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彈專家2》上映了,但其實在走進電影院之前,我對劉德華的這部新片沒有抱任何希望,我甚至跟朋友吐槽,劇情肯定很老套,一定又是在最危急的關頭,爲了救人而犧牲自己的橋段。

拆彈2開場

但是等到電影正式開播,開頭的一分鐘就瞬間吸引了我的眼球,劇情瞬間進入緊張的狀態,到處都是人在拼命的往外跑,接着香港國際機場被炸,地鐵裏的炸彈引爆,波及了更廣的範圍。

這個畫面是《拆彈專家》第1部紅磡隧道炸彈時的場景,非常猛烈吧!可是這也是第一部唯一一個高能的時刻,可是在《拆彈專家2》中,開場第一分鐘的場景比這還要燃,還要炸!

拆彈1紅磡隧道被炸圖

拆彈1

在看的時候,感覺整個香港最繁華的中心都被炸掉了,我邊看心裏邊想:不可能!這不可能是事實,一定是如果沒來得及拆彈,就會引發這樣的後果。

果然預言成真,故事回到5年前開始說起。但是這樣的開頭,讓我意識到劉德華的這部新片不簡單!

至少故事的情節設置非常有意思,開篇一分鐘不僅僅讓我們看到了燃炸了的特效,還讓我對後面的劇情產生了新的期待,最後的結果確實沒讓我失望。

所以就這短暫的一分鐘,我在朋友面前啪啪打臉,因爲我又很激動的告訴他:這部電影肯定很好看!

接下來跟大家說說我的觀影感受,這部電影還沒有到滿分的地位,但是85分以上,絕對是一部勁爆口碑好片。

第一:典型的香港風格,敢於表達,敢於揭露。

也不知道香港的電影是不是被成龍帶的,凡是拍動作片都喜歡上蹦下跳、竄來竄去,香港又是一個建築非常密集性的城市,警察和劉德華飾演的潘乘風之間的追逐戲,一如既往的保持了香港動作片的態度,敢跳、敢拼、敢闖!

尤其是潘乘風和警察之間在巷子間穿梭,再加上高密度的人羣,在川流不息的馬路間追逐,讓人一刻也挪不開眼睛。

對於想看香港動作片的朋友來說,這部戲中的武戲部分能夠滿足絕大多數人的期待,儘管劉德華59歲,但是從潘乘風在醫院逃亡的這個橋段,能夠看到劉德華的身手依然非常敏捷,打戲拳拳到肉,動作乾淨利落,一氣呵成!

沒有打鬥的圖,就放一張劉德華鼓掌圖

除此之外,香港電影通常都會揭露一些社會現象,而在這部戲中,劉德華飾演的潘成風,是一個看似被社會遺棄的人,就因爲在拆彈的過程當中摔到了一隻腿,所以不能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不是因爲潘乘風不夠格,而是上面的領導害怕承擔社會輿論和責任!

雖然講述的拆彈的故事,但是香港電影敢於從中表達這個“社會有病”的主題,就已經是很多電影所望塵莫及的。

最難得的是,這個電影並沒有煽動大家的情緒,只是輕描淡寫的揭露了這個現實,讓大家在一個小人物的英雄當中尋找到共情,既理解潘乘風人性的轉變,也呼籲更多的人,多講一些人情味,少談人性。

第二:劇本設計接近滿分,但仍然有bug。

這部劇有一點懸疑的味道,劇情的設計也一直在不斷的反轉,劉德華因爲沒了一條腿性情大變,五年後再次出現也是一個非常陰暗的模樣,就在我們所有人以爲潘乘風就是炸彈的製造者,結果劇情來了一個反轉,說潘乘風是臥底。

就在我們快要相信的時候,劇情又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變,潘乘風實際上就是炸彈製造者,因爲被植入了假的記憶,所以才產生了混亂。

那麼最後潘乘風得知真相後,到底是站在了正義的這一邊,還是把一隻腳繼續邁入邪惡呢?可能有一些小夥伴還沒有去看這部電影,在這裏就不劇透了。

儘管劇本的設計非常完美,但依然有一些bug,首先有一個最明顯的破綻,就是劉青雲飾演的拆彈專家在拆彈的過程當中,被樓上的狙擊手連續開槍,還有一名警察因此而身亡,可是下面一堆的警察卻沒有第一時間找到狙擊手的位置。

納尼?

