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俟 (公众号:海哥商业观察 ID:hgsygc)

“拼多多23岁女员工猝死”事件还在发酵,在事件发生后,拼多多的回应却招来更多批评。

1月4日上午,有网友在知乎提问:“如何看待网传拼多多员工加班后猝死一事?”

拼多多知乎官方认证账号对此创建了回答——你们看看底层的人民,哪一个不是用命换钱。过了不到30秒,该回答就被删除。但是网友已经保留截图。没过多久,拼多多官方回应:“拼多多官方回应”不实,公司坚决反对截图上的观点。

拼多多的说法遭到了知乎反驳:“拼多多”系知乎注册用户,其身份真实无误知乎有严格的身份认证流程和机制。拼多多随后又发布一份《账号管控不严的致歉声明》,称该内容系拼多多营销合作供应商员工发表个人想法忘记退出公司官方账号而导致的一场“误操作”。

很多网友对此并不买账,认为拼多多找“临时工”背锅。此前很多企业都是采取类似的公关做法。

拼多多已经挂在热搜上两天,引来了大家对于加班相关话题的热烈讨论。新华社评论道,畸形加班现象必须坚决遏制。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能被忽视甚至被侵害。让劳动者超时工作、透支健康,是违法操作。呼吁加强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对此事也发表了评论。他认为,一方面,中国过去很落后,摆脱贫困是第一大任务,有“加班是光荣”的传统价值观;但是今天人们的诉求仍是多元的,仍会有很多人愿意用“拼命”来换取生活的改善,但它作为一种集体价值在发生动摇。年轻人希望在努力工作和享受生活中寻求某种平衡。

胡锡进谈到,在发达社会里,让人加班是挺难的一件事,常常是多给钱都不行。这恐怕不能简单视为他们“懒”。不过胡锡进也承认,中国仍不是一个富裕国家,低收入群体依旧很大,一些岗位的加班在所难免,吃苦精神在我们的社会决不能够缺失,在一些关键部门需要将奉献精神发扬光大。“我们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调整,不断实现新的平衡。”

从近些年的流行词就可看出年轻人对于“奋斗”的理解已经有了变化。从自嘲“咸鱼”、“人间不值得”、到对“996”、“打工人”、“内卷”的无奈。在竞争日趋激烈、发展空间日益收窄的困境下,年轻人好像越来越焦虑、越来越“丧”,不过同时也有一种乐观自嘲的阿Q精神。

这背后是年轻人渴望改变现状的期盼,在快速发展的当下,个人应该如何发挥价值?如何能紧跟时代的发展?社会又能给个人以怎样的庇护和回馈?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难怪拼多多的“官方”回复会将事情越描越黑。那无异于承认,事情只会变得更差,猝死事件还会发生,要改善生活只能用命去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