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中央政法委祕書長、全國掃黑辦主任陳一新主持召開第12次全國掃黑辦主任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總結全國掃黑辦3年來工作情況,審議掃黑除惡有關文件,爲全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總結表彰、推進掃黑除惡常態化做好充分準備。

會議指出,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3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按照全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部署要求,全國掃黑辦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助推專項鬥爭健康發展。

會議強調,爲期三年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即將收官,常態化掃黑除惡即將展開。今後對涉黑惡違法犯罪要打早打小、露頭就打,持續改善社會治安環境,確保城鄉更安寧、羣衆更安樂。

會上,陳一新聚焦發揮統籌謀劃、協調推進、督導利劍、考評激勵、宣傳引導、引領帶動等“六大作用”,總結了全國掃黑辦3年來的工作。長安君帶來詳細介紹。

一、發揮統籌謀劃作用,推動掃黑除惡行穩致遠

堅持把統籌謀劃作爲全國掃黑辦首要職責任務,緊緊圍繞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落實領導小組部署要求,積極提出思路對策建議,細化目標任務舉措,努力當好專項鬥爭“參謀部”。

——注重整體性謀劃。在專項鬥爭開展之初,研究提出了“一年打擊遏制、兩年深挖根治、三年長效常治”的整體安排建議,並持續助推專項鬥爭全面展開。第一年,面對鬥爭初期“五大痛點難點”,建立起全國掃黑辦五項工作機制,推動以依法嚴厲打擊開路、以十省督導破局、以宣傳發動造勢。第二年,面對承上啓下攻堅任務,深入分析“六種苗頭性問題”,提出“穩、準、狠、實、合”系列舉措建議,助推專項鬥爭向縱深發展。第三年,面對決戰決勝艱鉅任務,研究提出“一十百千萬”全年思路建議,推動建立一個長效機制、開展十大行業領域專項整治、實行百起大案掛牌督辦、開展千名逃犯緝拿抓捕、確保萬起案件依法審結,並以“十大任務舉措”爲抓手,助推專項鬥爭圓滿收官。

——注重階段性謀劃。堅持以調查研究開路,全國掃黑辦每半年開展一輪覆蓋全國的分片調研,主任、各位副主任採取“蹲一省帶一片”方式,既及時摸清了鬥爭實情,又就地推動了任務落實。初戰告捷後,及時提出明確主攻方向、創新機制等舉措建議,謀劃部署向新興領域、網上戰場、行業部門拓展,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強大攻勢。隨着鬥爭持續深入,推動加強辦案指引、制定完善9個法律政策文件,促進打響了訴判攻堅戰。進入收官之年,提出打的一手不能松,在第三季度前突出“清”,開展“六清”行動;在第四季度突出“建”,落實“六建”任務。

——注重針對性謀劃。堅持有的放矢,及時研究解決可能影響專項鬥爭全局走向的重要問題。圍繞糾偏防錯,初期重點研究解決政治站位不高問題,防止指標化、走過場;中期重點研究解決辦案質量不高問題,防止出現統計失真、定性隨意現象;收官階段重點研究解決接續發力不足問題,防止出現攻勢停滯、草率收兵現象。圍繞均衡推進,建立健全“抓省促市”、“抓市促縣”機制,推動後進省市縣迎頭趕上。圍繞克服疫情影響,統籌疫情防控與專項鬥爭,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之後按下“快進鍵”,做到了疫情防控不放鬆、掃黑除惡再加速。圍繞要犯追逃,2019年11月、2020年4月先後推動開展“百日追逃”和“逃犯清零”行動,向全社會釋放了“只要一人在逃,追逃就永遠在路上”的強烈信號。截至2020年底,全國共抓捕目標逃犯5763人,境內目標逃犯全部到案,境外目標逃犯到案率76%。

