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糟糕的一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線下生意舉步維艱,苦苦支撐。

2020年,也是“好”的一年,因疫情的影響,短視頻,直播成了一個炙手可熱的一個暴利行業,也誕生一批批草根逆襲網絡紅人。如:許華升,辛巴,三江鍋等等一批草根逆襲的網絡紅人。不得不承認,直播確實暴利,高額的打賞,帶貨佣金,坑位費,讓很多網紅賺的是盤滿鉢滿。

一場直播上千萬音浪,按音浪和人民幣的比例1:10算,一音浪等於一毛錢,1000音浪等於100塊錢,4000萬音浪摺合RMB就是400萬。一晚獲利400萬,扣除平臺50%的抽成,到手的數目也是多少人辛苦一輩子也達不到的數目。

如此暴利,且投資成本幾乎爲“0”的情況下,也難怪許多人爭先恐後往裏面鑽,爲了走紅,爲了博眼球,爲了吸引粉絲,各種低俗不堪的內容紛紛出現用戶的視線。而各平臺所謂的“內容爲王”卻成了擺設

年紀輕輕,四肢健全,卻在深山裝窮賣慘?請問這種能給用戶帶來什麼價值?

公開宣揚老少戀,點贊卻1.7萬,直播間人數達到2.3萬,試問價值又在哪?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出現在公衆面前,卻臥榻在前,明明處於花甲之年卻打扮的妖里妖氣,有悖常倫,直播間滿是負面,咒罵情緒,人氣卻有1.4萬,請問監管又在那?

半裸露卻流量不減,而平臺的規則上卻明明寫着內容不雅,大面積紋身,裸露,是擺設?

如果說前面的那幾位僅僅只是博下眼球,吸引粉絲,那麼這兩位應該屬於什麼?

前段時間,某平臺頭號主播辛巴,帶假燕窩事件,在整個圈子鬧得沸沸揚揚,從開始的百般抵賴,假一賠十,到最後證據確鑿一賠三,到道歉信玩文字遊戲,我們看不到任何認錯的態度。

整個事件被查實之後,平臺也僅僅只做出了禁播60天的處罰,高達上百萬的詐騙金額,僅僅換來平臺60天的禁播,即便滿是匪氣,低俗語言盡顯也可以公然出現在大衆的視線。

4000萬用戶就是你可以囂張跋扈,帶假貨,詐騙的理由?辛巴事件尚未給我們一個信服的答案,在打假人王海最近的微博又爆出另一起某平臺大主播勝仔的欺騙,欺壓事件。

故意念錯人名,讓用戶誤以爲自己沒中獎,證據面前卻選擇拒不承認,即便粉絲跑到平臺總部也只不過只對該主播進行了一天的禁播處置,獎勵兌現依舊無望,甚至還做假轉賬記錄,恐嚇,威脅粉絲。直播不是很賺錢嗎?一晚上上百萬的收入嗎?爲什麼連區區一萬塊的獎勵都難以兌現?

試問,如此帶有涉黑性質的主播難道不應該禁播嗎?結果卻是恰恰相反,該主播還挺進了平臺的年度直播盛典總決賽,甚至還成了年度總冠軍!

試問,底線何在,原則何在?監管何在?

歸根結底,所有的平臺都是以利益爲主,再能給平臺帶來巨大流量和利益的時候,只要沒有觸犯衆怒,沒有達到天怒人怨,平臺永遠不會對這些不良主播進行封號,永久禁播處理。而所謂的“內容爲王”在這些大主播身上,只不過是個擺設

什麼是真正的內容爲王?

關於王,孟子的《孟子·梁惠王下》有這麼一句話: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所謂內容指的是所包含的東西或意義,豐富。

而縱觀各平臺的短視頻,直播,除了某些真正有才藝,知識教育型的主播,能做到內容輸出外,這些所謂的PK主播,有幾個能真正做到內容爲王?

隨便上去吼吼,就叫才藝?隨便拍點生活碎碎念,露點胸秀下腿就是知識?那麼寒窗苦讀,努力求學的意義何在?

