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0月6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兵團第38軍對坐落在鐵原西北10多公里處的白馬山發起了攻勢,企圖一舉奪下這個地勢險要的戰略要地。

要知道當時38軍可是鼎鼎大名的“萬歲軍”,而且負責駐守這個白馬山的又是韓軍第九師。

也正是因爲這個緣故,我軍沒有感到絲毫壓力,畢竟南韓軍隊向來不值一提,連他們自己的盟友美國都看不起他們,更別說中朝聯軍了。

我軍對白馬山勢在必得,第3兵團司令王近山更是放出了“牛刀殺雞”的豪言,絲毫沒有把這支韓九師放在眼裏。

但令人意外的是,在戰役開始後,我軍並沒有取得想象中的神速進展,反而由於敵軍炮火太過猛烈,我軍損失慘重,後來還不得不調集部隊增援。

最終,原本計劃投入兩個營的小規模攻防戰,卻變成了投入了4個多團的戰役級攻防戰,並且還遲遲攻不下來。

在經過長達8天的激烈戰鬥後,雙方都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其中我方付出了傷亡高達6700人的慘痛代價。

而且在久戰不絕的情況下,我軍的補給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因此我軍只好被迫撤出戰鬥,放棄了對白馬山高地的爭奪。

可以說這次戰役的失敗,是38軍歷史上少有的一次遭重失敗,同時也是我軍在進入陣地相持戰後的相當慘痛的一次經歷。但更難讓人接受的是,導致這場戰役失敗的原因,竟然是由於叛徒的出賣!

而這個叛徒,正是38軍第114師第340團3營7連的文化教員谷中蛟。

本期文章,筆者將帶大家瞭解白馬山戰役的失利,看看谷中蛟這個在朝鮮戰場上的最大叛徒!

在第五次戰役結束以後,朝鮮戰爭便進入了陣地相持戰階段,中朝與“聯合國軍”進入了邊打邊談的狀態。而在這個時候,戰略要地便成爲了雙方爭奪的重點。

當時位於鐵原西北10多公里處的白馬山就是一個相當險要的高地,這裏東面是一望無際的鐵原平原,南面是經高臺山和寶蓋嶺通往漢城方向的“聯合國軍”主要軍事補給線,再加上其易守難攻的險要地勢,這些都使得白馬山成爲了“聯合國軍”不可忽視的的要地。

而對於中朝來說,一旦佔領白馬山高地,那麼中朝軍隊就能夠進一步向“聯合國軍”防禦縱深滲透,從而更好的開展進攻和偵查活動。白馬山的重要作用可見一斑。

其實白馬山原本是在我軍手裏的,由42軍負責駐防。不過在1951年的秋季攻勢中,美軍利用大量的飛機、坦克和強力的炮火支援使得42軍苦不堪言,最終在傷亡慘重下,42軍奉命被迫撤出白馬山,退防到離白馬山不遠處的北山陣地。

此後負責駐防白馬山的韓九師在陣地前構築了大量的地堡和工事,以此來加強防禦強度。後來出於對加固後陣地的自信,韓軍還將白馬山自詡爲“鋼鐵陣地”,料定志願軍不敢前來進攻。

不過在38軍換防北山陣地以後,我軍很快就再次盯上了白馬山陣地,一方面是因爲這裏的地理位置實在險要,而另一方面,則是42軍丟的面子,怎麼都要讓“聯合國軍”還回來。

因此,38軍軍長江擁輝在到訪不久後就開始制定攻佔白馬山的作戰計劃,而在考慮到白馬山的易守難攻後,他決定採用奇襲的方式,企圖打韓九師一個措手不及。

這裏不得不提一下38軍,這支大名鼎鼎的“萬歲軍”,可以說是我軍中戰績最輝煌的部隊之一。

它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28年彭德懷領導平江起義後組建起來的紅三軍團,後來在解放戰爭中,它以四野一縱的名號響徹東北,不僅是四野的三大主力之一,更是號稱“天下第一縱”和“林彪的三隻虎”之一。