二、發揮協調推進作用,形成掃黑除惡整體合力

牢牢把握協調推進這一基本職能,錨定掃黑除惡各方面各階段的重點任務,當好專項鬥爭“聯動軸”,推動掃黑除惡有序有效開展。

——協調推進線索覈查。堅持把線索收集覈查作爲專項鬥爭的突破口來抓。拓展線索來源,完善升級12337智能化舉報平臺,接收處置的線索數量增至同期4.7倍;健全與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公安部、國家信訪局、中央督導組等線索移送機制,推動建立舉報獎勵制度,全國3年共收到舉報線索126萬餘條;推動開闢監所“第二戰場”,挖出了一批潛藏蟄伏之徒。提高覈查質效,明確覈查責任主要在省市縣三級、縣級兜底,明確辦結期限,建立舉報人回訪制度,對覈查情況不定期抽查;收官之年對羣衆反覆舉報線索“再起底”,提級覈實或交叉檢查。用好線索數據,建立數據庫和分析模型,有效促進了決策科學化。

——協調推進依法辦案。始終將依法辦案作爲專項鬥爭中心環節緊盯不放。強化法治引領,針對實踐中遇到的“惡勢力”、“保護傘”、“軟暴力”性質認定不準、法律依據不清、把握尺度不一等問題,會同中央紀委國家監委、中央政法單位出臺系列法律政策文件,有效統一了執法辦案思想。強化能力保障,組織舉辦3期法律政策視頻培訓班,培訓全國30萬辦案骨幹;推動中央政法單位編印指導案例和執法辦案手冊,成爲一線辦案幹警的“案頭書”;總結推廣各地難案精辦、簡案快辦等成功經驗,幫助克服辦案力量不足、能力不強、質效不高等問題。強化重點督辦,對各地辦理大要案加強督辦,依法推動解決難點問題,確保把“骨頭案”辦成了“精品案”。

——協調推進“打傘破網”。加強與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的協同配合,持續打出“打傘破網”組合拳。以理順機制開局,針對有的地方紀法銜接不暢等問題,推動各地建立健全“兩個一律”、“一案三查”、領導聯點包案、雙專班辦案、線索雙向移送反饋等工作機制,努力實現掃黑除惡與“打傘破網”同頻共振。以多策並舉攻堅,針對一些黑惡組織根基深、偵辦阻力大等問題,會同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召開專題座談會,研究提出上級黨委重點關注、上級紀委監委親自過問、派出工作組聯合調查等具體措施,打掉了一批政法機關領導幹部充當“保護傘”的黑惡組織。以“傘網清除”收官,針對有的案件未查深查透、“有黑無傘”、“大黑小傘”等情況,推動各地全面回溯覈查,實行上級紀檢監察機關重點關注、上級掃黑辦約談,做到一查到底。

——協調推進“打財斷血”。始終把剷除黑惡勢力經濟基礎作爲事關專項鬥爭成敗的重大工作來抓,防止黑惡勢力死灰復燃、捲土重來。盯黑財查控,針對鬥爭初期“打財斷血”成效不彰的情況,明確提出“六必查”,要求抓捕嫌疑人與查控涉案財產同步進行,有效防止黑惡勢力抽逃隱匿黑惡資產。緊盯甄別認定,針對查控黑財力度加大後大量案件涉案財產規模大、情況複雜等問題,及時推動完善經營性財產代管託管等措施,依法區分合法財產與非法財產,有效維護企業合法權益。緊盯依法處置,針對大量案件進入執行階段後有的涉案財產處置不規範等問題,協調中央政法單位部署集中行動,對全部涉案財產處置實行一案一臺賬,推動涉案財產依法及時處置。

——協調推進基層治理。堅持邊打邊治邊建,把掃黑除惡與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推動打掉了1.53萬個農村涉黑惡團伙,依法嚴懲“村霸”3727名,基本肅清了農村地區黑惡勢力。配合中組部規範村“兩委”換屆選舉,完善和落實村“兩委”成員資格縣級聯審機制,助推各地建強農村基層組織。

——協調推進行業治理。運用大數據等手段分析確定金融放貸、自然環保等黑惡犯罪易發多發的十大重點行業領域,協調有關部門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努力剷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明確全國掃黑辦副主任分別聯繫一個重點行業領域加大督導力度,推動各地紀檢監察和政法機關發出“三書一函”10.3萬餘件,其中85%以上已完成整改,促進提升了社會治理水平。

三、發揮督導利劍作用,掀起掃黑除惡最強攻勢

堅持把督導督辦作爲傳導壓力、落地落實的關鍵一招,持續擰緊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責任鏈”,推動各地揭開“蓋子”、深挖“根子”,有效形成攻城拔寨之勢。

