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現在,關於她的資料實在是很有限,甚至稀缺。

程宜芝(1894—1957),劉伯承的原配。1910年,劉伯承與程宜芝結婚,1912年生子劉俊泰。1957年因病搶救無效逝世。

但是,面對她,我忽然地想到了兩個很重要的字——尊嚴。

尊嚴,一指尊貴莊嚴,二指可尊敬的或者不容侵犯的身份或地位。出自《荀子·致士》:“尊嚴而憚,可以爲師。”原文是這樣四句:“尊嚴而憚,可以爲師;耆艾而信,可以爲師;誦說而不陵不犯,可以爲師;知微而論,可以爲師。”意思是:有尊嚴而又使人敬畏的,可以把他作爲老師;年紀大而有威望的,可以把他作爲老師;誦讀和講述有條有理,又不違反禮法的,可以把他作爲老師;瞭解精微的道理並能加以論述的,可以把他作爲老師。

這一刻,程宜芝就應該是我們很多人的老師,讓人敬重、敬畏,是個有尊嚴的人。她和劉伯承愛情往事,因此變得很簡單。

1910年,劉伯承與程宜芝結婚,1912年生子劉俊泰。同年劉伯承離開程宜芝從軍。在劉伯承離家後的二三十年間,程宜芝一直孤守在劉家的幾間草屋裏,與她和劉帥所生的獨子劉俊泰相依爲命;由於劉俊泰被煙毒傷害又患精神病。一家生計除了從劉家分得幾畝租人的薄田之外,主要靠着程氏的勤耕苦織,將男人女人的擔子挑在一肩,才勉強過上了半溫飽的生活。

這是公開的資料,細節大約是這樣的:劉伯承1892年出生在現在的重慶,五六歲時起就開始讀書,13歲,家人爲他訂下了一門“娃娃親”,對方就是程宜芝,比劉伯承小兩歲。當時,劉伯承很不願意,相親的時候故意扮成小娃娃的樣子,還裝傻,程家人問他的時候,他“吭哧”一聲流出了兩行很長的鼻涕。程家人覺得把女兒嫁給這樣一個人,可能有些不行,但程宜芝卻相中了劉伯承,覺得自己這輩子就嫁他了。

劉伯承可能也覺得這事也不成,拖拖拉拉地拖過了一年多時間。1906年底,學堂學習的他回家過春節。那時候,讀書人少,能寫字的也沒幾個,他便在鎮上擺了個紙攤,想爲家裏掙點過年用的零花錢。有天,攤前來了個人,告訴他這樣一件事:有個女孩子找了個心上人,但不知咋地這心上人就不見了。女孩子想去找,但又不好意思,也不知道心上人在哪裏。又想把心上人忘了,卻忘不掉,過了一兩年天氣,都快憋出毛病了。

來人說,女孩子想要讓劉伯承根據這個意思,寫副對子,貼在家門上過年,也祈願心上人能夠平安。劉伯承想了想,揮筆寫道:“劍膽遠行,念家國傾危,血性男兒當身許;芳心盼友,祈天神護佑,有情人終成眷屬。”來人看了非常滿意,問劉伯承能不能在聯下落個款,劉伯承說:“對聯哪有落款的呀!”來人說:“爲圖個吉利,女孩子說了,沒落款就不要。”沒辦法,劉伯承只好在對聯下方落了一行小字:“開縣貧子劉伯承敬書。”隨後,劉伯承收到了來人塞上的一個大紅包,打開一看,裏面竟是10元大洋。

望着來人離去的背景,劉伯承這會是誰家的女子呢,竟然如此大方。隨後,他想,來人不會是程家人派來的吧?來人所說的那個女孩子不會就是程宜芝吧!但他並沒往深處琢磨,又接着爲人寫字了。果然,求字的人是程宜芝,送上10元大洋的同時也爲劉伯承送來了愛的表白。年後,劉伯承又外出求學,程宜芝開始像過門媳婦一樣,照顧劉伯承的父母。在給劉伯承的家書裏,程宜芝總告訴他家裏一切都很好,要他多多保重,卻從來沒有提及與他結婚的事情。

兩年後,父親過世,劉伯承回家主掌家務。看到程宜芝,他的心軟了下來,隨後與程宜芝結婚。這一年,劉伯承18歲,程宜芝16歲。兩年後,他們有了自己的孩子劉俊泰。其後,劉伯承投身軍旅,再也沒有回來。新中國成立,劉伯承主政西南,託人帶去口信,希望能與程氏見上一面。程宜芝得知劉伯承已在長征途中與汪榮華結婚,謝絕了劉伯承請求,還爲劉伯承帶來了這樣的口信:

你不要回來,我也不去你那裏,我對你毫無怨言,也無大困難需要你幫助解決,只望你勤勉國事,挑好老百姓給的千斤重擔。我母子已得到政府照顧,成分評了紅軍家屬,每月有五斗米補貼,不勞你分心了。

這個口信,沒有豪言壯語,樸素如泥土,但卻是讓人肅然起敬併爲之動容的——它的背後是程宜芝在劉家數十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以及對於劉伯承的苦苦相盼,但程宜芝卻把它述說了個風和日麗、波瀾不驚——實事求是吧,面對這個一樣悲情的婚戀故事,我想,現在有多少女人,在所謂的愛情裏,別說尊嚴了,有時甚至把那一點點可以稱爲體面的東西都丟乾淨了。

也許,劉伯承當時沒有再去勉強程宜芝,就是爲了成全程宜芝生命裏的那份尊嚴,而程宜芝卻把同情給予的那點微弱的火光,錯當成了愛情,死死地守護了一生。網上的資料顯示,程宜芝於1957年病逝。劉俊泰也因一直不能勞動,時常犯病發瘋,於1961年死於老家。據說,劉俊泰身後有兩個女兒,長女劉天儉,一直在四川奉節縣當小學教師,現已退休。曾多次被省地縣評爲模範教師,獲得過先進稱號與榮譽獎狀,丈夫叫陳楠,與劉伯承基本沒有往來;次女名不詳,一直默默無聞,人們甚至不知她做何種工作,有着怎樣的經歷,都幹了些什麼。

關於爺爺奶奶,劉天儉曾說:“我的可憐的奶奶呀,一天好日子沒過過,凡是女人該享的福她都沒享過,凡是女人的不幸她都受夠了!”又說:“我驕傲,不但因爲我有—個稱譽於國於世的、爲國家民族捨棄一切的偉大爺爺,也因爲我有—個雖然—生默默無聞,卻集中國婦女忠貞、堅忍、勤勞的美德於一身的偉大奶奶!”這話說得很體面,也很實在,體現着的是中國老百姓寬廣與樸素的胸懷,也能夠:尊嚴而憚,可以爲師!

本文根據資料編寫,配圖爲劉伯承元帥故居,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