而在進入朝鮮戰場後,38軍在軍長梁興初的領導下參加了第二次戰役,先是擊敗韓7師,再虐土耳其旅,後來更是重創美2師。

當時彭老總在得知了38軍的光輝戰報後,不由得心花怒放,當即親自在嘉獎電文中加上了“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38軍萬歲!”的批示,而這也成就了38軍“萬歲軍”的英名。

在梁興初調任西海岸指揮部擔任副司令員以後,38軍軍長由江擁輝接任,他同樣是一位德才兼備、軍政兼優的老紅軍指揮員。

在進駐北山陣地後,擁有着光輝歷史的38軍在新軍長的帶領下,全軍上下都充斥着一種肅殺之氣,他們根本就無謂任何敵軍的阻撓,更不用提白馬山區區一支南韓部隊了。

不過出於“不輕敵”的基本指揮素養,江擁輝還是非常重視白馬山的韓國守軍,而且爲了讓部隊更好的達到“奇襲”的目的,他還特意在進攻計劃開始前的六週就展開了對部隊的特訓。

當時他下令讓擔任主攻任務的114師專門找有蛙聲的地方練潛伏,如果隊伍通過時蛙聲停止,那麼就視爲不合格,一直要練到部隊通過時蛙聲不會受到任何影響,這纔算達到訓練目的。

除此之外,114師還全師演練了蘇式新裝備與通訊聯絡設備的使用、步兵炮兵相協同等戰術組織,並且還籌備了足夠多的武器彈藥,就連新裝備的坦克都搬了出來。

可以說38軍爲白馬山攻堅戰準備的非常充分,而且在江擁輝的督促下,指揮部還幾乎把所有可能會遇到的突發狀況都想了一遍,並且制定了響應的解決方式,以確保萬無一失。

然而,讓江擁輝怎麼也不會想到的是,就在作戰計劃準備實施的前4天,意外還是到來了,而且這個意外還直接導致了他和38軍的心血付之一炬。

這個意外就是原定突擊隊340團3營中7連的文化教員谷中蛟突然叛變了。此人向韓軍泄露了我軍即將攻打白馬山的情報,直接導致了我軍後來的計劃完全被韓軍針對,最終導致38軍損失高達6000多人,以及戰役的最終失敗。

那麼,谷中蛟究竟是何人?他又爲何會突然叛變呢?這說來有點話長,我在這裏簡單的說一下。

谷中蛟是在解放戰爭末期才加入解放軍的,由於他有着一定的文化基礎,加之能說會道,很受上級領導的欣賞。在經過部隊的培訓後,谷中蛟成爲了38軍的一名文化教員,主要負責幫助部隊掃盲。

而在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以後,谷中蛟跟隨38軍一起開赴前線,先後參加過不少戰役。不過由於他本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加之他非戰鬥人員的身份,他並沒有經歷過什麼危險,同時也沒有得到過什麼立功的機會。

但對於谷中蛟而言,升官發財一直都是他的心願,但怕死打不了仗,自然就立不了功,從而也就沒有可能被提拔的可能。所以,谷中蛟爲了得到升遷只能不斷地耍心機,盡力爭取上級的關注。而他的“努力”也沒有白費,在其表面功夫下,上級也是給了他一些提拔,讓他成爲了排一級的幹部。

在嚐到甜頭以後,谷中蛟的表面功夫就做得更賣力了,特別是在白馬山戰役前,他不僅主動參加戰前演練,表現積極刻苦,後來更是主動上書參加突擊隊,爭取上陣衝鋒的機會。

當時38軍計劃投入兩個營對白馬山進行潛伏突擊,其中就包括了谷中蛟所在的340團3營。

突擊隊的危險性可想而知,所以上級還是決定採用自主請願的方式,讓戰士們主動報名突擊隊。

這時,谷中蛟便異常積極地表現了起來,不僅爭着遞交了請願書,口號還喊得震天響,其決心把好些戰士都帶動的熱血澎湃。

但谷中蛟心裏明白,無論自己表現得再怎麼積極,鑑於他文化教員的身份,上級都是不可能將他派上前線的。所以,他的目的僅僅是獲取上級足夠多的關注,從而爲自己攢下足夠多的政治資本。

