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升高的時候,學校按照學習成績將同學們劃分到不同等級的學校就讀。成績優異的同學就會被重點高中錄取,去重點學校就讀。而成績一般的同學就只能到教學條件與實力都很一般的學校。

一般來說,初中成績優異的學生到了高中成績優異。那些最終考上清華北大的高材生,從小到大成績都很優秀。從來沒有跌出過年級前三,你以爲學霸只是單純的依靠小聰明或者智商才能獲得優異成績的。其實不然,他們除了本身智商高,自律性強,自身也非常努力。這也是爲什麼各地學校都會展開“生源”大戰的原因,都希望自己的學校能招收到更優秀的學生,提高學校的升學率。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一如既往的優秀,也有的同學在小學初中成績很一般,但是到了高中成績卻突飛猛進,從成績平平的學生成爲優秀學霸。也有的同學在小學初中成績優異,但是到了高中因爲精力分散,或者沒全把心思放在學習上,才導致成績一落千丈。

一般什麼樣的學生在小學初中成績一般,到了高中成績會變得越來越好呢?主要有哪幾類學生?

1、學習能力強

在小學初中由於課程知識不是特別難,有些同學憑藉着小聰明還能獲得很不錯的成績。但是到了高中不行,高中的課程知識難度加大,而且學業壓力也隨之上升。如果同學們還沿用以前的學習模式,想靠着小聰明實現學業上的逆襲,基本不可能。更多的是考驗同學們的學習能力與自律性。

每位學生在學校獲得的課堂時間都是相同的,老師也都是用的相同的課堂模式。那爲何學生成績卻有千差萬別。其根本原因就是學習能力的不同,有的同學學習能力強,同樣是一節課的時間,能夠跟上老師的思維,很好地掌握相關的知識。但是有的同學卻不行,在課上跟不上老師的思維,別人用幾分鐘就能理解的知識點,他可能要花一兩個小時。學習能力較弱,在學習知識方面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2、有目標有計劃地學習

每一個學霸背後都有一個嚴格的學習計劃表,什麼時候預習功課,什麼時候複習功課,都是有相關安排的。做一件事情並不是盲目的去做,而是有計劃有目標地去做。高中學習的科目多,而且有些同學還存在偏科現象。這時候就需要自己給自己擬定一個學習計劃,這樣在學習的過程中才能有條不紊。同樣的學習時間,能夠讓時間得到最大效率化。

學習切記盲目一把抓,要分清重點。每門學科的分值,學習側重不一樣,根據自身的情況確定計劃更有利於後面的學習。

3、自學能力強

高中想要學好,要會學。因爲高中的內容,更側重理解和運用,要活學活用才能得高分,如果純粹是死記硬背,靠着“填鴨式”教學培養出的學生思考能力弱,遇到靈活多變的試題就很難得高分。但是有些同學呢?會主動自學,無論是課內知識還是課外知識都會涉獵,當自己的知識面足夠廣,在考試的時候答題纔會更貼近正確答案。有些同學每天都在渾渾噩噩的學習,根本不知道在哪些知識點上有所欠缺。說直接點,這類同學就是缺少了自學能力。

老師只是負責傳授知識,知識點上自己沒吸收的地方需要同學們自己去檢查,去思考,去解決。解決後自己再去找試題反覆練習,這樣才能把知識學習得更紮實。

4、學習足夠主動自律

成績越優異的學霸,自律性越強。即使是在假期,也能嚴格要求自己。不需要被動性地學習,他們清楚自己肩上的學習任務。但普通的學生呢?自律能力弱,可能會淪爲“學渣”。即使在小學初中通過自己的小聰明獲得不錯的成績,如果不能提高自己對學習的自覺性,到了高中成績也會慢慢下降。你學習不是爲了老師學習,也不是爲了家長學習,是爲了自己。當今社會是一個看學歷看能力的社會,如果沒有學歷我們連一份普通的工作都找不到。我們好好學習也是爲了自己未來的發展。

所以希望同學們都能夠認真對待學習,同時家長也要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長大後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學習當中都能夠受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