實在是沒有必要爲了凸顯警察的英勇行爲,而把警察塑造成“弱 智羣體”。

一羣警察難道還比不上一個只知道自殺式襲擊的恐怖分子嗎?而且還是業餘狙擊手,這真的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因爲電影院時長的限制,這部長達兩個小時的電影,劉德華要完成,潘乘風三次人物性格的轉變,再加上文戲的情節較少,多多少少會有一些跳戲,但是劉德華很好的把握了三個階段潘乘風的人物特徵,所以看起來並不突兀。

而且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能夠完成人物性格的極大轉變,可見劉德華的演技相當有功底,所以看完這部電影之後,誰要再說劉德華演技爛,我真的有可能要在心裏口吐芬芳了。

說到這裏就插一句題外話,爲什麼人們總說劉德華演技爛呢?

這一點連劉德華自己都承認,那五年爲了想擺脫演員的身份進入投資行業,劉德華跟公司簽了協議,按月領月薪,無論公司給他接多少戲都會拍,目的就是爲了能夠拿到穩定的薪酬還債,還要給手底下的員工發工資。

劉德華最後總結,那時候他大概拍了100部的電影,其中有很多爛戲,劉德華還半開玩笑的表示:我就覺得自己帥,能擋很多事兒。

拍攝《拆彈專家》第1部,劉德華56歲,拍攝《拆彈專家》第2部,劉德華59歲,可是劉德華的魅力並沒有隨着年齡的增長而減弱,反而在第2部又圈了一大波的粉絲,因爲在這部戲裏劉德華的演技實在是太讚了,能夠在有限的時間裏,讓我們能夠明顯的看到潘乘風的人物性格發生了變化!

拆彈1

第三:三個潘乘風,一個劉德華

在炸斷腿之前,潘乘風是一個爲了保護民衆生命安全,寧願脫掉自己防彈衣的拆彈專家,在專業上足夠自信,對待生活也足夠樂觀,哪怕斷了半條腿,潘辰峯依舊快速的恢復訓練,只希望能夠再次回到工作崗位上。

劉德華將這個階段的潘乘風塑造的非常陽光,就如劉青雲飾演的另外一位拆彈專家所說:拆彈呢,不是拿一個人的命,去救另外一個人的命。

這個階段的潘乘風,就是這樣的人!

可是當潘乘風被警署調去做文職時,再加上藥物的刺激作用,潘乘風的人物性格發生了扭曲,這個階段他最經典的一句話就是在修車行工作時,他說:現在的人啊,壞了就不用了。

其實是在說這個社會,也是在說自己,因爲自己一條腿沒了,所以就被人嫌棄了,哪怕自己恢復的再好,但是也不被得到認可。

所以他纔會在自己的好兄弟面前感到委屈,纔會拍着桌子喊:我不是瘋,是痛!

隔着屏幕都能夠感受到潘乘風心裏的憤怒以及不甘,給潘乘風人物性格的轉變說出了緣由。

潘乘風是一個不怕拼命的人,他怕的是自己已經如此拼命,但依舊被拋棄。

當初的期待有多高,如今的失望就有多深,我估計藥物帶來的副作用,也促使潘乘風的精神處於一種壓抑的狀態,所以最後讓他走向了正義的對立面。

如果這一段表演不是劉德華,而是別的演員塑造,我相信沒有表演經驗的演員一定會塑造的很尬,而且非常突兀!

然而最高能的是當劉德華失憶之後,一臉茫然的表情,這是在告訴我們曾經的潘乘風回來了。

哪怕最後得知真相,看到自己曾經所犯下的惡行,潘乘風流下的也只是悔恨的淚水,並且在最後爲了制止核彈的爆炸墜入大海,完成了自我的救贖。

《拆彈專家2》最好看的地方不僅僅是在於劉德華的演技,而且整部劇情的節奏非常的緊湊,即使是拍到感情戲的部分也完全不拖沓。

尤其是最後的設計,無論是倪妮還是劉德華,兩個人的感情戲都非常的乾淨利落,情感表達也很到位,幾句臺詞就表達了兩個人物之間濃厚的感情!就光憑這一點,甩了很多注水劇一大截。

看了這部電影之後,我有兩個感受。

第一個是:人最怕的並不是努力,而是努力了卻不被看見,但是如果有一天這件事情真的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也不要將所有的過錯怪在這個社會,世界上這麼多人,他一時看不見也很正常。

但是我們自己要知道,前方的路在哪裏?

第2個是真的希望劉德華能夠如願獲得獎,並不是因爲劉德華59歲了還怎麼拼,而是因爲憑藉這部電影、憑藉劉德華的演技,他完全值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