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是令人絕望的地方,但往往也是創造奇蹟的地方。美軍在太平洋戰爭期間不僅誕生了很多將星,還湧現出不少一線戰鬥英雄。例如在1942年10月24日到26日進行的亨德森機場戰役中,巴斯隆率領2支14人組成的機槍小隊擋住了日軍3000人48小時的瘋狂進攻,爲援軍的到來贏得了時間,最終幫助美軍成功守住了亨德森機場。他也憑藉這次戰鬥成爲了美國的大英雄,雖然後來在硫磺島戰役時不幸陣亡,但至今仍被很多人懷念。

巴斯隆

巴斯隆1916年出生於紐約州布法羅市,由於小時候家裏比較窮他15歲就輟學去高爾夫球場當球童。1934年他開始在美軍步兵師服役,並且被派遣到菲律賓馬尼拉駐防。1940年,經過特訓的巴斯隆加入美國海軍陸戰隊,隨後到古巴關塔那摩基地服役。

1942年6月初爆發的中途島海戰雖然使得日本海軍元氣大傷,放棄了太平洋中部的控制權。但日軍大本營決定繼續推進南太平洋前進戰略,並且在6月16日佔據了位置十分重要的瓜達爾卡納爾島(以下簡稱:瓜島),企圖以瓜島爲跳板進攻澳大利亞。美軍在打贏中途島海戰後隨即將矛頭對準了瓜島,目的是要掌握南太平洋的戰略主動權,瓜島戰役在此背景下於8月7日正式打響。由於日軍情報系統的問題,事先並沒有得到美軍會登陸瓜島的消息,美軍幾乎不費一槍一彈就成功佔據了瓜島機場並將其命名爲亨德森機場。自己辛苦修建的島突然被美軍給搶了,日軍當然不幹了,於是開始向瓜島上的美軍進行反撲,進入10月份後日軍更是調集了1.5萬人試圖一舉擊潰島上的美軍重新奪回機場控制權,其中有3000人去攻打美軍倫加防線。

M1917勃朗寧重機槍對着日軍進行輸出

10月24日晚,日軍達到倫加防線後像植物大戰殭屍裏的殭屍一樣扎堆發起攻擊,巴斯隆和隊友藉助射速600發每分鐘的M1917勃朗寧重機槍對着日軍進行輸出。在異常慘烈的戰鬥中,機槍小隊12人戰死,2人重傷,僅剩巴斯隆1人還能戰鬥。只見他戰神附體一人操作2挺機槍繼續壓制日軍,彈藥不夠了就冒着炮火去搜索彈藥,機槍壞了也自己維修,甚至一度打到用手槍跟日軍近距離拼殺。憑藉着超人的毅力巴斯隆最終等到了援軍的到來,此戰日軍傷亡1500人到2000人,最終不得放棄原先的計劃灰溜溜跑了。多虧了機槍小隊的英勇戰鬥才保住這片陣地,這場戰鬥使巴隆斯得到了美國榮譽勳章。榮譽勳章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62年,它是美國政府頒發的最高軍事榮譽獎章,主要是爲了表彰那些在戰鬥中發揮巨大作用的軍人,目前一共只有3460人獲得此勳章。

阿靈頓公墓12區384號墓

巴斯隆成爲了美國的戰鬥英雄,美國人民不只爲其舉辦了熱烈的歡迎會,還將他的故事分成20集每天不停地在電視臺上進行播放。巴斯隆不負衆望,借各種場合進行戰爭募捐,以便幫助美國早日打贏這場戰爭。藉着主角光環和一身的榮譽,他原本有很多機會到大後方去,遠離那九死一生的戰場,但他還是多次請求返回前線進行作戰。後來上級同意了他的請求,讓他前往加州進行訓練,在這裏他遇到了後備役人員雷娜女士,並在1944年7月10日與其結婚。

巴斯隆可能真的是閒不住,剛剛度完蜜月不久就申請前往太平洋前線參加戰鬥,不過這次他就沒有那麼幸運了。1945年2月19日,他繼續帶着機槍小隊的隊員在硫磺島海灘進行登陸,不幸被日軍迫擊炮炸死,事後軍方追贈他海軍十字勳章,他的遺體被安葬在阿靈頓公墓12區384號墓。

巴斯隆號下水時雷娜女士出席儀式

雖然他最終戰死沙場,但他依舊是美國人心目中的大英雄,他那種不畏犧牲的戰鬥精神值得被後世所銘記。美國海軍決定將1艘基林級驅逐艦命名爲巴斯隆號,該艦於1945年12月21日下水。此外,美國5號洲際公路和海軍陸戰隊基地內的分別有一段路就是以巴斯隆命名的。新澤西州的多座橋樑也被命名爲巴斯隆橋,甚至在其家鄉拉里坦還有很多與巴斯隆有關的建築,每年也會舉行紀念活動來紀念巴斯隆。由此可見,美國人對戰鬥英雄也是非常崇拜的。

當然了,巴斯隆能夠打贏這場戰鬥跟精良的裝備和隊友的配合也有很大關係。面對日軍豬突戰術,恐怕也只有多挺重機槍組成的防線才能將其擊潰,而且重要的是重機槍性能要十分可靠。隊友之間的配合也要高度默契,美國援軍再晚來1天恐怕倫加陣地就守不住了,陣地丟失的話那麼巴斯隆的英勇故事也不會有人知曉。

客觀公正、通俗易懂、趣味十足的武器知識科普小站,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火器營營長,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