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這個時代,知識是沒有任何限制的。任何你覺得不可思議的領域,都會有相應的專業書來告訴你是怎麼回事兒。

對於我們來說,如何檢索信息?如何找到你想要的內容?知識那麼多,如何對每一類知識都有好奇心?如何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


01 閱讀的能力

在古代,在許多東西還需要用竹簡刻,或用羊皮紙抄寫的時候,如果有人能把大段的文章或者其中的段落全部背下來,講給別人聽,那麼這個人一定是一位地位非常顯赫的人。在那個年代,誰要是記憶力好,就一定會受到人們的尊崇。

隨着印刷術的發展,出版業的繁榮,一個人的閱讀能力也在發生着變化。已經不再是誰的記憶越好就越牛,而變成了誰的知識越廣博,越能成爲一個厲害的人。

到現在這個知識爆炸的年代,光知道得多、記住得多,並沒有太多的作用,我們需要更多地理解、更快地掌握每一個知識點,更快地應對。

所以,閱讀的進化就不再是原來的死記硬背,而是要求你具備一些能力。閱讀的能力也從最開始時的只需要記得多、讀得多,變成了需要會搜索、有好奇心、獨立思考。

而學會獨立思考、擁有好奇心、擁有檢索能力就成爲我們應該具備的三種閱讀能力。


02知識晶體

所謂的知識晶體,就是一些結構性的東西,它不是一些碎片,而是一個框架、一個思維模型。這些思維模型決定了一個人的專業程度,決定了在你的腦海裏能不能把碎片知識利用起來。

知識晶體就是我們的思維模型、思維結構,就是把一個問題說清楚的過程。

遇到不同的場景,可以使用不同的框架,這就是知識晶體的妙處。

閱讀的過程,就是不斷收集和形成知識晶體的過程。一個人有多強大,實際上就看他到底積累了多少知識晶體。

你積累的知識晶體越多,說明你的閱讀能力越強,閱讀效率越高,閱讀效果越好。所以,閱讀最重要的是積累更多的知識晶體,並把這些知識晶體運用到你的實際工作和生活中,使閱讀真正產生作用。


03讀書筆記的本質

讀書筆記的本質,就是從閱讀的三大能力——學會獨立思考、擁有好奇心、擁有檢索能力——延伸出來的,即在獲得大量信息的過程中,提取其中的精華,並且理解這些內容,之後,讓這些內容能夠被我們更方便地應用和使用。

讀書筆記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工具,它的本質就是如何獲取、如何理解、如何應用讀書筆記,把它變成我們重要的輸出工具和幫手。

我們做筆記不單是爲了記住,更多的是爲了理解和應用,這就是做讀書筆記的原因。在做讀書筆記時,需要帶着目的去閱讀,幫助你達成讀書的目的。

一本書不可能到處都是精華,即便有很多精華,也要明確知道哪些對你有用,哪些對你來說是最重要的,並將這些有用的、重要的信息做成筆記。這是做筆記的一個重要前提。

一般來說,記筆記的流程是這樣的。

1、先在書上做標記,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做各種標記。

2、去收集資料,打開自己的思路,看看碎片化的收集和整體化的收集到底都有哪些渠道。

3、對收集的碎片化資料進行整理,建立自己的私人圖書館。

4、做輸出和轉化,形成系統化、結構化的東西。

5、嘗試去做應用和各種實踐。

最終,要把書上收集的卡片變成我們自己輸出的卡片,把書本上學到的知識變成我們自己理解和掌握的知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