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气温很低,水温会介于最高和最低温度之间,或者可以理解为最低气温高,水温就会高,所以在冬季钓鱼时很大程度上是看最低气温。如果最低气温稳定,或者稳定中有小幅度上升,那鱼就是比较好钓的。水温低鱼口自然就会比较轻,鲫鱼在寒冬时节进食好像没有力度可言,如何让进食信号传递出来,并且更加明显,选择合适的浮漂就是一个比较关键的要素。

浮漂的种类较多,包括材质、造型等多种多样,但是从漂尾的角度来说只有软硬尾之分。浮漂的漂尾甚至可以理解为浮漂的灵敏度来源。而硬尾和软尾的不同特点,也导致了在使用的时候有较大差异,其中也包括调漂。不管软尾还是硬尾,在浮漂的吃铅、造型上还是基本一致的。都需要选择细长身的浮漂,吃铅一般会在0.8-1.5克之间,根据钓点的水深变化,钓点的远近情况合理增加浮漂的吃铅量,要保证抛得出去同时又能拉直绷紧水线,这样钓组的灵敏度才比较高。

软尾和硬尾最大区别在于自重上,软尾浮漂是空心所以自重很轻,硬尾浮漂是实心,所以自重比软尾更重。如果粗细长短相同,所产生的浮力是相同的。但是由于自重的差异,软尾有更好的“承重”能力,也就是说单纯从漂尾的角度来说,软尾吃铅量会更大。如果一个相同大小的饵料挂在软尾上,被压下去2目,如果是硬尾,可能就是3目甚至是4目。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鱼进食动作力度相同,硬尾浮漂会有更明显的漂相。

硬尾浮漂的漂尾粗细在冬季也是有讲究的,原因就在于漂尾的粗细不同,吃铅量也不同。假设一个饵料压下去细尾浮漂2目,如果是粗尾浮漂可能就是1目甚至还不到一目。所以从漂尾粗细的角度来说,漂尾越细灵敏度就越高,所产生的的漂相就会越明显。这个特点适用于硬尾,也适用于硬尾。所以在冬季使用浮漂时,为了让漂相更加清晰,不少钓友都喜欢使用细硬尾的浮漂。如果饵重相同,调目相同,那可能是下图这种情况。

软尾浮漂更稳定,其实就是更钝。但是由于漂尾自重更轻,是更容易被拉动的。但是重量轻惯性就比较小,所以软尾浮漂的特点是较小的动作容易传递出来,但是漂相比较轻微。除非鱼进食动作很大,漂相才会比较明显。所以不少钓友在冬季也喜欢使用比较钝的软尾浮漂,抓小漂相,在调漂还算得当的情况下,几乎一黑格的动作就能中鱼。

所以这是2个选择浮漂的思路,细硬尾好用,漂相多样而且复杂。软尾浮漂在冬季往往都是很小的动作,但是只要有动作出来中鱼率极高。毕竟冬季鱼口轻,很多时候鲫鱼不能做到顺利的就饵,所以过滤部分信号,只传递真实信号,这个就是使用软尾的原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软尾吃铅量大,调漂的时候调N钓N就很好,由于此时饵重轻,鱼钩轻,钓目稍大于或者少小于调目就会过钝或者过灵。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钓鲫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