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外來植物,人們在取名字的時候,都會帶上一些特色,讓人們一下子就知道它是外來物種,比如番茄,也叫西紅柿,一個番字就代表了它是外來的一個物種。再比如番荔枝,是爲了和我國本地的荔枝之間進行區分。有一些植物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上,會進行一些改名,導致了不少物種的名字變得異常的紊亂,讓不熟悉它的人有點摸不着頭腦。

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這樣的物種,本想通過改名讓人們重新認識它,卻沒任何的效果。這外來物種,南方人從小喫到大,改名想打通北方市場,卻賣不動。

這就是番石榴,是一種原產於南美洲的果實,因爲它的外形和我國的石榴有點相似,人們爲了區分它們,就把這種外來物種叫做番石榴。不過它們之間只是外形相似,其它是一點聯繫都沒有。番石榴引入到我國之後,在我國的華南地區被廣泛的栽種,最北可以到達四川的西南部一帶,不僅有種植的,還有野生的在野外分佈,荒山、丘陵地帶都非常適合它的生長。

在南方地區,番石榴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果實,果實不大,但很遠就可以聞到它的香味,尤其是在80年代的時候,那時候可以喫的東西不多,而番石榴這種果實就是那個年代的小夥伴們常喫的果實,幾乎每個村都有好多番石榴,青色的外皮下卻是比較誘人的果肉,紅囊、白囊,看着非常有食慾。在南方人看來,這種番石榴一定要在早晨趁着露水的時候採摘下來直接喫,又軟又綿,一旦到了午後採摘,口感就會變差一些,要是採摘下來放到第二天的話,就會有一股雞屎一樣的味道,回味無窮。不少南方的網友表示,這種番石榴是從小喫到大的一種果實,對於番石榴,情懷會更多一些。

但很多人發現番石榴只是在我國的南方地區比較的流行,在北方地區不少人根本就沒聽說過這種果實。然而這些年,南方的番石榴卻是大量的種植,一些地區甚至還出現了滯銷的情況,價格也低至3毛錢一斤都還要砍價的程度。爲了改變這種不利的局面,人們就想起了改名的方式,因爲之前不少果實改名之後,銷路確實是打開了,所以把番石榴改成臺灣地區的叫法,叫做芭樂,看似一個非常非常洋氣的名字。本想通過改名打通北方市場,然而實際情況卻還是賣不動,反而遭遇到了一些人的吐槽,說是不好喫,這是爲何呢?

首先,番石榴的保質期是非常長,採摘下來2周左右都是可以食用的,但對於北方人來說,到手的番石榴切開後發現可以食用的部分太少了,除掉中間的一點籽,就只有一點點果肉了,性價比不高,再加上聞着比較香,但喫起來甜度卻不夠。

其次,番石榴這種果實要是連籽一起喫的話,稍微喫多一些,就會有便祕的情況出現,不僅起不到水果的好處,反而帶來了壞處。

最後,在北方芭樂這種果實的價格也比較貴,一斤起碼10元以上,剛剛進入北方市場的時候,人們往往是衝着它的名字購買的,但實際情況是這樣的價格和它的可適用性之間毫無對比可言。

所以即使改名之後,在北方地區還是賣不動。本想改名打通市場,卻還是遭遇了市場的嫌棄,可能這是芭樂這種水果本身就有一些缺陷導致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