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仅仅将人简单地分为“好人”和“坏人”,那无疑是小孩子才有的行为,但很多人一辈子都只是“孩子”,因为他们不懂“利益”这两个字的真正含义。

我们为什么学习历史?不是为了记住历史上那些真真假假的故事,而是通过这些故事让我们摆脱狭隘和愚昧,塑造一个有独立自我意识的理性之人。

很多人不明白朱元璋为什么不学唐宋,而非要搞害人害己的海禁、理学、八股、锦衣卫、户籍、朝贡和皇室子弟天下养等看似荒谬的制度?这是因为“清承明制”,“明承元制”,但元朝这个野蛮的帝国并没有继承唐宋两朝正统儒家所提倡的制度。

如果站在家天下时代的帝制的立场来看,朱元璋、乾隆和慈禧不但不傻,还都是聪明绝顶之人。如若不信,且看下面的具体分析。

·乾隆和慈禧的过人之处

当很多人在网上谩骂朱元璋对手下的恶毒和残忍,以强硬的皇权大搞“闭关锁国”的政策,并最终导致了文人丧失了儒家的品德而灭亡了明朝时,这些人没有站在朱元璋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对于一个帝制时代和家天下的君王来说,怎么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就怎么干才是他们最基本的出发点。

即便是所谓的汉唐明君,他们所代表的依然和大贵族、大地主、大官僚阶级的利益,而不会为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着想。

有人喜欢很情绪化,并幼稚地谩骂乾隆和慈禧是败家子,其实,他们能控制一个1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帝国那么多年,这本身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网友的小智慧。

乾隆之所以摒弃老爹雍正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起纳粮一起当差”、“废除贱籍”、“推行普通话和全民教育”这些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唯独留下“改土归流”和“文字狱”,就是因为乾隆比雍正更明智。

按雍正那种实干家的治国方式,老百姓是得到了最大的实惠和好处,但清朝可能会提前灭亡。雍正所有的改革都是在皇权的推动下,以牺牲大地主和文人利益为代价的非常手段。

雍正之所以这样干是因为老爹康熙晚年就是一个十足的“败家子”和“糊涂蛋”,但他没想到儿子更败家。

乾隆之所以废除雍正时期所有利民政策是因为乾隆害怕如果再延续雍正的改革会得了民心而失了天下,在愚昧的古代,所谓的“民心”不在民间,而在文人和地主阶层的手里。

看看雍正为老百姓做了那么多好事,康熙和乾隆那么混账,但在后世的笔下雍正却被骂得最狠,这是为什么?

就是因为雍正的“摊丁入亩”得罪了所有的既得利益者,而这些人却可以通过写书来引导者愚昧无知的穷苦百姓跟着他们的舆论走。

既然雍正通过13年的努力已经把几乎破产的清朝变成了国库充盈的稳定帝国,乾隆就没有必要在冒着文人和反清势力相结合的风险继续和所有大地主阶层作对了。

乾隆最后之所以选择和士大夫共治天下,就是因为真正托起清朝的不是老百姓,而是那些大官僚和大地主阶层。

至于像朱元璋和乾隆这些无比精明的皇帝为什么要选择闭关锁国的政策,作者想说,他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别以为现代人有了网络之后就真的变聪明了,能当皇帝,即便是刘禅、崇祯和溥仪这样的末代皇帝,那个不是聪明绝顶?而且,他们身边还围绕着全国最厉害的一群精英。不是古代的昏君多,而是如今网上自大的人太过泛滥。

清朝能够成立,是建立在火炮和贸易基础上的。在明朝晚期,满人通过对明朝出口人参和皮毛赚走了明朝25%的白银,并成功将这些银子转化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欧洲火炮。

真正打败的明朝的不是李自成,而是清朝的野战部队。

不是清朝捡了李自成的便宜,恰恰是李自成沾了八旗的光。

看看后来满人入关后李自成的狼狈样就知道到底是谁厉害了。

相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清朝是商业化最活跃,也是对外沟通最广泛的一个帝国,这当然要归功于科技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逐渐成熟。

笑话清朝皇帝不知道世界地图的人明明自己是孤陋寡闻的傻子,却偏要说人家是白痴。

如果读者了解圆明园里的西方科技和康熙时期的欧洲顾问团,就绝对不会再鄙视清朝高层对世界的熟知。

当马嘎尔尼提出想在北京和舟山群岛建立起属于自己国家的独立“王国”,并用武力威胁清朝让鸦片合法化时遭到了乾隆的委婉拒绝,这成了乾隆“闭关锁国”的铁证。

且不说马嘎尔尼对清朝提出的要求严重侵害了清朝的领土主权,就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英国根本就拿不出和清朝产生对等贸易的物品。

当时由于人口过剩,清朝急需的是粮食和白银,而这英国却拿不出来。

当火车的效率还没马车高的时候,谁会冒着得罪所有“儒生”的风险去鼓捣西方的“先进科技”呢?