然而,令谷中蛟做夢都沒有想到的是,他的一片“赤誠”居然真的受到了上級的“關注”,由於戰役第一階段進行地比較順利,上級便決定在戰鬥的第二階段給他這個立功的機會,並且還鼓勵了他好好表現。

這個突如其來的“好消息”可把谷中蛟驚得夠嗆,一時間腸子都悔青了,任憑他千算萬算,卻怎麼也沒算到上級會不按常理出牌。要知道上前線衝鋒可是要命的活兒,稍微一個不留神,別說立功升官了,就連小命都不保。

但是,此前自己的積極表現又是實實在在的,如果爭取到了機會卻又不敢上的話,那麼他谷中蛟也不用再在軍隊裏混了。

所以在兩難的境地下,谷中蛟也只能硬着頭皮上了,他想着大不了就是一死,如果僥倖命大活下來的話就是造化。

不過這個“悲壯”的想法也僅僅只在他腦中停留了一陣子罷了,隨着進攻的日子越來越近,看着戰友們一個個寫好了絕筆信,他對死亡的恐懼也越來越大。

終於,一個機會的到來讓谷中蛟得以說服自己臨陣脫逃,他也由此做下了一個最愚蠢的決定。

當時進攻的時間定在了10月份,而在進入金秋十月以後,朝鮮的天氣便開始涼下來,到了穿冬裝的時節。

其實在114師發起進攻之前,棉衣就已經下來了,但上級考慮到棉衣是消耗品,幾天後的戰鬥又難免會有士兵傷亡,因此便決定等到這次戰役過後再發放棉衣,優先供給傷兵,儘量避免傷兵被凍死。

當時上級的這個決定得到了各部隊的理解和支持,大家都有着壯士斷腕的氣概,所以都贊成將棉衣省下來給傷兵。

不過谷中蛟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卻怒不可遏,他心想老子上陣衝鋒命都快沒了,卻連件棉衣都捨不得給,這明顯是對他的不公平。所以,在經過一番思想鬥爭後,谷中蛟決定“自尋生路”,堅決不幹“賠命不討好”的買賣。

而當晚,谷中蛟就趁着和部隊查看道路的機會一跑了之,而且爲了能夠在韓國人那兒討些好處,他還特意跑到韓軍陣地前投降,並將38軍的計劃一五一十地告訴了韓國人。

當江擁輝在得知了谷中蛟叛逃的消息後,他頓時大怒,因爲一旦谷中蛟將我軍的計劃泄露給敵人,那麼我軍的前期準備工作就會完全白費,而到時發起的進攻也會事倍功半。

不過,久經風霜的江擁輝很快就冷靜了下來,略加思考後,他立即就想到了解決方式。

很快,江擁輝就將谷中蛟叛逃一事上報給了第3兵團司令部,而且還就具體情況給司令員王近山提了兩個解決方案。

第一個方案就是提前發動進攻,因爲谷中蛟等級不高,所以韓軍必然會對他的情報進行驗證,而且韓國人調集軍隊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我軍提前發動攻勢,那麼就能打韓軍一個措手不及,從而達到我軍目的。

而第二個方案,就是將進攻時間延遲十天,這樣一來就可以使谷中蛟提供的情報失誤,那樣的話韓軍就會對他失去信任,同時也會放鬆對我軍的警惕。屆時再發動進攻,同樣能夠取得“奇襲”的效果,給敵人造成致命一擊。

不過考慮到提前發動進攻會導致部隊倉促,準備不充分,所以王近山否定了第一個方案;而延後發動進攻可能會使我軍陷入到被動中,還會增加我軍的消耗,所以第二個方案也被他否決。

