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山东省是一个名人辈出的省份。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简称“鲁”,省会济南。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儒家思想的创立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创始人墨子、军事家吴起等,均出生于鲁国。截至2019年2月,山东省有16个地级市,包括56个市辖区、27个县级市和55个县。其中,就曹县来说,人口接近170万,是山东省菏泽市下辖县,古称曹州,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豫两省八县交界处,南临商丘,北接菏泽、定陶,东靠单县、成武,西濒东明、兰考。曹县南北最大纵距55.6公里,东西最大横距68.8公里,总面积1967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0.78%。在历史上,战国名将吴起就出自今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带。

首先,曹县隶属于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最高点海拔66.8米,东北部最低点44.8米,高差22米。黄河历次决口泛滥,对境内地貌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决口时由于流向流速不断变更,形成复杂的地貌类型。境内微地貌形态主要有如下六种:砂质河槽的,占总面积的1.23%;决口扇形的,占总面积的0.36%;河滩高地,占总面积的12.79%;背河槽状洼地,占总面积12.87%;缓平坡地,占总面积的50.5%;浅平洼地,占总面积的22.25%。曹县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明显,由于县境内地势平坦及县域跨度不大,气候差异较小。年平均气温为14.3℃,1月最冷,平均温度为-0.1℃,7月最热,平均温度为27.1℃。年平均日较差为10.4℃。年平均降水量为678.4毫米。

就曹县的历史来说,西周时期,该地区为曹国地,境内有曹南山。战国时期,该地区分属齐国、卫国、宋国等诸侯国。吴起(公元前440年-公元前381年),姜姓,吴氏,名起,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人。战国初期著名将领,兵家代表人物。虽然吴起是卫国人,但是,他并没有为卫国效力。在战国初期,吴起先是来到了鲁国,率领鲁国大军击败了齐国大军。来到魏国后,吴起更是多次击败秦国大军的名将。公元前389年,秦惠公出兵五十万攻打魏国的阴晋。吴起亲自率领其中没有立过战功的五万人,外加战车五百辆、骑兵三千大败秦军,这就是著名的阴晋之战。在离开魏国后,吴起又来到了楚国。在楚悼王的支持下,吴起在楚国开启了“吴起变法”。周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因变法得罪楚国贵族,吴起在楚悼王去世后,也惨遭杀害。

秦朝:境域南、中部属砀郡;西北部属东郡冤句县;(东明、曹县、牡丹区交界一带)北部属东郡定陶县;东部属东郡武城县,境内有安阳邑(今安仁集一带)。三国:全境为曹魏所辖,建置不变,属兖州。《三国疆域志》载,兖州初治昌邑(今巨野东南),后移治廪丘(今郓城县东北)。隋朝:开皇四年(584年),南部复置己氏县。开皇六年改为楚丘县,属宋州,治己氏邑。同年,于定陶县西南部置济阴县,为济阴郡附郭,与曹州同治左城,境域北境分属济阴、定陶两县;大业二年(606年),改曹州为济阴郡。元朝:境内设有楚丘县,属中书省曹州,州治所在济阴县(今菏泽市区),县境南部包括商丘县、考城县北部地区。

最后,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济阴并入曹州,以河患、徙州于安陵(今菏泽市牡丹区安陵集)。洪武四年(1371年),降曹州为曹县,属济宁府,为设曹县之始。由此,就曹县这一建制,始于明朝时期,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正统十年(1445年)十二月,别置曹州,县境南部包括商丘县、考城县北部地区,仍属兖州府。1914年,曹县属岱南道(后改济宁道)。1928年,曹县直属山东省。1967年3月,曹县属菏泽地区。2000年6月,菏泽地区改为菏泽市,曹县属菏泽市。截至2018年底,曹县总面积达1969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办事处,22乡镇,总人口约为169.5万人,也即接近170万人。因此,非常明显的是,曹县是山东省人口最多的县之一。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