要學新的科目了。因爲體育分數提高了,但是之前科目考試的複習範圍和難度並沒有下降,而孩子需要在體育上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又要同時保證語數外等科目的學習,所以休息時間肯定是要減少的。

但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在中考高考這種緊張的學習時刻,體育鍛煉本身就不應該是被減少和佔用的。像著名的衡水一中,每天孩子的鍛鍊時間都是固定的,他們抓緊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學習,但是即便如此,每天早上得出操也都是雷打不動的。

並且他們對於出操的要求非常嚴格,每個學生之間的距離非常近,這就要求保持高度的精神集中才不會出現跌倒的事故。所以,學生每天抽出固定時間進行體育鍛煉是非常必要的,即使孩子在體育中考結束後,這樣子的鍛鍊習慣家長們也應該幫助孩子保持下來。畢竟一定程度的鍛鍊可以幫助孩子提高身體素質,還能讓大腦有充分的休息的時間,才能讓之後的學習變得事半功倍,提高學習效率。

【02】孩子的中考體育沒必要報課外班訓練。

家長的焦慮很多都體現在培訓班上。自從中考體育改革之後,家長們都開始紛紛做出了改變,不僅對孩子的語數外科目學習進行加強,很多也給孩子報了體育培訓班。

一個網球老師在接受採訪時說,現在他的課程預約數量不斷上漲,有的時候一天要陪孩子訓練十個小時都喫不上飯,而網球場地也很難預約,有的場地甚至取消了網上預約,必須得每週固定時間去現場排隊預約纔可以。

爲此,雲南省教育廳就率先發布了通知,將中考體育的一百分的方案正式出臺,明確規定了這一百分具體考什麼、怎麼考。而制定這個規則的教育廳則聲稱,這一百分不是爲了區分梯度,而是讓學生只要認真上課、堅持鍛鍊就都能考到一百分。

而很多學校也是紛紛發聲,希望家長們信任學校,他們也考探索如何加強體育課的強度和密度。有的課題組甚至讓孩子佩戴檢測設備,讓孩子在體育科長各種身體的數據都更爲清晰明瞭,從而探究孩子的體育鍛煉程度夠不夠。

所以家長們可以放心了,國家既然出臺了相關政策,肯定是在大量調研下才做出的決定,並且在未來肯定也會相應地對學校的教學資源和教學質量進行調整和考覈。因此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積極參與鍛鍊、響應學校的相關要求就足夠了。

對於孩子來說,最需要鍛鍊的其實就是心肺功能和耐力,而這些都是可以通過持續的鍛鍊加以改善和提高的。最重要的,就是孩子對運動的堅持,像長跑、長距離游泳這些趣味性不強的活動其實是鍛鍊心肺功能和耐力的最好方式,但是過程枯燥乏味,很多學生都非常牴觸。因此孩子們需要在堅持方面更加努力,積極響應學校的體育政策,不要偷懶,積極參加競技活動,才能在心肺功能方面有質方面的飛躍。

【03】父母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加強鍛鍊?

這種情況下,家長應該如何作爲才能更好地引導孩子加強鍛鍊呢?

一個上海媽媽就表示,現在每週六都會陪孩子一起在浦東的體育中心學習訓練。她給孩子報了網球課和籃球課,還有游泳班。

在孩子進行網球訓練的時候,她和孩子父親就會打打籃球,而孩子進行籃球訓練的時候他們就會玩一會網球。其實這個媽媽在年輕的時候就是“運動渣”,什麼都不會。但是現在爲了陪伴孩子,讓孩子更有勁頭,也一起陪着孩子訓練,正好也讓自己鍛鍊一下身體。

其實在孩子訓練這個角度上來看,上海媽媽的做法非常好。不光寄希望於興趣班,家長也是更多地參與起來。很多時候孩子對於各種培訓班的厭惡並不是自己心裏的不喜歡,只不過覺得不平衡。

自己在裏面認真學習,而家長則在旁邊悠閒地看着、刷着手機,還對自己出現的問題指指點點,從而引發了厭倦情緒。如果家長陪着孩子一起鍛鍊,那麼不僅能讓家長更加了解這項運動帶給孩子的改變,還能讓家長和孩子有更多溝通交流的話題,增加親子感情。家長不僅鍛鍊了身體,還增加了孩子的感情,何樂不爲呢?

寶媽你們給孩子增加體育鍛煉時間了嗎?歡迎你們積極留言,大家一起探討育兒經驗。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