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吳興區中醫院、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工程總承包(EPC)項目開標,由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和浙江天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成功中標。

疫情之後對於傳染病的防控要求更加重視,治療與防控一體化的理念進一步落實。湖州吳興區中醫院、公共衛生服務中心項目在這樣特殊的背景下對防控結合的設計提出了更高要求。作爲吳興區的重點工程也是標誌性項目,專家評審團一致認爲我院方案以前瞻的創作思路、高效的醫療流程、厚重的文化傳承詮釋了現代醫療和中醫兼容幷蓄的理念

吳興區中醫院、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建設項目位於湖州市吳興區老城區,規劃包含300牀中醫院公共衛生服務中心,項目總投資約80200萬元新建總建築面積約8.25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7萬平方米,吳興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1.25萬平方米)。本項目致力於打造集醫療、疾控、康養爲一體的現代化中醫園區

新時代中醫院的內涵一方面要利用先進的醫療理念和醫療設施,提供高效的醫療服務,另一方面要發揚中醫的優良傳統,做到兼容幷蓄,醫養並重。新時代中醫院的外表要體現地域的傳統,展現人、建築、自然和諧共存的精髓,展示我們的文化自信。在空間組合上,設計以院落圍合爲建築的基本原型盡顯江南特質並通過園、庭、榭、廊、徑等元素進行詮釋,呈現一座擁有中國傳統和國醫文化的現代中醫院

醫院場地東西長,南北短。設計充分利用場地的特點將醫院功能佈置在場地西側,公共衛生中心佈置在場地東側,中間通過花園空間聯繫兩部分功能,同時作爲遠期預留髮展用地;醫院通過醫療街聯繫門診、醫技與住院,住院樓沿河佈置可獲取最好的景觀面;醫院主入口廣場、門診大廳與沿河的次入口形成一個南北通透的綜合大廳,對於醫院形象有極大提升。

醫院延續醫療街形式高效整合各部門,將醫院公共衛生服務中心、行政樓、門診、醫技與住院有機串聯起來;在狹長的場地上依次佈置後勤兼污物出入口、醫院主入口、公共衛生中心入口。在總圖關係處理上充分考慮到中醫院與公共衛生中心各類人羣的出入口。

隨着疫情防控常態化,醫院與公共衛生服務中心互動會逐漸發展成爲新的趨勢。我們着眼未來,對防疫新常態下的醫院設計進行探索;我們傳承歷史,將中醫院在新歷史時期的定位更加提升。

設計團隊:陳建、徐昉、許益盛、陳鵬、吳潔瓊、李琪、黃凱悅、祖武、胡琦琦、楊林

本文資料來源:UAD浙大設計,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