於是,江擁輝只能在王近山的命令下按計劃發起攻勢,而這也爲後來白馬山戰役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至於韓軍一邊,他們的確對谷中蛟的情報產生了懷疑,正如江擁輝所猜測的那樣,韓國人還花了大力氣去驗證。

不過本着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想法,韓軍還是決定提防一下,他們一邊將炮兵調往前線陣地,一邊聯繫了附近的友鄰部隊,最終得到了美軍9個炮兵營,兩個坦克連共44輛坦克的援助。

白馬山本就是易守難攻的要地,如今再加上韓軍做好了相應部署以及得到了充足的火力支援,這場仗的艱辛程度可想而知。

而結果也正是如此,在戰役發起後,我軍的突擊隊很快就在敵人的照明彈下暴露無遺,瞬間密集的炮火就朝着我軍落下,一時間突擊隊損失慘重。

不過38軍向來就是一支擅長打硬仗和惡仗的隊伍,敵人的炮火越猛,我軍的鬥志就越旺,所以在38軍的英勇反擊下,敵人的傷亡同樣不小。

不過由於敵人的炮火過於猛烈,我軍很難取得戰鬥的進展,加之傷亡慘重,後來114師只好又依次調了4個團投入戰鬥,而敵人的援軍也源源不斷地到來。

之後在雙方的不斷增兵下,白馬山戰役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傷亡也是越來越慘重。

最終在經過8天8夜的慘烈戰鬥後,我軍依舊沒能取得較大進展,而考慮到部隊消耗過大,補給困難,於是志司指示38軍主動撤出戰鬥。

至此,白馬山戰役終於結束。

縱觀這場戰役,我軍總共傷亡了6700餘人,這無疑是一個相當慘重的代價。而且雖然損失巨大,但我軍的戰役目標(佔領高地並鞏固)卻並沒有全部達成,這不得不說是我軍的一次巨大失利。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沒能達成佔領高地的目標,但我軍還是取得了殲敵9300多人的戰果,要知道在敵軍火力、兵力以及地勢都完全佔優的情況下還能取得這樣的戰果,這依舊是很不可思議的,而這也足以讓38軍受到尊重和敬佩,“萬歲軍”的名號當之無愧。

我們在總結這場戰役的失敗原因時,王近山可能有着一定的責任,因爲他的判斷確實有點失誤。但要說起導致這場戰役失敗的罪魁禍首,谷中蛟一定難逃其咎,他纔是整個38軍的罪人。

正是由於他的一己之私,由於他的貪生怕死,由於他的無恥行爲,這才導致38軍計劃泄露,導致了6700多名英勇的戰士血染白馬山,導致了無數好兒郎永遠留在了異國他鄉,

可以說,谷中蛟永遠是38軍的罪人,甚至是整個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罪人,他永遠不可能得到人們的原諒。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這個行爲令人髮指的醜陋叛徒,他在叛逃韓軍後也沒什麼好下場。

因爲各國對於叛徒的態度都是大同小異的,在其利用價值被耗盡後,這種人是得不到任何尊重的,所以,大多數叛徒的結局都不會太好。

而谷中蛟同樣如此,在叛逃韓軍以後,他深知不可能再回到中國,所以便向韓國方面申請了政治避難。不過在他沒有利用價值以後,韓國便將他送進了戰俘營,後來又輾轉將他送到了臺灣。

在到達臺灣以後,蔣介石也不可能會給這些戰俘好臉色,所以他們從事的基本都是一些苦力活。不過在一段時間以後,谷中蛟的具體情況就沒人知道了,而且也沒有確切的記錄可以查到。有人說他在臺灣隱姓埋名,有人說他去了美國,還有人說他在70年代就孤獨死去了。

不過,不管谷中蛟的結局怎麼樣,相信沒有人在乎,因爲在中國人民心中,這個叛徒早在白馬山戰役中就死了。而且,他不是死在衝鋒的路上,也不是死在敵人的子彈下,他是死在了人民的唾棄之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