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佛賞花去

黃維是黃埔一期畢業,參加過淞滬會戰、武漢保衛戰和遠征軍緬甸反攻等。曾任國民革命軍第12兵團司令,也就是“黃維兵團”,1948年12月在淮海戰役中兵敗被俘。後來,一直在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75年,作爲最後一批戰犯被特赦。

黃維的高光時刻是在抗日戰爭中,淞滬會戰時的羅店之戰,也是黃維的成名之戰。面對日軍的猛烈進攻,他死守了7天。打到最後,連電報員、文書、炊事員都拿槍上戰場。戰後整編,一個師打到只剩不到一個團。 對此戰,有說黃維忠勇可嘉,也有說他指揮死板僵硬,從此留下了“書呆子黃維”的外號。

黃維34歲時已是中將軍長。蔣介石把“五大主力之一”的第18軍交給了他。

儘管黃維不諳人情世故,但他爲人處事光明磊落,不失君子風度。一不貪污。二不請客送禮。三不好女色和賭博。他爲人孤僻成性,自命清高。部下評說他,總是表情嚴肅,不苟言笑。連走路都是挺着胸脯,一副將軍儀容。

黃維的性格非常固執,墨守成規。一次,杜聿明遠征緬甸,敗逃回國。對杜聿明部隊進行點檢的就是黃維。杜聿明很希望能少報點損失,這樣自己也能挽回點面子。爲此,杜聿明宴請黃維。誰知黃維根本不領情。

深知他這個特點,淮海戰役中,他遇到了黃埔同學陳賡將軍。陳賡早已摸透了黃維的性格,打仗愛在書本上找依據,所以,陳賡採用放棄已佔陣地,誘敵深入的方法,黃維果然上當,當黃維醒悟的時候,已成俘虜,當他知道與自己對陣的是陳賡時,他嘆氣道,敗在陳賡手上不算冤枉,在學校裏我就比不過他!

黃維在戰犯管理所呆了20多年,因爲墨守古代忠君思想,對於蔣介石忠貞不二,就是不承認錯誤。1959年第一次特赦,杜聿明、宋希濂等人因爲表現良好被釋放。1960年、1961年政府又進行過兩次特赦,廖耀湘等也都出獄,黃維一直到1975年最後一批才被釋放。

同在戰俘管理所的沈醉曾經記錄下黃維在管理所發生的幾件趣事。當時戰俘間都成立學習小組,讓黃維難堪的是,他的舊部下屬,他認爲不屑一談的人反成了組長。

在同組學習時,別人批評他時,他裝着閉目養神。對於有些人的批評,他認爲感到討厭的,就施展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絕招”:就是當批評者話音剛落,他用一串響屁作爲回應。別人生氣地質問他,他不慌不忙地說,你硬要把放屁和你發言聯繫起來,那我也沒辦法。周圍人都憋着笑。

有一次,他在捱了批評後,在桌上寫下一張紙條: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結果被眼尖的人看到,報告了組長。這個組長正是黃維的舊部下屬,看到紙條,隨手就給了黃維一記耳光。這使得黃維措手不及。曾經堂堂的兵團司令長官,捱了屬下一個大嘴巴子,誰受得了呢?大家也都愣住了,因爲在管理所還沒有發生過打人的行爲。

黃維劍眉倒豎,握緊拳頭朝着對方腦門猛擊,被人及時制止。此事驚動了管理所的幹部。並對組長這種錯誤的行爲進行了嚴厲批評。此後,戰犯之間再也沒有人敢動手打人了。

黃維一生都沒說過蔣介石的一句壞話,即便他在接受了27年的改造之後也沒有。晚年接受採訪被問及對蔣介石的評價時,他淡淡地說了句:他的那一套過時了,所以失敗了。

黃維在戰犯管理所的所作所爲其實就是過不去心裏的那道坎,其實在內心深處,他知道自己錯了。

剛剛關進去時,他的身體很差。得了5種結核,政府爲了他到香港買很貴的抗生素給他治病。是他徹底得到了根治。

管理所每天都爲他提供一斤牛奶、兩個雞蛋和三兩豬肉,即使在最困難的3年自然災害期間都沒斷過。黃維受到觸動。

後來他又發現,他的幾個子女全都進入了大學。在那個年代,黃維這種人的子女是不可能進入大學的。這一切都是政府的安排,黃維深受感動。所以,他一直說,共產黨對我有恩,一是沒有殺我,二是把我的家人也照顧得挺好的,兒女們都受了教育。

1975年,作爲最後一批戰犯被赦後,黃維擔任了全國政協委員,致力於國民革命軍軍史研究。1989年,因心臟病突發去世,終年85歲。

參考資料《戰犯改造所見聞》《我的父親黃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