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毛毛蟲小姐

小巷又彎又長,沒有門,沒有窗,我拿着把舊鑰匙,敲着厚厚的牆。

一個人在的城市,冬天總是寒冷而漫長,每個加完班回去的晚上,我總是無數地忍不住問自己,爲什麼你還在堅持,這座城市究竟有什麼是讓你放不下的。

是啊,究竟有什麼是讓我放不下的呢?

前段時間,我在抖音上看到了一個關於北漂的人物訪談,訪談的人是一個姑娘,北漂七年,從月薪五千到月薪三萬,她在採訪裏講述了自己北漂的心酸過程。

別人都是覺得大城市發展好,機會多,所以才選擇要去打拼。

我不是這樣,我只想出去看看,開開眼界。

我第一次去北京的時候,簡直驚呆了,站在川流不息的天橋上,才知道原來城市和城市之間,人和人之間可以有那麼大的差別,我從小到大沒有見過那麼高的樓,那麼繁華的街道,那麼漂亮的霓虹燈,我不知道原來城市二環外還有三環四環,甚至十環。

我揣着三本院校畢業的證書,在北京這座到處都是機會的城市裏橫衝直撞,我每天面試七八家單位,聽各種公司對於人才的需求,一輪又一輪的面試下來,我不僅發現自己學歷不夠,更讓我覺得自己能力淺淺。

那個時候,我最害怕的就是接到爸媽打來的電話,他們總是一遍又一遍地問我:“有沒有找到住的地方,有沒有找到好的工作。”而我總是小心翼翼又不厭其煩地告訴回答他們:“我很好,工作找得也很好。”

但其實,我是在畢業第三個月的時候才找到的工作,而且工作性質並不好,我是學公關的,卻找了一份銷售的工作,底薪只有三千塊,每個月都要出差,一個月30天,25天都在外面跑,說是在北京,其實是全國。

後來,我實在受不了這份工作的強度,我辭職了,辭職的時候工資卡里也只有一萬多塊錢。我的生活還是慘兮兮的,沒有逆襲沒有變化,上班依然不敢叫滴滴,買衣服依然不敢買當季,甚至連喫飯我都選擇快餐或者回去自己做。

第二次,我找了一份經紀人助理的工作,做回了和我專業有關的事情,每天混跡娛樂圈,出入都能夠見到不同的明星,我的生活好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好像生活的最底層到了生活的高出,一切都是金碧輝煌的。

但是儘管如此,我還是哪個領着7000元薪水的小助理,沒有拿得出手的包,沒有光鮮亮麗的行頭,沒有讓人能夠一眼認出的名片,因爲什麼都沒有,我只能堅持不懈地去努力。

努力的第四年,我終於有了自己的藝人,我終於拿到了過萬的薪水,甚至更高,漲工資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買了一個拿得出手的包,然後每次活動我都揹着它,生怕別人不知道我背了一個名牌包。

現在想來,那個時候的我真的好幼稚啊,一個名牌包,一件大衣,一雙鞋就能讓我開心好半天,大概這就是成年人活得體面的裝飾品。

那個時候我和我一起工作還有一個同事,她在她北漂第五年的時候選擇了辭職,走之前她跟我說:“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生活在北京,我來過,嘗試過,努力過,我要離開了。”

網上經常看到這樣的描述:逃離北京。

我覺得每一個來過大城市的人,最後選擇離開不是逃走的,而是真的不合適,他纔會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城市重新開始,過自己的生活。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和生活,我們的生活裏不止有高樓,有紅酒,有奢侈品,柴米油鹽醬醋茶,人間煙火也有趣。

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城市裏,自己的領域裏拼盡力,熬着每一個無人知曉的日出與黃昏。

是啊,人生漫長,寂寞的時光並不會少,你有你的煩惱和選擇,我也有我的煩惱和選擇,每個人的悲觀並不相同。

我忽然想起巷口最深處那個賣烤紅薯的老奶奶,她總會仔細的挑選,一個最香甜的紅薯和藹地送給你,還會提醒你小心燙。

日子悠悠,歲月漫漫,無論此刻的你生活、工作、學習如何,如論你身處於什麼階段,有着怎麼樣的難題或煩惱,我希望我們都能在寂寞的時光裏找到自己,找到那個想要成爲的自己。

我們總要一個人經歷一些難捱的日子,後面的日子才能走得順遂。不是嗎?

文/毛毛蟲小姐

相關文章