如果您有幸读过世界著名汉学家孔飞丽的叫魂案,你就会被乾隆这一时期的杯弓蛇影所震撼。

为什么乾隆会把江南地区发生的一件普通的民事诉讼案当成国事看待呢?这是因为在这一时期欧洲发生了一件足以令乾隆无法入睡的大事,那就法国大革命。

当一个古代帝王得知远的欧洲,民众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吊死了自己的国王后,你让这个龙椅上号称自己是天子的乾隆怎么想呢?

不错,通过现代化改革和学习欧洲先进的**是强国富民的不二良策。但那样以来,大清国是强大了,老百姓也富裕了,但他们爱新觉罗家却失业了。

如果你是乾隆,你会学习西方吗?乾隆不想当下一个“路易十六”,乾隆只想让他和他的子孙世世代代都当“乾隆”,所以乾隆彻底拒绝了走欧洲模式。

为了将欧洲的邪恶思想扼杀在摇篮之中,大清国坚决不学法国那套,坚决要搞闭关锁国的优秀国策。

本来清朝在雍正时期军队就装备了一半的火枪,但法国大革命之后,乾隆对汉人绿营兵的控制越来越严格。

当白莲教初出茅庐之后,乾隆以雷霆之势挨家搜捕,搞得各级官员趁机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以铲除邪教之名疯狂敛财,并最终酿成了民变。

乾隆之所以那么紧张,就是因为当时的白莲教里的部分思想蕴含着西方传教士里的末世论,这一思想恰好来自乾隆最为担心的欧洲。

站在乾隆的观点,乾隆是对的。看看法、德、日、英等所有欧洲化的帝国那个没有繁荣富强?老百姓那个没过上好日子?但他们的皇帝还有权势吗?

·相比乾隆慈禧更能狡猾

慈禧虽然是一位女性,但其智慧绝对高于现代网上的绝大多数毫无理性的疯子。

慈禧真的不知道将钱花在海军建设上比花在收复新疆和过生日上更好吗?慈禧不但没有昏头,而是聪明绝顶。慈禧之所能创造出一个所谓的“同治中兴”,就重在“同治”这两个字上。

什么叫同治?就是共同治理的意思。

如果你了解曾国藩,你会发现曾国藩在大战天平天国期间重新编排,并大肆出版了“王夫之的作品”。

王夫之作品里强调了一点,那就是除了汉人之外,其他人都是蛮夷。很显然,王夫之的作品在清朝是禁书,现代来看也是一种狭隘的极端民族主义言论,但号称自己忠于大清国的曾国藩为何大肆出版并向民间发散朝廷的这些禁书呢?

仅仅是曾国藩自己这样吗?诸如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一流他们真的就没有称帝之心吗?

李鸿章的淮军和海军已经够强大了,如果慈禧再把钱都投给李鸿章,这条狼会不会反过来咬死大清国这只有气无力的下山虎呢?

到了慈禧年间,清朝的税收收入只有乾隆时期的50%,人口却在上升,那么剩余的税收都哪里去了呢?是被曾国藩和李鸿章这样的地方官给截留了。

有人会问,这原本属于帝国官僚系统的权利,李鸿章这些人是吃了熊心豹胆了?居然敢截留朝廷的皇家官银?问题就出在太平天国时期清朝的正规军(八旗和绿营兵)早已腐败得失去了战斗力,最后只能依仗地方上的乡勇兵给摆平了叛乱。

朝廷让人家去打仗,又不给人家正规的编制,总要给点钱吧?于是乎,清朝朝廷就默许了地方官僚私自收税,这就形成了和唐朝末年一样的“藩镇割据”。

当时看似慈禧在掌权,实际上慈禧不过是一个和事佬,在李鸿章和、左宗棠、曾国藩等人之间左右逢源,夹缝中求生存而已。看看慈禧死后失去控制的各地势力迅速演变成了地方军阀,不得不佩服慈禧的胆识和智慧。

最后作者还是强调一句话,所有好的政策帝国的皇帝们都懂,但他们就是不会去做,因为那不符合帝制时代皇家的利益?“宁与友邦,不与家奴”看似荒谬,却有利于皇权的统治。

自古以来,没有犯错的皇帝,只有犯错的“魏忠贤”和“秦桧”。

我国古代皇帝为什么自从宋朝之后表现得越来越“愚昧”和“保守”呢?一句话只就可以总结,那是因为他们不愿失去皇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