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稱“長安”,但是在西安,曾經有個地方叫做“長安縣”,如今已經改名爲“長安區”。

長安區是西安市最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地方,這長安區隨便圈一塊地,就可能挖出文物,隨便點一個地名,就有一段典故。

從古至今,長安區走出的足以載入史冊的名人不勝枚舉:詩聖杜甫、書法家顏真卿、賢相杜如晦、文學家韋莊等等。

長安區還寄託着人們的鄉愁:翠華山的鐘靈毓秀、唐村的古樸雅緻、石砭峪的自然風光......

長安區滿載人們對於盛唐原鄉的記憶,在漫長的實踐中轉化爲鄉愁,這份鄉愁寄託在景物之中,也藏在舌尖之上。

長安區有家名爲梅花弄堂的飯館,能讓你在美食之中尋找長安鄉愁。

01

梅花弄堂

梅花弄堂,聽名字頗有民國舊影的味道,店如其名,外觀小巧雅緻。作爲一家在當地開了二十多年的小飯館,梅花弄堂的菜品也頗具當地特色。

店裏沒有什麼“大菜”、“硬菜”,都是一些風味小喫和家常菜,人間至味是清歡,能將“小菜”做得出神入化可見廚師功底。

藍田餄餎味道醇厚,別出心裁的使用土芥末調味,是店裏的招牌菜,每個月能賣出去兩千七、八份;

傳統陝菜燴三鮮味道鮮美,適合冬季食用;

烤鴨外酥裏嫩,滷味浸潤到鴨肉裏,口感好;還有西安傳統小喫鏡糕甜糯可口;酸菜魚用了漿水菜烹飪魚,魚肉鮮美,湯汁濃郁,漿水菜開胃,這些都是店裏比較好的家常小菜。

02

推薦菜品

店裏的推薦菜品當屬苞谷糝糝面、涼拌薑片和藍田燉豆腐。

苞谷糝糝面是關中特色美食,玉米磨成的小碎粒被稱作“苞谷糝糝”,把苞谷糝糝和麪條住在一起就是“苞谷糝糝面”了。

一碗好的苞谷糝糝面應當如美人一般“纖濃有度”,麪條能吸收玉米的香甜,有米有面,有湯有飯,帶着莊稼人的質樸。

苞谷糝糝面是當時生活貧困時,人們爲了喫飽發明的一種喫法,它滿載着人們艱難困苦歲月裏記憶。

如今人們生活富裕,不必爲了填飽肚子發愁,飲食也推崇健康,苞谷糝糝面這種粗糧又重新受到歡迎。

時隔多年,再喝到這碗苞谷糝糝面,想必在熟悉的味道里,品嚐到的應當是兒時的回憶和鄉愁吧。

薑片口感細嫩脆滑,感覺口中的不是洋姜,而是新鮮的筍子。無論是炒菜還是涼拌都非常好,很適合做下酒菜。薑片是店家自己做的,店家每年都會在洋姜上市的時節一次性買上七、八百斤洋姜醃製好,是店裏的特色美食。

藍田燉豆腐也是店裏招牌菜,藍田老豆腐和蘿蔔放在砂鍋裏慢慢燉着,冒着白氣,豆香和蘿蔔的清甜在空中飄散,鍋子發出“咕嘟嘟”的聲音,一口燉豆腐,冬天也變得溫暖。

長安區一直是一個寶藏的地方,不僅有歷史文化還有美景美食值得人們流連忘返。關於長安區的美食,我們也能從梅花弄堂的家常菜中窺得一二,除了文中提到的菜,長安區還有更多的美食有待發掘,也歡迎更多人到長安遊玩。

END

來源: 西安文旅之聲

編輯:胡媛媛 | 審覈:王江 張冰

總監製:王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