——以中央督導強推進。爲形成督導推動態勢,研究起草《全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督導工作方案》,緊鑼密鼓推動部署中央督導工作。精心組織督導試點。選取河北作爲督導試點,派出骨幹力量開展爲期1個月的中央督導,探索出“省直督導、下沉督導、邊督邊改”等模塊化流程,爲中央督導在全國鋪開探索經驗。開展督導專題培訓。從24家成員單位抽調近400名骨幹,組織舉辦2期督導培訓班,召開行前動員會,確保督導有效展開。分批全面鋪開督導。2018年開展1輪、2019年開展2輪督導,實現中央對省(區、市)督導全覆蓋。組織督導工作“回頭看”。組織3輪督導“回頭看”,對照1200餘條問題清單,實地檢查整改成效。廣大幹部羣衆稱讚中央督導充分發揮了利劍作用,是一次最廣泛的動員,共收到羣衆舉報線索64餘萬條;是一次最強大的打擊,各地打擊戰果均比督導前增加30%以上;是一次最徹底的落實,推動形成“五級書記一起抓”的工作格局。

——以特派督導破難題。針對中央督導結束後一些地方出現過關思想、鬆懈情緒,於2019年底接續啓動全國掃黑辦特派督導工作,開展精準督導,推動解決難點問題。建立特派督導專員制度。組織推薦73名有豐富實戰經驗、剛退居二線的政法、紀檢戰線正廳(局)級幹部,並配備參加過中央督導的業務骨幹、法律專家及媒體記者,形成“輕騎兵”模式。還舉辦專題培訓班,提高特派督導隊伍專業化水平。部署開展重點督導。提前梳理各地重點線索、重點案件、重點問題提供給各特派督導組,確保直擊要害。確定3批共82個重點地市,推動解決難點問題1200餘個。

——以案件督辦擴戰果。針對一些地方在辦案中存在久攻不克等問題,加強大要案件督辦,推動各地持續攻克難關。實行掛牌督辦破難案。對雲南孫小果案、湖南懷化操場埋屍案等111起重大複雜案件實行6批掛牌督辦,每月調度案件進展,推動解決具體問題。推動各地參照全國掃黑辦做法,形成了“全國掃黑辦掛牌百起、省級掛牌千起、全國辦理萬起”的案件攻堅格局。實行領導包案攻大案。針對部分掛牌督辦案件進展遲緩的情況,全國掃黑辦主任、副主任領銜包案30起難中之難的大要案件,推動案件一查到底,引領各地省級領導包案300餘起、地市級領導包案1700餘起,帶動全國萬起涉黑涉惡案件依法加快辦理。

四、發揮考評激勵作用,促進掃黑除惡均衡發展

堅持把通報、考評、表彰作爲重要抓手,發揮好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指揮棒”作用,推動各地各有關部門始終保持高昂鬥志和持久動力。

——堅持逐月通報。針對有的地方工作進展不平衡等問題,建立健全戰果月通報機制,每月彙總偵查、起訴、審判、打財、“打傘”等多項數據,精準繪就各地工作進展“態勢圖”。持續通報加壓,堅持每月將戰果呈送各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對好的經驗做法每月通報推廣,對綜合進度靠後的省份及時約談其掃黑辦主任。保持數據真實,明確禁止給基層辦案下指標,並對每季度戰果增幅排名前3位的省份明查暗訪、抽查覈查,確保戰果真實無水分。倒逼後進跟上,每月通報各省份“零涉黑案”的地市數量,點名通報5個後進地市,促進形成了爭先進位的良好局面。

——強化年度考評。堅持每年對各地專項鬥爭進度、質效進行全面評估,推動各地不斷優化工作質效。定好考評標準,委託國家統計局開展羣衆安全感調查,把羣衆滿意度和各地戰果數據作爲主要依據,綜合聽取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評價和各地意見,做到考評客觀公平。把好考評導向,根據專項鬥爭階段性進展情況調整考評內容,努力做到“所抓即所考”。用好考評結果,每年對成績顯著的省級領導小組和先進單位進行通報表揚,將考評結果納入年度平安建設考評。

