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近日首次放電,成爲這一領域的領跑者。但在此前,中國曾因美國影響,被“人造太陽國際俱樂部”拒之門外。

北京時間12月4日,中國環流器二號M(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表明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

所謂“人造太陽”,即一種以核聚變爲基礎的新能源,目前尚在研製中,並未投入商業運用。

中國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已跟國際同步開展核聚變領域研究,並於1965年在四川樂山建成了中國核聚變研究基地——西南物理研究所,即現在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

據《科技日報》此前刊發文章稱,蘇聯科學家曾提出“託卡馬克”方案,即用磁約束控制核聚變,目前全球研製中的“人造太陽”——核聚變發電項目,基本都是依此方案進行。

中國的“託卡馬克”研究雖仍在起步,但八十年代製造出了“中國環流器一號”。這爲中國核聚變研究領域奠定基礎,培養了人才隊伍。

至上世紀90年代,中國用羽絨服、牛仔褲、瓷器等生活物資,換取了蘇聯的T-7半超導託卡馬克裝置。

在當時經濟非常困難的情況下,中國對T-7及其低溫系統進行了根本性改造。1994年,更名爲HT-7的大科學裝置成功研製,使中國成爲繼俄、法、日之後第四個擁有超導託卡馬克裝置的國家。

就在覈聚變、託卡馬克裝置探索過程中,越來越多國家的科研人員認識到,“人造太陽”項目規模大、建設週期長、投資成本高,任何一個國家“關起門來搞建設”都無法解決所有難題。在1985年,美蘇首腦爲此提出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ITER)”。

ITER被視爲一個強國俱樂部,在2001年之前一直將中國拒之門外。

2001年,由於美國退出,ITER成員國出於分攤經費的考慮,希望擴大參與國的範圍。中國藉此再次申請加入,2003年正式以“平等夥伴”身份加入了ITER計劃談判——加入這個高“入門會費”的俱樂部,每個成員國要至少承諾10%的投入,約合人民幣100億元(1元人民幣約合0.152美元)。

曾代表中國參與ITER談判的中國科技部前部長徐冠華憶述,中國參與ITER,是向世界凸顯中國是負責任、有能力的國家。

2006年,ITER計劃《聯合實施協議》簽署,中國與歐盟、印度、日本、韓國、俄羅斯、美國共7方參與,計劃在法國共同建造一個世界上最大的超導託卡馬克實驗反應堆。

其中,中國爲此提供了自己研發的材料技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