當然,也承認這些所謂的主播,的確能在某刻給我們帶來一定的娛樂,但是離真正的內容還差之千里。爲了這一點點娛樂,多少人辛苦勞作的收入付出東流,又得到了什麼?因爲打賞主播而鬧出的事件數不勝數。

真正有錢人沒幾個會爲了一場直播豪刷成千上萬,所謂的大款,大部分不過是主播團隊刷的迴流票,以此來刺激所謂的“大款”。所以,奉勸大家一句,理性打賞。只有內容能夠讓自己學到東西的,有價值的才值得你那份打賞。

直播是否真的能一夜暴富?

不得不承認不管是靠打賞還是帶貨,直播確實是一個高收入行業,看看某平臺的年度直播盛典音浪排行版,

2.5億音浪,摺合RMB多少錢?上千萬,一晚上就能變成千萬富翁?如此圈錢,爲何許華升,陳翔這些知名大佬卻不參加?爲何榜單上幾乎一個大佬主播都不在?

說到底,所謂的盛典直播,不過是這些主播圈錢的一個遊戲。只要稍微泠靜就不難看出其中的貓膩。

看看這份數據,“神豪”一個月刷1.7個億,摺合RMB1700萬,一個月打賞1700萬?所謂的“神豪”身價究竟有多高?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男好色,女好癡,好色是男人的天性,”,爲了美女豪甩上千萬的例子,不是沒有,但極少。但是男性爲男主播一場刷上千萬,可能嗎?能有上億身價的人,會爲了那一點點娛樂,頭腦會如此發熱?

答案只有一個,團隊通過刷迴流來刺激大衆心理,跟風消費。而最大的受益者是誰?答案顯而易見。

再來看看帶貨主播是否可以一夜暴富,根據數據顯示,2020年10月帶貨排行榜,薇婭單月帶貨80.1個億,

根據中國公司上市財務要求:發行前3年,累計淨經營性現金流超過5000萬或累計營業收入超過3億元。按這個數據去算,薇婭一個月幹掉了多少上市公司?如此暴利之下,薇婭何須還每天直播到凌晨兩三點?

所以,直播是賺錢,但絕對沒有那麼誇張。否則一個月賺上億的薇婭也不必如此拼命。

"一夜暴富"的背後是利益的驅使

2020年,受疫情的影響,直播電商的確成就了很多人,也確實暴利,甚至在暴利的趨勢下,很多人不惜鋌而走險,賣假貨,暗黑操作等等一些手段來爲自己謀利。

一些主播,網紅公司爲了利益,不斷的去誇大宣傳,而平臺甚至相關部門,也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去控制,任由其發展,這才導致了今天這個行業如此低俗,混亂不堪的局面。

一場直播收入上千萬,一條視頻賺取上萬,任何人都能在平臺取得成功,等等這類口號在各平臺是屢見不鮮。平臺的默許,人性弱點的驅使,一大批人瘋狂的往裏面鑽。而真正賺錢的人卻是寥寥無幾,真正成功的又有幾個?大部分是苦不堪言。

追求成功沒有錯,追求高收入也沒有錯,但是我們一定要保持一個理智的思想,不要一味的去聽從他人如何成功的,如何如何賺錢的。

正如有一位名人的一句話:我們不要一味的聽取別人是如何成功的,他成功你未必能成功,我們更應該去聽取別人是如何失敗的,這樣才能避免我們少走彎路,少失敗。

結語:

世界每天都在變化,成功的路也千萬條,但是唯一能讓自己的成功的就是日積月累的努力,李佳琪成功前做了幾年的商場導購,對化妝品有着深入的瞭解,薇婭成名前做了幾年的服裝生意,沒有誰能隨隨便便一夜成功,我們也不要看着別人成功的光環,而忽略了背後的汗水。

在決定走這條路之前,先捫心自問下,自己是否真的適合這個舞臺。自己的內容是否能夠給別人帶來真正的價值。也更希望各平臺和相關部門,能夠對這個行業多進行一些監管和管控,不要讓那些誇大的宣傳,別讓利益抹掉了我們本性的善良,玷污行業的良性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