——抓好總結表彰。把三年總結表彰作爲激勵士氣、鞏固成果、推進掃黑除惡常態化的重大工作,精心制定方案,周密組織實施,嚴格設定評選條件,真正評選出一批敢於攻堅、善於克難、忠誠乾淨擔當的先進模範。

五、發揮宣傳引導作用,形成掃黑除惡磅礴氣勢

準確把握時度效,創新宣傳引導方式,助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形成了強大的輿論宣傳氛圍。

——突出正面宣傳。聚焦能引發反響的“案件”、能感動公衆的“人物”、能震撼人心的“作品”,推動奏響正面宣傳最強音。圍繞重大節點開展宣傳。前期圍繞發動羣衆,大力宣傳黨委和政府“有黑必掃、有惡必除、有亂必治、有‘傘’必打”的堅強決心。中期圍繞依法辦案,深度報道依法精準“打傘”打財等典型經驗。後期圍繞圓滿收官,集中宣傳專項鬥爭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和歷史性成績。圍繞重要部署開展宣傳。3次推進會前後,推動全方位解讀會議安排部署,集中報道各地做法和戰果,有力凝聚了民心。圍繞重大案件開展宣傳。定期召開全國掃黑辦掛牌督辦案件新聞發佈會,共發佈32起羣衆反映強烈、社會高度關注的掛牌督辦案件;會同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公開曝光17起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典型案例。通過有力有效的正面宣傳引導,專項鬥爭知曉率由2018年的60%提高到目前的98%,廣大羣衆紛紛稱讚掃黑除惡“打得好、堅持打”。

——強化引導回應。會同中宣部、中央網信辦及中央政法單位,嚴格規範掃黑除惡宣傳標語內容及張貼。完善大要案件權威發佈機制,對雲南孫小果案、湖南懷化操場埋屍案等輿論高度關注的大要案件,主動及時發聲,被羣衆評價爲“公開的法治課”。

——創新宣傳方式。堅持“接地氣、有生氣、聚人氣”,不斷增強宣傳引導效果。開展好主流媒體宣傳。邀請中央媒體開展掃黑除惡體驗採訪活動,先後赴14個省(區、市)進行採訪報道。新華社開闢專欄,發出6期重磅報道,其他專欄刊發稿數以萬計。拍攝六集電視政論片、製作《致敬掃黑英雄》等電影電視節目,多平臺展播掃黑除惡優秀“微電影微視頻微動漫”作品,讓掃黑除惡家喻戶曉。開展好新媒體宣傳。3年來,“中央政法委長安劍”微信公衆號在網上共發佈掃黑除惡文章365篇,總閱讀數達6148.9萬。建立掃黑除惡網上主題展覽館,與新興網絡平臺深度合作,開展網絡徵文、直播庭審現場、組織網紅大V走進一線和英模人物等活動,掃黑除惡成爲網上亮點。

六、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增強掃黑除惡示範效應

始終牢記“打鐵還需自身硬”,努力當好專項鬥爭的“排頭兵”,促進各地各部門攻堅克難、紮實推進。

——敢碰硬。帶頭啃最堅硬的骨頭。針對北京高福新等案難點問題,全國掃黑辦主任、副主任多次深入一線督辦,推動案件查辦水落石出。帶頭核最複雜的線索。針對有的涉黑涉惡線索查否後羣衆又反覆舉報的問題,選取300餘件線索直接覈查並與舉報人聯繫,推動轉化成案33件,帶動省市兩級覈查線索近1.5萬件,轉化成案537件。帶頭碰最棘手的釘子。專題開展打擊網絡犯罪等重大課題研究,研究精準打擊法律政策,推動依法辦好辦實573起涉網絡黑惡犯罪案件。

——重製度。建立健全請示報告制度。堅持重大事項向黨中央請示報告,重大部署報領導小組審議。建立健全溝通研判制度。建立成員單位研判機制,共同研究重大問題。建立健全“下抓一級”制度。與省級掃黑辦密切聯繫,組織開展省級掃黑辦主任培訓,帶動各級掃黑辦強化自身建設,推動形成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

——善落實。緊盯黨中央重視、人民羣衆關注的重要案件和重要問題,加強督辦落實,下發督辦單132件,促進解決千餘個問題,有效推動專項鬥爭健康深入開展。

文章來源: 中央政法委長安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